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 11 分鐘
明天中秋節,科技島讀休刊。大家可以專心地烤肉,同時讚嘆月亮的皎潔。
而有一個人心情應該格外不錯,那就是 SpaceX 的創辦人馬斯克。SpaceX 進展穩定,其合作公司星鏈(Starlink)甚至已經在考慮公開上市。而且 SpaceX 真的有機會帶人類再次踏上月球,「零距離」地賞月。
三週前我討論了馬斯克帶領 Tesla 挑戰汽車業的瘋狂。但要說瘋狂,普及電動車至少還是一個人有生之年能完成的事情。馬斯克在 SpaceX 的「正職」工作更瘋狂,也更加壯闊:殖民火星。
從太空熱到沉寂
探索太空也不是新點子。1969 年,美國阿波羅 11 號將人類送上月球,留下阿姆斯壯的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人類從此成為跨星際生物,「太空熱」達到高峰。
在阿波羅計畫的 10 年之間,美國持續發展火箭,前後共送了 12 位太空人登陸月球。探索太空成為人類共同的志業。小朋友夢想長大要做太空人,大人則熱烈討論太空的無限可能。如果請當時的人預測未來,他們大概會說「10 年內建立月球基地。20 年內登陸火星。50 年內建立火星基地」之類的。
然而奇怪的是,太空熱卻逐漸冷卻。人們對太空失去興趣了。如果把一個 1970 年代的人送到 2020 年,他應該會很疑惑:「手機、YouTube 跟 24 小時送貨是很厲害啦。但你們怎麼不上太空了?」
這種失落在美國格外突兀。美國是美蘇太空競賽的最終勝利者,卻逐步捨棄了領先地位。阿波羅計畫於 1972 年終止。1981 年,美國開始太空梭(Space Shuttle)計畫,主要是載送貨物或人員到近地軌道(Low Earth Orbit, LEO),如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30 年後,太空梭計畫於 2011 年終止。
從此之後,全球只剩下俄羅斯與中國有能力送人類至太空。美國仍能送貨上太空;但如果要送人,就必須搭乘俄羅斯的火箭。若說太空是一片「藍海」,那麼全球只剩下兩家船運公司了。
為何美國不再探索太空?
或許問題是反過來:為何當初美國願意探索太空?或許是因為冷戰的緊張情勢,使得美國願意花鉅資研究太空。然而隨著美國成為世界唯一強權,外部急迫性消失,其視線也從星空轉回地面。民眾質疑太空研究的成效,政治人物看不到太空帶來的選票。大家說:「先解決眼前的問題吧。」於是 NASA 預算連年降低,錢移到更眼前、更有選票的議題上。
《小王子》」作者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說:「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不要鼓勵大家找木頭、分配工作或是下命令。你要勾起他們對浩瀚無垠的大海的渴望。」馬斯克決心帶領人類再次出海,因為他比誰都渴望太空。
為何要殖民火星
為何馬斯克要殖民火星?每次聽到這主意,總是覺得有一些瘋狂。但馬斯克認為不殖民火星才是瘋狂。他認為人類的當務之急是建立「星球冗餘」(planetary redundancy)。也就是萬一地球出現生態浩劫,人類仍可以在其他地方延續下去。
當然你會問:地球人類滅絕的機率有多大?答案是近期內的機率非常小,長期的機率相當大。在地球 50 億年歷史中,已知發生過 5 次的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最近的一次是白堊紀的恐龍滅絕(隕石)。其中 3 次的原因尚未有定論。
除了隕石之外,太陽閃焰(super flare)、地球磁極倒轉、黑洞、伽瑪射線爆炸、外星人攻擊等,都足以毀掉地球上的生態。(我知道這是老高與小茉的研究範圍)人類的科技發展也不斷提高自我毀滅的機率與效率。不論是核子武器、基因改造病毒、地球暖化、生態單一化,都有可能消滅人類。
說到底,人類是複雜、脆弱的物種。歷經百萬年演化後,人類已針對地球的環境高度優化,就像魚活在水中一樣。只要地球的環境稍微改變,人類就有可能無法生存。
若把地球的 50 億年歲月縮為 24 小時尺度,正好佔滿一個時鐘的鐘面,那麼人類的出現點「夾」在 11:59:59 與 12:00:00 之間,薄到幾乎看不見。農業革命、工業革命、電腦革命等,更是在最後的零點零零秒發生。
人類累積的成果如此珍貴;同時,你知道地球每數小時就會「當機」一次,刪除所有的硬碟記憶。而且過去 24 小時之內已經發生了 5 次。身為人類,你該怎麼做?
馬斯克認為人類應該盡快備份到另一個硬碟上,因此他要殖民火星。對他來說,殖民火星是重要的工作,一般人關心的「眼前的問題」是立即的工作。為了立即的事而忘記重要的事,才是輕重不分。
馬斯克的目標是送 1 百萬人到火星上。讓火星有足夠的人口,能自給自足,不再仰賴地球的支援,成為真正的「備份」。
SpaceX 升空
在 SpaceX 成立的前 10 年,其努力成為一家合格的太空公司,能安全、穩定的送東西上太空。此處我省略不討論 SpaceX 多次度過危急存亡關頭的故事(同時馬斯克還要拯救特斯拉)。我們只要知道光是會發射火箭不夠。要送 1 百萬人去火星 — 或者說要讓 1 百萬人自願去火星 — 關鍵是必須讓前往火星的車票夠便宜。
馬斯克認為前往火星的單程票必須降到 50 萬美金一個座位,才會有 1 百萬人願意搭歷時 3 個月的太空船,到火星上搏一份新生活。有點像美國立國之初,人們前仆後繼開拓西部一般。但 SpaceX 要如何降低成本?
馬斯克歸納出有三個原因導致既有的火箭發射成本高昂:
第一,害怕風險。既有的太空公司主要生意來自政府,具有半官方的特質,往往官僚、害怕失敗。這些企業與政府形成共生,沒有競爭,因此保守、緩慢,缺乏創新與效率。
第二,過分仰賴水平分工。既有公司如同傳統車廠,習慣層層外包各個部件。每一次外包就墊高生產成本,也增加溝通成本。
第三,「用過即丟」。過去的火箭只能用一次,「票價」自然昂貴。也讓人覺得太空旅行高不可攀。
相反的,其他交通工具都可以重複使用,也促成今天的大眾旅遊市場。如果飛機只能單次使用,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搭不起飛機,也一定會覺得飛機是奢侈品。
針對上述的問題,SpaceX 從零開始,重新打造現代化的火箭。馬斯克計算火箭所用的原料,包括鋁、鈦、銅、碳纖維等,發現在原物料市場的成本價只佔最終火箭價格的 2%。比率遠低於其他機械裝置,顯現火箭有許多可以節省成本之處。SpaceX 也採用高度垂直整合的開發方法,打造自家的 Merlin 推進器,快速創新。
而 SpaceX 最劃時代的貢獻是讓火箭可以重複使用。這大大降低成本,也大大提高火箭的服務頻率。發射火箭變得更像飛機起降:火箭升空,釋放貨物(如衛星),降落,整理後,就可以再次發射。發射火箭的價格開始下降。
SpaceX 破壞太空產業
今天 SpaceX 的主業是為企業與政府組織送東西上太空。SpaceX 的載運成本已經毫無疑問是市場的領導者,也大幅提高火箭發射的供給量。這引發了一系列變化。例如既有企業,包括歐洲的 Arianespace、中國長征系列火箭、美國波音以及 United Launch Alliance 等太空企業紛紛積極消減成本,以跟 SpaceX 競爭。
其中,俄羅斯已經宣布退出商業火箭運送市場。歐盟則宣布補助 Arianespace 研發「類似 SpaceX 的回收系統」。波音則宣布開發針對 SpaceX 旗下 Falcon 9 火箭的新衛星設計。如果太空是藍海,SpaceX 已經成為最便宜、班次最頻繁的接駁船。拖著整個產業進入激烈的競爭。
商業火箭的蓬勃發展也帶動其他太空服務的成長。其中成長最快的是人造衛星。例如馬斯克另外創立的星鏈(Starlink)公司,已經申請在 2027 年之前部署 12,000 顆人造衛星。
12,000 顆衛星是什麼概念?目前地球軌道上僅有約 2,000 顆人造衛星。星鏈計畫把大量通訊衛星放在近地軌道(LEO,約離地表 500 公里),提供全球衛星網路。相較於傳統上通訊衛星會放在更高的地球同步軌道(Geosynchronous orbit, GSO,約離地表 35,786 公里),放在近地軌道的好處是地面不需要龐大的接收裝置;但缺點是衛星數量必須很多,以及衛星接觸較高的大氣摩擦力,損耗較快。
但星鏈不怕。因為 SpaceX 可以頻繁發射,所以可以持續的維護、更換衛星 — 更便宜的火箭供給創造了新的服務模式。未來受衝擊的卻是地面的電信商,如 Comcast 與中華電信。
目前 SpaceX 已經獲利,與競爭者的成本差距也持續拉大。今年估值達 460 億美金,並成功地將太空人送上國際太空站,讓美國再次進入載人太空強權之列。
殖民火星的積極理由
然而 SpaceX 離 50 萬美金的價格還有一段距離。除了持續精進技術之外,SpaceX 也在其他面向努力:
- 增加每台火箭的載運人數:目標是打造可承載 100 人的火箭,名為「火星殖民運輸者」(The Mars Colonial Transporter)。
- 打造更強大的推進器。
- 優化降落科技:使火箭能在火星表面降落。
馬斯克預測人類將在 10 年內登陸火星。在我們有生之年,有機會看到第一批前往火星建立基地的人出發。屆時我們會發現,這一切其實不只是為了防範地球毀滅,也不只是為了遠方的後代。其實對現在的人類也有很大的價值。他說:
生活不應該只是在解決問題。應該要有啟發性的東西 — 讓你對於身為人類的一員感到驕傲。阿波羅計畫就是一個例子。只有一些人登陸月球 — 但其實我們所有人都上月球了。我們透過他們一起去了。我們一起分享了那一趟冒險。我不相信有人會說那是一個壞主意,或者不精彩。我們需要更多這種東西。
這會是人類史上最大的探險。人類在探險時能表現高貴的本質。所有人類將凝聚為一體,為開拓疆界而努力。並從中以全新的觀點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