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2017 / 公開文章 / 文章 / 評析

亞馬遜併購 Whole Foods 的三大優勢

早安!很高興回到台北寫作 。

出國前我還暗自竊喜科技大事不多,出國期間應該不致於錯過什麼重要新聞。沒想到在國外打開手機一看,亞馬遜併購 Whole Foods、Uber CEO 辭職、台灣的蘋果日報將內容外包等接二連三。接下來希望能慢慢追上進度。

進入正題。


亞馬遜擅長打造平台

在亞馬遜宣布以 137 億美元併購美國生鮮超市 Whole Foods 之前,其實市場上火熱的傳言是亞馬遜將以 90 億美金併購訊息軟體 Slack。超市與訊息,迥異的兩種併購對象,但市場都予以高度肯定;為何亞馬遜可以發展成「八爪章魚」的大型集團,觸角伸到任何市場都不令人意外?

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亞馬遜的組織結構適合擴張。最好的證據是 2011 年一封 Google 的內部信。

當時一位 Google 員工 Steve Yegge 寫了一封內部信,勸告同仁趕快「醒過來」,急起直追亞馬遜。Yegge 那時在 Google 已經工作了 6.5 年,之前在亞馬遜也工作了同樣的時間,是一位資深的工程師。

他的信很有趣。一開始他比較了 Google 跟亞馬遜的上百個點,發現 Google 幾乎全部獲勝。包括執行效率、公益活動、辦公室環境、薪水跟福利等,Google 全部都贏。但他的結論是這些都不重要。因為亞馬遜有一項勝過 Google,那就是亞馬遜懂平台(platform),這就夠了。

他說亞馬遜的「平台化」始於 2002 年。當時貝佐斯寄出一份內部通告,徹底改變亞馬遜公司的組織。這份通告大致包含以下要點:

1. 所有團隊未來流通資料與功能,必須一律需透過服務介面(service interface)

2. 所有團隊之間溝通也必須透過這些介面

3. 除了這些介面之外,不准有其他流程間的溝通:例如不准貼連結、看彼此的資料庫、分享儲存或是開後門(back door)等,只準透過介面彼此呼叫資料

4. 介面用什麼技術都可以

5. 所有介面必須從底層設計為可以「外部化」(externalizable),也就是說介面必須能夠開放給外部開發者使用

6. 誰不照做就開除

這相當於將亞馬遜內部變成一個一個的小組織。每一個小組織之間只准用 API(應用程式介面)互相溝通。比如說如果會計部門要跟賣 Echo 的團隊取得銷售資料,雙方必須建立一個 API 介面,讓會計可以呼叫這些資料。會計不可以打電話說:「麻煩印一份本季的銷售資料寄給我」。

結果是所有的小組織都必須資料庫化,並且能夠用軟體互相溝通。這讓亞馬遜企業本身變成一個軟體平台,而管理階層也更容易透過軟體去管理、調整企業結構。

更聰明的是第 5 點「所有介面都必須能夠外部化」,也就是必須能夠對外連接。要滿足這一項需求,介面就必須兼顧安全與方便(accessibility)。這要求非常困難。可是一旦達成第 5 點的要求,就代表亞馬遜的內部架構也可以對外輸出,變成一種服務或是產品。其中最知名的「內銷轉出口」的產品就是雲服務 AWS。

這麼極端的組織改造非常困難。如果讀者在一個中等以上規模的企業工作,就知道幾乎每天都在「救火」,有各式各樣跨部門的資訊需求。很少人願意停下來花時間與花錢去建一個 API 來滿足這些燃眉之急。

但亞馬遜做到了,報酬非常豐碩。根據 Yegge 的信

在接下來幾年,亞馬遜內部逐漸轉型成「服務導向結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並且奠定服務優先的企業文化。
有服務優先的文化才能做出平台。

Yegge 批評當時的 Google 仍然抱持著「產品優先」的文化,每一個新產品都相當分散而封閉。不像亞馬遜是「平台」或「服務優先」思維,每一步都串連更多第三方企業,擴大競爭優勢。

貝佐斯的通告寫於 2002 年,也就是亞馬遜在 15 年前就已經著手把組織變得平台化,實在是深具遠見。也奠定了良好的企業體魄,讓亞馬遜可以快速的擴張到不同市場。

以下這一張 2011 年的「科技公司組織圖」漫畫,就畫出了亞馬遜「分散、平行」的組織概念。

圖:Bonkers World

平台化的架構讓亞馬遜擁有了擴張的基礎,但這離併購 Whole Foods 生鮮超市還很遠。在接下來的 15 年中,亞馬遜逐漸熟悉把集團內部的基礎設施,變成一種對外的服務。這些服務的特性是規模經濟。

亞馬遜擅長規模經濟

亞馬遜「內銷轉出口」最知名的服務是 AWS。原本 AWS 是提供內部各部門與子公司的伺服器服務,但有一天有一個人想到這個資源可以開放給外部企業使用。這麼做有三個好處

  • AWS 的固定成本非常高,但具有規模經濟特性(大者恆大)
  • 亞馬遜本來就得蓋 AWS 因為亞馬遜自己就是第一個也是最佳的客戶
  • AWS 可以賣給亞馬遜以外的開發者,擴大規模,也就同時挖深了 AWS 的護城河

 

這三個優勢週而復始,讓 AWS 的規模越來越大,越轉越快。當 AWS 的價格越來越便宜,競爭者越來越難追上,又再增加了 AWS 的規模。貝佐斯稱此為一種飛輪(flywheel)狀態。

同樣的,亞馬遜的物流服務(Fulfillment by Amazon)後來也對外開放。有同樣的三個好處

  • 物流的固定成本非常高,但具有規模經濟特性
  • 亞馬遜本來就得蓋物流,因為亞馬遜自己就是第一個也是最佳的客戶
  • 物流服務可以賣給亞馬遜以外的店家,擴大規模,也就同時挖深了亞馬遜物流的護城河

 

另外,亞馬遜推出的訂閱服務 Amazon Prime — 或者稱之為「電商好市多(Costco)」— 也同樣符合上述的三個特色。事實上貝佐斯一直不斷強調的三大重點:最好價格、最多選擇、最快送達(price, selection, speed),都仰賴規模經濟的特性。

但這一套劇本在生鮮市場卻無法直接套用,因為亞馬遜自己並不是生鮮第一個也是最佳的客戶。

生鮮非常的「不網路」,不但容易壞、品質變異大、品項不多,而且有區域性,跟規格化的雲服務可以說是兩個極端。亞馬遜要進入生鮮市場缺少著力點。

因此,科技媒體 Stratechery 提出一個簡潔的論點 — 亞馬遜併購 Whole Foods 正是為了取得第一個生鮮市場的大客戶,作為飛輪啟動的起點。當亞馬遜自己變成了生鮮市場的大客戶,有了初步的規模,就可以再次複製 AWS 與物流的作法:

  • 建立生鮮物流通路的固定成本非常高,但具有規模經濟特性
  • 亞馬遜本來就得蓋物流,因為亞馬遜的 Whole Foods 自己就是第一個也是最佳的客戶
  • 這些服務未來可以賣給 Whole Foods 以外的店家,甚至餐廳、個人等,擴大規模,也就同時挖深了亞馬遜的護城河

 

有了適合的組織架構,加上初始的規模(Whole Foods 有 431 家實體店),亞馬遜就可以展開擴張大計。很多人質疑亞馬遜不擅長經營實體店,以及其追求便宜的企業文化也與 Whole Foods「高級有機」的形象不合。這是誤解了亞馬遜的目標。

亞馬遜的終極目標是逐步擴張到生鮮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超市需要雲服務?沒問題有 AWS。超市需要物流?Fulfillment by Amazon。超市要進入配送時代?歡迎使用 Amazon Fresh 生鮮配送服務。超市要進入自動化時代?我們正在測試 Amazon Go 自動監測與結帳系統喔!Whole Foods 只是起點而已。

亞馬遜的資料優勢

講完了組織結構與規模經濟,亞馬遜還有第 3 個較隱而不顯的優勢,那就是跨市場交互補貼。也就是「八爪章魚」的爪子互相支援。

舉例來說,當消費者加入了 Amazon Prime 會員服務時,就可以免費獲得無限影片串流、音樂串流,以及照片儲存空間等服務。這等於是用電商的利潤在打擊競爭企業 Netflix、Spotify 與 Dropbox。

同樣的,當 Amazon 開始服務生鮮市場時,就有可能針對消費者與店家提供各種綁訂的促銷活動。例如加入 Amazon Prime 則生鮮配送免運,或是使用 AWS 的餐廳可以折扣採買 Whole Foods 蔬果等。由於亞馬遜提供的各種服務都是針對個人與企業的「基本需求」,因此交互補貼的吸引力非常強大。

而這些交互補貼策略的核心,仍然是資料。這也是亞馬遜遠勝傳統零售業的領域。身為一個從網路出發的企業,亞馬遜非常詳盡的掌握了客戶的資料,也非常擅於推薦相關產品。而且亞馬遜的資料將是合併線上與實體的行為記錄,更將無比準確。

想像一下你走進一家零售商場,迎面而來的第一個螢幕便告訴你,你存在「願望清單」中的某些商品正在現場特價中。更甚者,亞馬遜可以根據區域內附近消費者的資料,來調動商品、調整價格(「這一區的人比較愛做調酒!」),甚至是調整配送資源(「週五晚上外帶披薩客單量增加,需要增加存貨」)。

亞馬遜掌握資料、擅長規模,同時又早已調成適合平台型組織,的確值得所有零售業者擔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