Google Maps 的壟斷實至名歸,用戶是最大贏家。然而壟斷的副作用 — 缺乏創新、忽略少數族群、反競爭手段 — 也逐漸浮現。其餘科技巨頭、新創與政府逐漸合攏,要撼動 Google Maps 的地位。
- 2021-05-26 週三 Google I/O 2021 — 工作軟體 Workspace|人工智慧模型 MUM 與 LaMDA|Google Shopping
- 2021-05-25 週二 簡訊實聯制大獲成功|開放設計|校正回歸與規模化
- 2021-05-19 週三 東南亞獨角獸 Gojek 與 Tokopedia 合併|華納媒體與 Discovery 合併
閱讀時間 8 分鐘
早安!
2020 年非比尋常。新冠肺炎、香港終結一國兩制、中美角力、全球封城、資產漲價,以及美國大選等動盪,舊秩序鬆動,新秩序尚未成形。如列寧曾說:「有時幾十年都沒事發生;有時幾週內就渡過了數十年」(There are decades where nothing happens; there are weeks where decades happen)。
紛亂的世界也是給島讀的考驗。為了讓會員能提綱挈領的掌握局勢,今年我的取材範圍更廣,探討的議題更多。從科技出發,延伸到社會、媒體、人文、金融、生物等領域。
除了二月休刊之外,2020 年島讀一共製作了 128 篇電子報,共約 45 萬字。Podcast 42 集,總聆聽時間約 24 小時。以下一起來回顧島讀陪伴你的 2020 年吧!
最熱門關鍵字
今年島讀網站上最多人搜尋的關鍵字為:
- Podcast:今年是台灣 podcast 元年。科技島讀 podcast 也水漲船高,首次收到廣告贊助!
- Tesla:島讀一路追蹤 Tesla,看著它走出谷底。今年 Tesla 股價衝上顛峰,在島讀的人氣持續不墜。
- 5G:5G 的短期與消費性需求不明,然而其帶動的投資是少數明確的題材。
- TikTok:TikTok 是美中拉鋸的縮影,也是新一代社群媒體的代表。
- 人工智慧:人工智慧進入成熟的部署期,進入越來越多軟體產品之中。
最多會員收藏
島讀會員可以在網站上收藏文章喔!
- 台灣的兩個平行世界:富裕與付不起:科技降低商品價格,擴大服務的從業人員,人們活在更兩極的世界。
- TikTok 演算法的真正價值:TikTok 真正的創新是圍繞人工智慧的需求,重新思考產品設計。
- 然後我們結束了 — 裁員考驗企業本色:Airbnb 裁員的處理方式,證明人才管理仍然有許多可創新之處。
- 掌握複雜系統的利器 — 抽象化思考:科技串連世界,系統更加複雜。掌握抽象思考能力也更重要。
- PC、網路、手機後,下一個 15 年的科技跳躍:科技將跟隨能源、金融、電信等「舊科技」的腳步,成為一種特許產業。
最多點擊(包含非會員)
注意此一排行榜較有利於早期的文章。
- 台灣的兩個平行世界:富裕與付不起
- 防疫需要的東西:物資、尊嚴與反脆弱:要檢驗生存能力,可以從身邊的必需品開始,一步步溯源供應鏈的韌性。
- 恭喜你,你不用進辦公室了:遠距辦公成為顯學。不僅影響薪水分配與家庭分際,也會創造新的組織型態與聚落。
- 科技巨頭不是問題,反壟斷不是答案:政府打擊科技巨頭,首先要理解巨頭各自的壟斷基礎與負面效應。
- 人類、病毒與科技:高度集中的風險:疫情重創經濟與醫療,挑戰社會集體應變的能力。集中化的系統有效率,但過度集中有風險。
聲音
聲音是今年最蓬勃的媒體領域。島讀恭逢其盛,結合第一手經驗,分析聲音經濟的起源與未來。
- 媒體就是科技 — 聲音經濟的過去與未來:新媒體脫胎自新科技,現在輪到聲音接受科技的沖刷了。
- Podcast 億萬富翁:podcast 是聲音經濟的第一步;但最賺錢的不一定是 podcaster。
- 羅輯思維申請上市 — 從知識網紅到科技平台老闆之路:羅振宇靠著毅力、市場敏銳度,與中國對聲音的巨大需求,從網紅成功轉型老闆。
疫情
除了撼動國際情勢、重創人民健康之外,疫情更直接的刺激了生物科技業的發展。也讓我有機會發揮生物學的知識。
- 隧道中的曙光 — 疫苗後的新世界:疫苗從開發到上市不到一年,創下紀錄。接下來是量產、遞送與分配的競爭。
- 善用疫情危機:修復市場的不健康因子:疫情暴露了既有供應鏈的脆弱,聰明的組織趁此機會調整體質。
遊戲
今年也是串流遊戲元年。實體遊樂園受到疫情毀滅性的打擊,線上遊戲得利。大型遊戲平台開始挑戰科技巨頭。隨著各項基礎逐步成熟,虛構宇宙(Metaverse)的願景也日漸清晰。
- 實體遊樂園的災難,虛擬遊樂園的轉捩點:迪士尼樂園關門,線上遊戲擴大服務,成為新一代的遊樂園平台。
- 蘋果、Epic Games 與爭奪虛構宇宙入口:手機廠與遊戲商,誰擁有顧客?誰有權決定價格、審核內容?
- Roblox 上市:開發遊戲的小孩不會變壞:遊戲不只是娛樂,也是商場、社群與教室。
金融科技
軟體與金融正在互相扶抬。站在兩大力量交口的金融科技,正是鋒頭最健的時刻。
- Visa 53 億美金併購 Plaid — 高風險手段的高回報:為鞏固金融交換平台的地位,Visa 不惜併購潛在競爭者 Plaid。
- 螞蟻集團上市 — 無法複製的中國超級平台:螞蟻是中國消費經濟的縮影。螞蟻集團上市,牽動整個中國金融科技的前景。
- 螞蟻服了 — 有中國特色的科技監管:看似是一席演講的風波,實際上是中國國家與平台的主權之爭。
- Stripe 併購 Paystack — 世界越亂,它越賺:Stripe 埋頭串接資訊流,目標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水管工」。
宏觀視野
科技改變商業,更改變了社會的運轉方式。
- 少了頭版之後:虛擬世界的分歧,實體世界的失序:大眾媒體的崩塌,同時也帶走了社會的共同意識。重建共同體是穩定社會的第一步。
- 台灣為何沒有獨角獸?獨角獸需要市場、資本與人才。台灣硬體的強盛,反而擠壓了軟體獨角獸的生存空間。
- 數位身分證 — 完美是一種脫離現實:人化約為數字,方便政府規模化的管理。但過份規模化的系統使人充滿無力。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不僅是今年上市公司的熱門訴求(見下一節),更進入前沿研究領域,持續挑戰人類的想像力。
- 機器學習 — 知識工作者的未來:GPT-3 寫出來的文章就像真人寫的,模糊了創作與模仿的界線,讓指揮電腦更像是養小孩。
- 蛋白質的 50 年難題|AlphaFold 遙遙領先|諾貝爾獎在望:DeepMind 再次震撼世界,用人工智慧推算蛋白質的 3D 結構,改變了生物科技的黃金準則。
新創發表與上市
今年科技公司上市踴躍,島讀分析了以下的新創發表會與上市案。
- Y Combinator 2020 冬季團隊分析 — 亂世出英雄
- Y Combinator 2020 夏季班 — 精選討論 18 家新創
- 線上床墊 Casper
- 外送平台 DoorDash
- 遊戲引擎 Unity
- 保險公司 Lemonade
- 資料雲 Snowflake
- 國防情報 Palantir
- 房地產平台 Opendoor
- 韓國男團 BTS
- 旅遊住宿 Airbnb
- 分期付款 Affirm
- 電商平台 91 App
併購
熱錢也催化併購活動。今年島讀分析了以下併購案。
- 摩根史坦利併購 E*Trade:老牌資產管理公司要捕捉科技新貴與新興資產(認股權)。
- 幣安併購 CoinMarketCap:最大的「賭場」併購了最大的「賭場指南」。
- 臉書併購 Giphy:擅長從情緒變現的平台併購了表達情緒的工具。
- 臉書併購 Mapillary:為了對抗 Google Maps,臉書必須拉抬開放地圖。
- Uber 併購 Postmates:美國兩小外送平台合併,一起對抗兩大。
- Lululemon 併購數位虛擬鏡 MIRROR:瑜珈時裝品牌切入未來最重要的瑜珈上課地點 — 家中。
- SiriusXM 併購 Stitcher:podcast 與衛星廣播價值鏈合為一體。
- NVIDIA 400 億美金併購 Arm:當運算重心由裝置移到雲上,CPU 與 GPU 必須更深度的整合。
- AMD 併購 Xilinx:同上,只是 GPU 換成 FPGA。
- Salesforce 併購 Slack:企業軟體綑綁成套裝,少不了訊息軟體。
專訪
今年島讀的專訪較少。希望明年疫情減緩,可以增加實體對話的機會。
- 以小博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 專訪 Perpetual Protocol 共同創辦人馮彥文:連續創業家馮彥文挑戰用區塊鏈做高槓桿期貨交易。
- 如何在疫情期間分配口罩 — 專訪台灣數位政委唐鳳(中文逐字稿):台灣的防疫成就全球矚目。為了讓外國人理解台灣的防疫成就,我以英文訪問唐鳳。
其他
最後是一些難以分類的題目:
- Mac 改用 Arm 晶片 — 電腦的新未來:電腦讓位給手機,終於手機晶片開始擴散至電腦之中。
- 餐廳的適者生存 — 外送平台、達美樂與 Alinea:餐廳持續分化,有些優化外送,有些專注實體體驗。
- 哈佛大學 — 價格不變,全改線上:「用 Zoom 上學」凸顯了名牌大學真正的價值不在教室裡。
- 從 Fitness+ 到 Apple One — 大綑綁策略開花結果:綑綁能降低交易成本,更收割原本破碎的需求。
- Tesla:目標達成(不是股價):市值只是落後指標,Tesla 的里程碑是讓電動車成為主流。
- 顛覆火箭產業不夠,SpaceX 要殖民火星:殖民火星聽起來荒謬;但荒謬沒有競爭者,反而能聚集狂熱份子。
台灣內政部力推數位身分證,卻遇到重重反彈。資安風險嚴重但明確,更深層的疑慮是如何保障人民的隱私。人民真正的擔憂是當資料被捲入巨大的系統之中,同時也失去對自己的掌控。
閱讀時間 10 分鐘
已故空拍攝影師齊柏林鏡頭下的台灣平原,綠意盎然、充滿生機 . . .
同時非常的不自然。
原始的大自然沒有明確的邊界、整齊的作物。那都是人為的。為何要劃分的秩序井然?自然是為了讓人類更好管理。當鳥飛越農田時,不會理解一塊塊切割的意義;人類卻一看就知道,邊界代表不同的主人,或相異的作物。
相較於大自然,農田更具有可辨識性(legibility)— 因此更容易管理。特別是更容易讓政府管理。政府要徵稅、主持土地買賣、估算人民財富等,就必須先把大自然變得可辨識,接著就可以列管、組織、掌控。
政府更需要管理人,因此人也一步步變得可辨識。遠古的人活在小村莊,彼此以血脈與習俗維繫。許多人不識字或無名無姓。社會管理充滿人治與例外,政府組織也很難擴大。而現代人就非常「可辨識」了:每一個人都有固定的地址、姓名、生日,講同一語言,使用同樣的貨幣。人民從混亂的「大自然」,轉為井井有條的「農田」。於是政府可以抽稅、徵兵、印貨幣、補助企業等,管理更多人,也管理到生活更深的層面。
科技發展不斷提高可辨識性。貨幣的出現讓資產價值得以相互比較。火車串連起城市,統一了各地的時間。工業革命量化了供給與需求鏈,並推動專科教育、戶籍體系,讓「能力」與「身份」有了定義。而金融系統的發展把床底下的現金,轉為銀行存摺上的數字。越多東西可辨識,整個社會產值越高。
注意觀察數字。任何東西能以一串數字代表,就代表它被「可辨識化」,成為某人管理的對象。學號、身分證號、工號、ISBN 書號、網址(URL). . . 如果覺得「可辨識化」太拗口,今天可以概稱為「數位化」。
數位化最大的價值是能規模化(scale)。過去要管理一個村莊,只能靠經驗。但經驗有其極限,而且不一定適用其他村莊。可是數位化是一種理論架構,可以延伸,也可以套用在同類的目標上。更好的是可以「疊床架屋」,在數位化的系統之上建立新系統。例如有了農田的邊界,就有產權,可以抵押、貸款、契作,甚至推出稻米期貨等等。
今天最有力量的科技是軟體。軟體進一步的挖出過去無法「辨識」的東西,例如各大網路平台吸入全球用戶,開始量化人們的注意力、情緒、人際關係與興趣。並且開始變現 — 網路平台代替政府,從這些新的「農田」中抽稅。以亞馬遜為例,其用訂閱制(Prime)降低交易門檻,用綑綁收割零碎需求;不僅從交易中分潤,還從物流、倉儲、雲服務收費。最後還收個人化的廣告費 — 就像擰抹布一樣,用力擰出每一分(過去政府分不到的)錢。
而數位化也有正向迴圈(positive feedback):越多東西數位化,其他的也必須跟著數位化。當資料、服務都移至網上,透過軟體執行,剩下的資料也必須跟上。少數沒跟上的會顯得特別顯眼,例如台灣的紙本身分證。
資安風險
租房子、申請信用卡、貸款、買車、老人搭貓空纜車等,都需要出示身分證,或是提供身分證影本。這對個人來說不方便。對政府來說,則是紙本散落在文件夾中,不好管理,也就是不好辨識。因此台灣內政部將於明年試辦數位身分證,預告了數位身分證的 16 種功能:
內政部希望讓人民「一證遨遊虛擬與實體世界」。然而數位身分證從 2013 年研議,一直到今年公布實施辦法,始終爭議不斷。主要有兩大疑慮。
首先是資安,包含三大類風險。
第一,硬體風險。數位身分證內含晶片,儲存個人資料。晶片具近場感應(NFC)功能,遭質疑可能被有心人士從遠端「竊取」資料。讀卡機也可能被駭。
另外,為了確認使用者的真實意願,使用者必須背誦 2 至 3 組密碼,對老人、記憶力不佳者是一種負荷。
第二,軟體風險。當身分證內的資料被讀取之後,會流向何方?資料庫安全嗎?誰能調閱?何時刪除?如果出現管理疏失,誰會受到什麼懲罰?
第三,供應鏈風險。從製卡、讀卡,到維持資料庫與整套系統的完整,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成為資安破口。
有些人擔憂供應鏈中有中資的影子。有些人擔憂政府採封閉的軟體系統,外部無法檢視系統安全性。還有些人擔憂系統由內政部監督製造,資料庫協議(T-Road)由國發會負責,導致多頭馬車、互踢皮球。
我覺得內政部相當清楚的澄清了硬體部分的安全性,但軟體與資料庫的部分卻沒有。特別是沒有認知到中國必然會攻擊此一系統,以及(任何)系統必然會出錯,並提出對應措施。從某方面來說,也反映了台灣硬體強軟體弱的體質。
隱私問題
更大的風險是隱私。紙本不易「辨識」,不易流通、蒐集,較不容易侵害隱私。當我買車時交出身分證,不會擔心車商把影本交給好市多說:「等周欽華進門就發給他輪胎廣告!」然而數位身分證會「吐」出資料。資料更容易集結,就有「數位足跡」的風險。數位身分證的應用範圍越廣,有心人越容易拼湊出我的行動範圍。
最極端的就是中國「老大哥」式的監控。透過芝麻信用、個人健康碼、網路長城、以及遍布街頭的監視器,中國政府不僅知道人民的一舉一動 — 包括在虛擬與實體世界的舉動 — 更可以限制人民的一舉一動。不管你做錯事或沒做錯事,政府可以讓你搭不了火車、進不了醫院、上不了學、領不了錢。
有人說:「台灣民主自由,不會有老大哥吧?」或是:「只要沒做虧心事,幹嘛怕被追蹤?」
但那不是風險管理的心態。風險管理的原則是防範於未然,做最壞的打算。因此更合理的假設是:
- 系統一定會出錯
- 系統一定會被駭
- 政府一定會「變壞」
- 資料一定會被濫用
與其假設不會有「老大哥」,不如從設計上消滅政府變成老大哥的誘因。如果數位身分證是時勢所趨,那麼最根本的工作是明訂資料使用規範,建立權責機關,讓人民能清楚的看見系統的使用方式。在這一點上,內政部的表現不及格。
循序漸進
內政部的立場是現行個資法就足以保障人民的隱私,而內政部長保證自家不會監控(中央社):
[內政部長] 徐國勇說,數位身分證政策從前總統馬英九推動到現在已經十多年,是行政院重要政策;內政部絕對不會監控,也不會留下使用足跡,內政部對任何國民到哪使用、怎麼使用數位身分證,都沒有蒐集,只有使用的機關才會有,數位足跡也不會回傳到內政部。
可是其他部會與民間企業呢?內政部說其他機關需自行負起責任。問題是個資法的相關規範十分空洞,也沒有明確罰則。也沒有主管機關負責。這不叫風險控管,而是想像有完美的科技與完美的政府。
因此我同意反對者的立場,認為政府推動數位身分證根基不穩,操之過急。政府應該循序漸進:
- 訂定數位身分證專法、設置專責管理機構。特別是要涵蓋:
a. 人民知情同意才能跨機關取用資料(參考蘋果的作法吧)
b. 訂定濫用資料的罰則
c. 取用資料的機關必須留下數位足跡,供人民調閱 - 開放系統程式碼,一方面供大眾檢驗安全性,另一方面讓大眾檢驗資料的使用。
- 不強制更換數位身分證 — 不預設一開始就完美。
- 保障數位身分證以外的認證方式。
由於批評聲浪不減反增,內政部一退再退,現在已不再談「多卡合一」,而是改稱用戶可自行選擇開通「自然人憑證」功能。數位政委唐鳳也表示不會啟動自然人憑證功能,並會把晶片用貼紙貼起來,「就跟紙本身分證差不多了。只是外部記載的資料更少,更隱私」。
計畫一變再變,反而凸顯考量不週,讓人更難理解內政部急迫的理由。
實務的重要
人們對隱私的顧慮,其實就是在呼喊:「暫停!我不想再成為更小的可辨識單位了!也不要被更精細的劃分了!」人們擔心自己的足跡被轉為數位化之後,會被巨大的系統以無法預料的方式使用。會不會將來銀行發放信用卡要先看醫療資料?學校招生要先看消費記錄?現在無法,但身分證數位化之後就更可能做到。
然而,我也同意數位身分證是時勢所趨 — 前面解釋了數位化的正向迴饋很難阻止。其他激進的替代方案,例如取消身分證制,或是去中心化的身份資料庫,在現行體制下幾乎不可能實現。那麼剩下的實務問題,就是如何節制此一巨大系統的運轉,以及系統下的人如何適應。
系統規模越大,人的無力感越強,節制權力的機制也會更「粗放」。例如在遠古社會,村民可以透過人情、禮物來影響村長,甚至可以每天跟村長聊天。但在今天的台灣,人民只能透過立法與選舉來節制政府。唯有完善的立法才能保障人民權力,也是政治穩定之本。
同時,新的系統也必須留下彈性空間,讓人民、業者與主管機關可以溝通調整。而不是想像一個完美的制度或完美的科技。任何完美的設計,終究都會因為無數人性的誤差而崩毀。這是因為可辨識的不等於真實。就像農田的邊界無法描述土地上豐富的生態,整齊的街廓無法反映其中的人生百態,固定的姓名無法表達人的多種面貌一樣;「可辨識化」描述的不是真實的世界,而是理論的世界。理論非常有價值,但運轉世界仍需要實務的智慧。
台灣獨角獸遲遲難產,讓人擔憂輝煌的半導體與電子製造業後繼無人。相較於以色列、芬蘭、烏克蘭、新加坡等在軟體領域各據地盤,台灣軟體業至今無法破繭而出,更啟人疑竇。島讀邀請成功創業家黃耀文,一起從產品定位、資本、人才等面向,分析台灣新創的錯過與值得。
你是否隱隱覺得:
1. 有許多重要的事正在發生,你卻無法掌握狀況?
2. 你覺得重要的事,只引發一些小漣漪,就煙消雲散?
3. 你在網路上很容易跟人聊起來,和家人的共通話題越來越少,也越來越淺?;
關鍵是我們的腦活在虛擬世界,身體卻在實體世界。實體世界資源的限制,決定了有階層、有組織,也有秩序。然而虛擬世界是自由、匿名、無階級的,因此也是分散的。當人們不再有共同的關注焦點,就失去了集體的背景知識,也沒有集體性。即便是同一層樓的鄰居,其「大腦」可能活在南轅北轍的世界。世界越加缺乏秩序,人就越沒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