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祐立不是典型的科技人。他是行銷出身,因緣際會之下,一步步的走到了深圳,成為一家重量級硬體新創的主管。現在更到矽谷尋找下一個機會。他不是人生勝利組,卻憑著開闊的胸襟與韌性,走出國際性的道路。
- 2021-05-26 週三 Google I/O 2021 — 工作軟體 Workspace|人工智慧模型 MUM 與 LaMDA|Google Shopping
- 2021-05-25 週二 簡訊實聯制大獲成功|開放設計|校正回歸與規模化
- 2021-05-19 週三 東南亞獨角獸 Gojek 與 Tokopedia 合併|華納媒體與 Discovery 合併
閱讀時間 8 分鐘
高通暫時停止台灣 5G 投資案
自由時報報導:
公平會日前對手機晶片大廠高通做出天價 234 億元裁罰,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昨踢爆,高通原與工研院有許多研發案及資通產業的合作案,其中包括 5G 研發,但在裁罰後,包括投資、研發人員等交流已暫時停止;工研院負責與高通合作案的資通所主管證實,高通本月中通知合作案「暫時停止」,目前只能耐心等待,希望很快明朗化,讓合作案繼續進行,否則「對台灣是滿可惜的」。
公平會的裁決其實符合主要市場對高通的質疑。但許多人看到高通撤資,便罵「小市場還想管跨國公司」、「你看害高通不來投資了吧」。反彈最力的是前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甚至說公平會拖累了台灣的科技發展。
不過公平會的回應倒是頗乾脆:
公平會主委黃美瑛表示,處分書已寄出,高通要在 2 周內要來談如何繳款,「此案如果不做處分,我不知道公平交易法有何用處」。
是公平會做錯,還是高通做錯?其實高通也沒有正式承認自己是「憤而離席」,外界都是揣測。只是吵來吵去,似乎忽略了一個根本的問題:如果高通撤資那麼爽快,是否雙方本來就缺少合作的利益?
從時間上看,公平會調查在前,高通承諾投資在後。公平會調查此案花了 2 年 8 個月,遠早於工研院與高通簽備忘錄之前。因此既然要揣測,其實反向揣測一樣成立:或許不是高通為公平會而撤資,而是高通為公平會而投資。換句話說,高通原本就希望透過投資安撫政府;如今撤資只是剛好而已。原本就沒有利益,自然也無所謂損失。
此外,高通的備忘錄也只承諾投入百萬美元建立實驗室,目標是「協助台灣產業鏈技術育成、產品和服務設計與產品上市的解決方案」。可是這本來就是高通的業務啊。不論有沒有專案,高通本來就需要為客戶設計解決方案。難道高通被罰就放棄客戶嗎?
當然這也只是揣測。重點是科技業的競合關係很複雜,政府最不該做的就是選邊站。特別是公平會這種「類」司法組織。沒看到台積電 30 週年慶,高通執行長 Steve Mollenkopf 一樣跑來祝壽,完全沒有要抵制台積電的樣子。甚至還在座談會上被張忠謀酸:
博通執行長 Hock Tan:但要是 [人工智慧] 誤診怎麼辦?被誤診的病患或家屬該告誰?
張忠謀:這的確是個很有趣的議題,到時我們應該告醫生?還是告 AI 晶片的製造者?還是告寫軟件的人? Steve 你要回應一下嗎?因為你們最近法律訴訟經驗好像不少?
高通執行長 Steve Mollenkopf:(苦笑)
這一次會引發行政院院內的「內鬨」,問題不是公平會這一頭開罰,而是工研院與國發會那一頭拿錢,造成政府角色混淆。若是純企業間的合作,雙方有真正的共同利益,高通應該也不致於反悔百萬美金。但由政府或公法人拿錢,反而給了高通政治籌碼。
說到台積電,張忠謀即將退休。若要推崇他的傳承,最重要的一點或許是專注本業。讓公平會做公平會,企業做企業,自然能建立有意義的合作案。
Alphabet 財報亮眼
本季至今科技公司的財報都很漂亮,連帶推動道瓊工業指數破歷史新高。Alphabet 也是其中之一。根據 iThome 報導:
Alphabet 公布第三季營收,指出該季締造了 277.77 億美元的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 24%。其中,Google 帶進 274.70 億美元的營收,佔了 Alphabet 總營收的 98.9%,而新創事業(Other Bets)營收則為 3.02 億美元。
Alphabet 是大象跳舞。如此規模還能營收年成長 24%,其他廣告媒體大概冷汗涔涔。最大的成長動力是 Google 的廣告收入,在自家平台與聯播網的廣告收入分別成長了 23% 與 16%。
不過福兮禍所伏,好消息中隱藏著壞消息。好消息是廣告點擊總數增加 — 人的資訊渴望還沒有滿足的跡象。壞消息是每次點擊的廣告收入減少,而廣告成本反而增加。原因是手機。
Alphabet 最大的隱憂是使用者轉向手機。手機螢幕小、廣告版位少,廣告價格較低。此外,手機的大部分流量歸於 app,在 iOS 上的搜尋也需要跟蘋果分潤,因此 Google 在手機上的流量成本(Total Acquisition Cost,TAC)也更高。對 Google 是雙重打擊。
因此 Google 必須擘畫後手機時代的策略。在財報會上,CEO Sundar Pichai 提到兩個策略比較有新意:硬體與雲端。
在硬體上,Pichai 再次聲明 Google 是玩真的:
我們完全投入硬體 . . . 過去的硬體都只是單一裝置。原本是 PC,現在可能加上一個手機。但我們顯然正進入一個多裝置的時代。為了要迎接這一時代,並縫補裝置之間的空白,我們必須盡早提出我們的聲音(put our opinion forward)。
我們也一樣投入生態圈,並會持續為 Android 與 Chrome 提供基礎工具。
結果,Google 的玩真的也只是一種「表達意見」而已。換句話說硬體本身不一定是一門生意。這跟蘋果的決心還是有很大差距。你可以想像蘋果說它的硬體只是「一種意見」嗎?那就沒有顧客要買了。
Google 真正認真的是維持其軟體在生態圈內的位置。Google 不確定多裝置的世界會長什麼樣子,被誰掌握,因此必須推出自有硬體來卡位。不論下一代介面是聲音、虛擬實境或是擴增實境,情境是手腕、鼻樑或是客廳,Google 都要有一席之地。
也因此,Pichai 的下一句才會急忙轉身,對 Android 生態圈的廠商信心喊話:「放心,我也一樣支持你們」。Google 真正要的是資料與用戶,硬體只是獲取前者的談判籌碼。
而在雲端上,Pichai 提出了「整合服務」的概念。
當被問到雲服務是否會帶動其他業務時,Pichai 說針對電商業者,Google 會先用雲服務來初步接觸。接著推銷廣告投放服務。再來是支付服務。這些加起來就形成一種飛輪(flywheel)效應,而且可以在全世界市場轉動。
說到飛輪效應與電商,自然不能不提亞馬遜。上述的電商服務其實已經侵入了亞馬遜的主要市場了。亞馬遜自然必須回應。
亞馬遜繼續投資降低摩擦力
亞馬遜本季同樣強悍。根據 INSIDE 報導:
亞馬遜公布第三季度財報,營收為 437.4 億美元,同比增長 34 %,高於先前分析師平均預期之 421.4 億美元。亞馬遜公布幾項讓第三季度增長的主要收益來源,除了今年 8 底,亞馬遜完成併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第三季度全食超市的營收為 13 億美元。另外亞馬遜在 7 月份舉辦的 Prime Day 會員日活動同樣對業績做出了巨大貢獻。亞馬遜 AWS 雲端運算服務的營收為 45.7 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45.1 億美元。
亞馬遜的營收比 Alphabet 更高,成長幅度卻更大。大家都好旺啊。其中,成長速度最快的是推出的不久的廣告服務。亞馬遜 CFO Brian Olsavsky 提到,最吸引廣告主的是 Amazon Prime 訂戶:
我們的飛輪效應的兩頭是流量與客戶體驗。特別是 Prime 客戶。當他們來到我們站上,特別需要廣告協助他們選擇產品。
Prime 無縫的消費體驗讓客戶願意頻繁上亞馬遜網站,採購的意願也更高,是寶貴的廣告對象。而亞馬遜在無縫消費上的功夫之深,Google 拍馬難及。例如亞馬遜併購了 Whole Foods 超市之後,開始在超市內放置取物箱,讓顧客買菜時順便拿貨。亞馬遜也擴大自家的遞送服務 Amazon Logistics,甚至推出智慧門鎖 Amazon Key,讓送貨員能自行開門,把貨放在家中。
圖:Amazon
當被問到這一系列措施的戰略意義時,Brian Olsavsky 指出就是為了提昇客戶體驗:
. . . [除了上述措施] 我們還投資更多錢在飛機以及增加載運量上 . . . [有自己的遞送服務] 也讓我們可以試驗一些加快遞送的有趣方法。例如週日遞送。 . . . 光是把下單截止時間由 3pm 延到半夜,對顧客與亞馬遜都有很大幫助。它提高了銷售量,也建立了信用,讓顧客們不論需要什麼,都會想到有亞馬遜在。
客戶體驗是一切的起點。飛輪要轉,一定需要流量。Google 希望靠建立跨裝置的體驗來吸引流量,而亞馬遜則靠建立無縫的購物體驗來吸引流量。Google 擅長優化購買前的過程,而亞馬遜擅長購買後的過程。唯有知道自己的定位,才能轉出巨大的能量。
這次的內容是第二場島民小聚的錄音。我邀請《區塊勢》電子報創辦人許明恩,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代幣眾籌(ICO)的概念。接著是現場問答。聽聽看吧。
Hi,
打擾了。週末寄信,是希望能親自跟會員說明一件事:科技島讀將去矽谷參加媒體加速器!
這個加速器是由科技媒體 The Information 所創立,專門培育訂閱制媒體。The Information 是在 2013 年成立的網路原生訂閱制媒體,專門報導矽谷的科技動態,也是島讀的學習對象之一。
參加這個加速器,除了希望學習營運訂閱制的技巧之外,也期待與矽谷建立合作管道,帶給會員更豐富的科技內容。我跟郁青明年一月會到矽谷一週,到時再分享所見所聞。
再次感謝各位會員的支持,讓島讀在訂閱制上走得越來越遠。祝週末愉快!
周欽華
閱讀時間 8 分鐘
早安。
以下先簡短的延伸討論昨天的分析,再進入區塊鏈的正題。
經濟部挺高通
針對公平會對高通的裁決,台灣經濟部表示反對:
有關 . . . 公平交易委員會針對高通(Qualcomm)的處分,經濟部尊重公平會身為主管機關的立場。惟考量經濟之安定與繁榮,本部身為產業主管機關,期盼產業發展與交易公平能相互調和,對於本次調查與裁決過程、公平會新聞稿所公告之決議,及處新台幣 234 億元罰鍰等,本部深感憂慮。
基本上經濟部的說法與杜紫宸差不多,最終都是擔憂會影響高通的在台投資。因此我好像應該跟著批評經濟部?
但我反而覺得經濟部的發言是合適的。因為經濟部不是公平交易委員會,其職責不是維持市場公平,而是發展產業。因此經濟部可以「偏心」,從發展產業的角度發言。
舉一個誇張一點的例子,台灣也長期受到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聯合壟斷的影響, 但公平會可以對 OPEC 開罰鉅額罰金嗎?萬一罰了,OPEC 威脅不賣油給台灣,經濟部肯定要第一個跳出來,為台灣的石化以及各種仰賴石油的產業發聲。有時候形勢是比人強。
因此雖然我不同意經濟部這一次站的邊 — 特別是為了政府的專案而犧牲市場公平 — 但至少經濟部師出有名。相反的,杜紫宸要公平會保護我國產業,卻是完全搞錯對象,只會傷害公平會的公信力。
公平會與經濟部同屬行政權之下。因此兩方意見衝突,最後會由行政院長(或總統)做最後裁決。這種行政權之下的「內鬨」不是壞事,亦不少見。因為維護市場公平與發展產業本來就是經常衝突的兩個目標。讓雙方提出意見,由民選代表做出最後決定,符合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
重點是不要隨便動用保護主義,干涉公平會的專業判斷。這樣就算行政院長要去跟高通談判,起碼公平會「扮黑臉」也會比較受人敬畏。
NASDAQ 宣告不碰代幣眾籌
那斯達克的 CEO Adena Friedman 最近表示 NASDAQ 會避開代幣眾籌。她批評代幣眾籌(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缺乏對投資者的保護,也沒有明確的資訊揭露規範:
我會稱 ICO 為一種「需要流血」的創新(a bleeding edge type of construct)。NASDAQ 不太參與這種創新。
NASDAQ 的考慮完全合理。ICO 還處於西部蠻荒期,騙子與賭徒遠比正常人多,NASDAQ 要保護菜籃族投資人的想法非常容易理解。
先複習一下,代幣眾籌有點類似群募(crowdfunding),但不是用預售產品來募資,而是發行數位的加密代幣(token)來募資。我曾用一家「新創夜市」為例說明(老會員可以跳過):
想像有一個人打算創業,開一家「南港夜市」。為了籌措資金,創辦人規劃了一種新的夜市。將來在南港夜市內,所有的交易都只能用「南港幣」進行。南港幣的數量有限。創辦人並把 10% 的南港幣先拿出來賣給投資者。
投資者為何要買呢?因為南港幣不但可以在南港夜市買雞排跟珍奶,而且還可以依持有比例,分享南港夜市的總利潤。如果南港夜市生意興隆,大家紛紛來南港夜市消費,那麼南港幣就會升值。
當投資者買光了這 10% 的南港幣,創辦人不但賺得了第一桶資金,可以拿來付給員工、買設備,也同時獲得了一群希望南港夜市成功的投資人。
如果認購南港幣的投資者很多,把南港幣的價格推高,那麼創辦人手中剩餘的 90% 南港幣的價值也水漲船高,可以在二級市場換錢。
現在據說已經有上百種加密貨幣發行,而且每天都在增加。例如中國的李笑來推出了 PressOne,一個「去中心化的內容分發平台」。我曾分析過這個募資基本上是一種傳銷。更別提要在一個言論管制的國家內創造「去中心化的內容分發平台」,只能說是 . . . 富有理想吧。但,它在一個月內就靠著 ICO 募到了 2 億美金。
但對 NASDAQ 來說,蓬勃的 ICO 市場就像是在嘲笑傳統交易所(exchange)的緩慢。如果李笑來可以瞬間跟中國網民募到 2 億美金,又何必去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IPO)?
交易所的壟斷正在鬆動。過去交易所壟斷了股票的買賣雙方。想要獲得流動性溢價(liquidity premium)的企業,必須讓股票登上交易所才能接觸到最大的顧客群。而想要交易股票的投資客,也唯有在交易所才能即時的以市價交易。(債券、原物料、選擇權等亦類似)
因為壟斷,因此需要嚴格的管制。由於一般菜籃族只能在交易所買股票,因此能登上交易所的股票必須品質優良。政府設下了各種會計與資訊規範,確保菜籃族不會買到風險太大的股票。但缺點就是只有少數企業能夠上市,享受到募資的機會。而股民也無法投資到中小型或是高風險的企業。
ICO 的衝擊一:網路
ICO 代表對交易所的兩波衝擊:網路與區塊鏈。先說網路的部份。
網路讓資訊能夠點對點(P2P)流通,不再需要交易所的仲介。於是私募變得越來越容易,IPO 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許多企業延遲上市,例如 Uber、Airbnb 等,光靠私募就足以成為獨角獸了。
這對交易所當然是壞消息,對菜籃族也是。因為菜籃族買不到未發行的股票。結果最大的利潤都被 VC 與私募基金賺走了,造成資本分配越來越懸殊。
同時當企業不再以 IPO 為目標時,就開始對公司架構反思:或許我們不需要都長得像上市公司一樣?
Long-Term Stock Exchange
例如,最近一群矽谷人士由 Eric Ries(《精實創業》作者)帶頭,向美國監理單位申請成立一種新型的交易所。取名為「長期股票交易所」(Long-Term Stock Exchange, LTSE)。LTSE 的核心在鼓勵長期持有股票,有三大特色:
- 股東持股越久,投票權越多
- 管理層的報酬與公司長期表現掛勾
- 企業有權知道誰是長期投資者,投資者有權知道公司的投資決策
這個設計乍看能避免華爾街過度追求短期利益的問題,但也有明顯的缺點。例如這種股票的流動性較低,會壓低股價,較難吸引公司上市。此外,很可能出現投票權的二級市場,也就是股東只是代持股票,但私下把投票權賣給別人。
不過重點不在 LTSE 的優劣,而是新型交易所出現的這件事。有了網路,切換交易所就跟切換網頁一樣方便,自然可以發展出各式各樣的交易所。
回到根本,其實公司本來就不一定要有統一的架構,只要投資者、經營者、員工的誘因能一致就行了。過去是交易所的壟斷造成大家都照著同一個規格設計。
ICO 的衝擊二:區塊鏈
區塊鏈則帶來對交易所的第二波衝擊。網路讓資訊可以點對點的複製,而區塊鏈則讓價值(錢)可以點對點的傳遞。換句話說,網路讓新創可以把募資簡報複製給一萬個投資者,而區塊鏈讓一萬個投資者可以瞬間匯錢給新創。
兩者相加,代表新創可以跟所有網路鄉民簡報,也可以直接收取報酬。這就是 ICO。
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出 ICO 根本不適合 NASDAQ 這種傳統交易所 — 何必多一個中間人呢?
ICO 真正需要的是一種區塊鏈原生的交易平台。
ICO 的歸宿:去中心化的交易所
現在我們要放眼更遠一點的未來。未來世界上或許會有成千上萬種加密貨幣。這些都是數位的代幣,也就是程式碼。許多代幣之間不僅有「匯率」上的關係,更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連結。就像兩個 app 之間會互相連結一樣。
因此這時需要的「交易所」,會是代幣之間彼此互通的;不像 NASDAQ 上的股票,都必須先換成美金才能再重新購買。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 . . . 等都能夠互相「兌換」,可能的兌換方式非常的多。這個「交易所」會更像是一套 API 集合,而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組織。
我想到的舉例是 PChome vs. 蝦皮。兩者都是市集。不過傳統的交易所就像過去的 PChome,是一個集中的、壟斷的通路,所有人必須在此交易。而區塊鏈原生的交易所則更像蝦皮;它實際上是搭配臉書社團與 LINE 群組,協助完成交易的工具。
而且這個「交易所」本身也會是去中心化的系統,也發行自己的 ICO。因為唯有全部交由軟體執行,才能處理各種代幣之間繁複的兌換與連結。
在這個新世界中,NASDAQ 的角色會非常的小,或許只能執行法定貨幣與代幣之間轉換的功能。這是舊典範在新科技下的宿命。唯有完全原生於新科技的組織,才能真正搭上浪潮。
閱讀時間 8 分鐘
蝦皮的補貼戰
手機購物 app 蝦皮購物的補貼戰已經持續了近 2 年。最近其母公司 Sea 申請上市,從其申請文件才讓人看清其補貼規模令人咋舌。根據數位時代報導:
蝦皮購物是東南亞獨角獸 Sea 旗下三大事業體之一,因此在 Sea 的上市申請說明書中,也揭露了蝦皮的部分營運狀況。
. . . 在這 18 個月內,蝦皮在電商事業投入的銷售與行銷費用已經上看 2.28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68.4 億元),是商店街(PChome)2016 年全年營收的 4 倍有餘,更是商店街資本額的 25.7 倍。
. . . 在今年以前,蝦皮購物不收取任何費用,所以營收一直掛零,直到今年開始在台灣和印尼市場針對賣家推出搜尋廣告服務,以及率先在台灣收取成交手續費後,才開始有收入進帳。根據 Sea 的資料,蝦皮今年上半年的營收為 118.5 萬美元(約合新台幣 3,555 萬元),對 Sea 整體營收佔比僅 0.6%。
若以台灣的交易量計算,蝦皮購物在台灣燒了約 27 億台幣,只換得營收約 1,500 萬。不免讓人想起一個老故事:「我賣一個西瓜賠 5 元,怎麼辦?」「載一卡車西瓜來賣!」
蝦皮燒錢的地方主要是補貼賣家,採免運費、免手續費、免上架費等優惠,吸引許多賣家跳槽到蝦皮。
補貼是為了未來回收更大的利潤。因此所有人都很疑惑:「這 27 億要怎麼賺回來?」
要回收有兩種方式:從其他地方(非電商業務)賺錢,或是從電商業務賺錢。
從非核心業務賺錢
若蝦皮的補貼戰的目的是想從電商以外的地方賺錢,有兩種可能:
1. 上市
蝦皮的母公司 Sea 已經申請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由於 Sea 的主打賣點便是東南亞市場的消費力(Sea 就是 South East Asia 的簡寫),因此它必須要衝高使用人數、交易金額,來吸引外國投資者。即便大幅虧損,只要能募到更多錢就划算。
2. 用資料賣錢
若蝦皮能從每一個用戶身上賺到更高收益,那就有誘因燒錢取得用戶。Sea 的大股東騰訊是箇中高手。例如騰訊逢年過節「發紅包」,吸引用戶下載微信,但真正賺錢的卻是遊戲。
Sea 的主要業務也是遊戲,另外也在培育支付業務。若 Sea 能從用戶身上賺到比 PChome 更多的錢,Sea 就可以出更高價補貼。這也是 PChome 創辦人詹宏志在討論蝦皮的威脅時,所提到的先天困難:
過去台灣市場沒有縱深可以支持補貼的行為,這個在大陸很普遍,第一次有人在台灣用大規模的補貼,我們當然相信它會有很大的力量。
這裡的縱深不是指中國錢多,而是指中國的網路環境阡陌縱橫,互相連結,因此從一個用戶身上可以從各方面「榨取」很高的價值。例如阿里巴巴的一位用戶,就可以貢獻購物、儲值、金融、廣告等營收。而台灣的網路環境是電商一支獨秀,遊戲、支付、社群、金融等其他業務不是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就是小而分散,無法形成「縱深」。
附帶一提,PChome 很早就察覺要擴大縱深。詹宏志多年推動支付業務卻一直受挫的故事,在網路圈也十分知名。從某方面來說,是政府保護金融業而限制了網路業的發展(遊戲點數的爭議是另一個例子)。
我不知道蝦皮與 Sea 規劃的是哪一種。第一點比較明確,第二點仍然會受限於本地的法規。
從核心業務賺錢
上述是「業外」的回收方式,但回到根本,蝦皮仍然得從電商本業賺錢。若要回收燒掉的錢,蝦皮必須「贏家通吃」,也就是靠補貼創造一種絕對性的優勢,把這近 30 億都賺回來。有可能嗎?
針對如何燒錢,中國中歐商學院教授陳威如提出了相當簡明的方法論。根據他的架構,平台要達到贏家通吃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 有強大的跨邊網路效應(cross-side network effect)
- 有強大的同邊網路效應(same-side network effect)
- 平台的轉換成本很高
(蝦皮與 PChome 都屬於「雙邊市集」。一邊是賣家,一邊是買家。)
舉例來說,Uber 具有跨邊網路效應。當 Uber 上的駕駛越多,就會吸引越多顧客選擇 Uber;反之亦然。而蝦皮與 PChome 都同樣具有跨邊網路效應。
然而蝦皮缺乏同邊網路效應。具有同邊網路效應的例子是 Facebook。越多人使用 Facebook,用 Facebook 聯絡就越方便。Uber 也不具有同邊網路效應。我使用 Uber,並不會讓你使用 Uber 更有效益,有時我跟你還是競爭者的關係。
當然市集可以靠鼓勵「使用者評價」的方式來增加同邊的價值。不過蝦皮與 PChome 在這方面至少是平手。
而在轉換成本上,蝦皮其實較 PChome 更有優勢。因為在手機上切換 app 比在電腦上切換網頁更麻煩。不過,優勢也沒有太多。以叫車 app 來說,許多人也同時下載了 Uber 跟台灣大車隊。
整體看來,蝦皮有實質的優勢(下一篇會分析),但沒有贏家全拿的條件。今天蝦皮的補貼一旦停止,明天別家可以再用補貼把人拉回來。以台灣的市場規模,要賺回 30 億 . . . 漫漫長路啊。蝦皮還是寄望上市能募到很多錢吧。
PChome 的轉型困境
然而蝦皮賺不回來的錢,不代表 PChome 就賺得到。(還有其他受影響的電商平台,但本文以 PChome 為例討論)
許多人看到蝦皮的興起,就批評 PChome 步履蹣跚、懶惰貪婪,還援引亞馬遜的風光來批判 PChome 不思進取。言下之意是 PChome 今天的困境是個人能力問題。
事實上問題是結構性的。是 PChome 的結構讓它無法擁抱蝦皮的商業模式。就算它看到了、想到了,也不行。
PChome 是網路在桌機時代的產物。當時電商剛剛萌芽,零售才剛開始移上網路。PChome 提供的價值是「線上的百貨公司」,一個提供最多選擇、最便宜價格的地方。
而 PChome 設定的情境是線上購物的起點至終點。當一個消費者想要買相機時,會直接上 PChome 去搜尋、比價、瀏覽評價,最後下單。它取代了實體零售,提供一個完整且相對耗時的體驗。
然而隨著電商逐漸成熟 — 正因為 PChome 這類平台的貢獻 — 電子商務的流程逐漸拆解。社群媒體拆分了搜尋、評價、討論商品的任務。許多大型賣家也自己建立購物官網。人們變成在 Facebook 或 LINE 上接觸商品、在社團或群組內揪團購,最後僅需要一個系統來完成交易以及確認責任的工作。電商平台變成購物的終點。
桌機的畫面大,因此 PChome 的強項是詳盡的資料。手機的畫面小,因此蝦皮的重點是快速流暢的介面;資料的部份交由 Facebook 負責。過去 PChome 就像百貨公司一樣,賺的是通路費。但蝦皮賺的卻是廣告與手續費。這是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需要完全不同的核心能力。
再舉一些例子。許多人批判 PChome 太晚推出買家與賣家之間的即時通訊功能。但桌機本就不適合即時訊息;手機特別適合。再說,PChome 賺的是通路費,自然不希望買賣雙方私下聯絡。但蝦皮預設買賣雙方已經先聯絡過了,因此反而願意提供通訊功能,讓交易越快完成越好。
而最能證明 PChome 水土不符的例子,就是其分成線上購物、商店街與露天拍賣等子站。這完全是 web 的思維,因為消費者可以很容易的切換網頁。但沒有人會在手機上下載 3 個購物 app 的。
從桌機到手機,web 到 app,通路到支付工具,並不只是技術上的轉換,而是需求的根本性差異。PChome 動彈不得是可以理解的。而蝦皮能夠快速打開這個市場,背後是中國領先全球的手機文化的支撐。
或許有些人會反問:「那亞馬遜呢?亞馬遜也是源自桌機時代,但在手機時代反而過得更滋潤啊?」
不對。Amazon.com 的介面一樣停留在 15 年前。其手機 app 幾乎是照搬網站介面,使用率同樣很低。但亞馬遜從三個方向另闢蹊徑:
- 深化服務供應商:建立倉儲、物流與伺服器的規模,讓所有電商都需要用到亞馬遜(PChome 也有在做)。
- 做自有品牌:例如賣尿布、童裝等。
- 最激進的 — 讓人們購物時連手機都不需要打開:例如 Amazon Prime 是訂閱制服務,只要訂一次就源源不絕。另一個例子是聲控裝置 Alexa Echo,讓消費者對著空氣說話就能購物。
亞馬遜的電商平台的轉型一樣卡住,因為改變 DNA、砍斷現有營收非常困難。PChome 的確處於弱勢,但歸咎於個人或道德無助於理解問題。大船無法轉彎通常不是因為船長瞎眼,而是船的結構無法適應新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