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本季終於站穩腳跟、現金流轉正,正式成為汽車業的有力挑戰者。然而傳統車廠早已虎視眈眈,一邊觀察 Tesla 的動作,一邊發展自己的技術,例如充電式油電混合(plug-in hybrid)或是與共享叫車平台合作。Tesla 能真正改變汽車業;抑或是領先了技術,最終的利潤卻被傳統車廠「後發先至」囊括?
- 2021-05-26 週三 Google I/O 2021 — 工作軟體 Workspace|人工智慧模型 MUM 與 LaMDA|Google Shopping
- 2021-05-25 週二 簡訊實聯制大獲成功|開放設計|校正回歸與規模化
- 2021-05-19 週三 東南亞獨角獸 Gojek 與 Tokopedia 合併|華納媒體與 Discovery 合併
IBM 以 340 億美金併購紅帽(Red Hat)。如何理解這一個策略?必須先理解企業、雲、IBM、紅帽以及開源軟體的存在意義。
閱讀時間 10 分鐘
早安!
謹此紀念連載寫作的前輩查良鏞(金庸)先生逝世,享年 94 歲。身為連載界的後輩,我格外欽佩您的成就。
今天討論雲服務領域重大的併購案。由於離一般人較遠,因此我整理幾篇資料,以較好理解的方式說明此一併購案的始末。
進入正題。
IBM 併購 Red Hat
這是科技史上第三大併購案,僅次於 Dell 併購 EMC 以及 JDS Uniphase 併購 SDL(不考慮 AOL 與時代華納的併購案)。根據中國雷鋒網報導:
今天 IBM 和 Red Hat(紅帽)共同宣布,兩家公司已達成最終協議,根據該協議,IBM 將收購 Red Hat 所有已發行和已發行的普通股。每股 190.00 美元現金,總企業價值約 340 億美元。
. . . 收購完成後,Red Hat 將被併入 IBM 的混合雲部門。
大部分人聽過 IBM 與 Red Hat,但可能不太清楚他們在做什麼。要理解合併的理由,需要先理解兩家公司的定位。這要從電腦出現的那一天說起,以下是大幅簡化的歷史。
IBM 的角色轉變
有一天,電腦出現了。其巨大的運算能力迅速成為重要的競爭武器,企業紛紛採用。初期的電腦體積大、價格昂貴,只有大型企業能夠採用,稱之為大型主機(Mainframe)。而最重要的大型主機供應商便是 IBM。
因此,IBM 自始便是以「協助企業使用電腦」為核心宗旨。當時 IBM 不但販售大型主機以及其上的軟體,也必須協助企業營運。這是今日 IBM 技術顧問服務業的濫觴。
快轉數十年,英特爾發明微型晶片,電腦體積大幅縮小,成本也大幅降低。進入了 PC 時代。電腦從「大企業的武器」,轉為「每一個員工桌上都有一台」。中小企業也可以用電腦跟大企業競爭,一般員工的生產力隨之大幅上升。
電腦市場擴大,IBM 的角色卻縮小了。IBM 率先銷售個人電腦 PC,卻不熟悉個人用的作業系統,找了一個外包商寫程式,那就是微軟。如我在紀念 Paul Allen 時所提的:微軟在簽外包合約時放棄了授權金,換得了更有利的條款 — 允許微軟的作業系統能用在 IBM 以外的 PC。
結果正如微軟預期,PC 市場爆發,無數 PC 生產商出現,最終甚至消滅了 IBM 的個人電腦業務。反觀微軟的作業系統因享有網路效應而成為壟斷。
幸好,IBM 的大型主機生意仍健在,並穩健成長。企業仍然需要「公司的電腦」來運算、儲存、傳遞各種資料。而且此一需求蓬勃成長,持續至今。
大部分企業仍不擅長利用電腦,可是 IBM 擅長 — 當初正是 IBM 幫這些企業建電腦的。因此 IBM 找到新的立足之地:作企業的顧問,協助「無電腦企業」轉型為「有電腦企業」。IBM 延續過去打下的企業關係,除了銷售大型主機(在此也可稱之為伺服器)與 PC 之外,也開發各種軟體工具,協助企業管理電腦。
網路衝擊
網路問世,串連起所有電腦,帶來新一波的衝擊。忽然之間,人們可以自由交談,也期待企業「上網」,與顧客直接溝通。員工之間與企業之間的協作也更緊密、頻繁,所有人都隨時隨地連線。這是新的典範。
舊的企業電腦架構再次不敷使用。企業頭痛該如何管理隨時隨地連線「上班」的員工,以及要求即時回應的顧客?網路開放、破碎,有各種協議與標準必須遵從,包括 www、app、email 等,更讓企業暈頭轉向。
這時 IBM 又適時地出現在企業身邊,說:「別怕!我們再來幫你!」上一次 IBM 協助企業由「無電腦」轉向「有電腦」,這一次 IBM 協助企業由「數位企業」轉向「網路企業」。
IBM 開發了各種中介軟體(middleware),連接網路與公司內部的電腦。如果整個網路是一張大網,企業內部是一張小網,那麼 IBM 就是小網的管理系統,與大網連接。
電腦變成雲
隨著網路頻寬不斷加大,企業意識到電腦不用放在地下的機器室,而可以移到外部;只要透過網路使用就好。接著企業乾脆把電腦集中在一起,將運算資源出租。如此一來不用每一家公司都自己蓋電腦。
換言之,電腦有規模經濟。規模越大,其水、電、晶片等單位成本越低。而透過集中管理,可以更有效地調派運算資源 — 東岸的人睡覺,就出租給西岸的人使用。大家都省錢。這就是雲服務(cloud)。
其中,有些雲是開放給所有單位租用,有點像台電供電給所有家庭一樣,是公有雲(public cloud)。目前的領先者為亞馬遜的 AWS、微軟 Azure 與 Google Cloud。
另外也有企業專用的雲服務 — 可說是「大型主機」的子孫 — 叫做私有雲(private cloud)。就像台塑或中鋼有自己的發電廠,只供自家使用。
然而本質上雲就是電腦,或者說是運算能力。有些企業喜歡用自家的電腦,有些企業喜歡跟別人共用電腦。自家電腦的好處是安全、隱私,可以高度客製化。而共用電腦的好處是便宜、有彈性。例如 Netflix 新上線一部熱門影集,流量爆衝,就可以緊急租更多電腦應付。私有雲就辦不到了。
IBM 也推出 IBM Cloud,但市佔率敬陪末座。它沒有及早投資興建公有雲,現在也追不上了。更深刻的問題是有了雲服務,企業也會漸漸捨棄 IBM 的陪伴 — 既然我的「電腦」是 AWS,何不用 AWS 提供的軟體就好,何必找 IBM?
找出新立足點
IBM 亟需一個新的立足點。它手中握有百年累積的企業客戶名單,包括銀行、能源、農業等大型企業,還有國家、政府、軍隊、醫院等。但它卻逐漸失去服務的切入點。
今天 IBM 想到一個新的定位。有點類似當年在網路時代協助企業管理「破碎的網路」,只是改為面向雲:IBM 要協助企業管理各種雲服務。
電腦對企業越來越重要,因此企業不希望資料被雲服務掌握。但雲服務有規模效應,今天已經只剩三家。企業如何避免被 AWS 給綁死?
同時,企業希望游移於公有與私有雲之間。例如把珍貴的資料放在私有雲,把一般資料放在公有雲。就像台塑一部分由台電供電,另一部分靠自行發電。這稱之為混合雲(hybrid cloud)。
貨櫃與開源軟體
要讓資料與軟體可以輕鬆的跨越雲服務平台,或是在私有與公有雲之間移轉,需要新的技術。那就是「容器」(container)技術。不過 container 譯為「貨櫃」更好理解。
在實體世界,貨櫃是用來切割船載空間的工具。貨物放在貨櫃中,船主可以輕鬆地分配船艙空間,不用管貨櫃裡的貨物長什麼樣子。同樣的,貨櫃裡的貨物也不需要「知道」隔壁貨櫃裡是什麼東西。
在雲服務中,「貨櫃」是指軟體與資料裝在一個固定通用的格式裡。這個貨櫃就很容易跨平台,或是從私有雲移到公有雲。
IBM 希望協助企業把資料移到雲上,同時不受制於雲服務廠商。因此 IBM 需要一套廣受信賴的「貨櫃」工具。它找到了 Red Hat。Red Hat 是當初率先公佈「貨櫃」技術的領導廠商之一。IBM 併購 Red Hat 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取得一個「貨櫃」的軟體開發平台,叫做 OpenShift。
Red Hat 與開源軟體
Red Hat 與微軟約略同期,原本是「反微軟」的代表。其主要的產品核心為 Linux,是一套開源(open source)的作業系統。
開源指的是多人共同協力開發。任何人都可免費使用,但任何修改必須貢獻(attribute)回到社群。Android 即是開源軟體。Red Hat 的營收來自販售 Linux 的服務。
「咦,你不是說開源軟體是免費的。怎麼 Red Hat 又靠賣 Linux 服務賺錢?」
好問題。Red Hat 賣的不是軟體本身,而是軟體相關的維護與協助 — Red Hat 與 IBM 都是技術顧問服務業。
而由於 Linux 最初想要替代 Windows,因此 IBM 一直相當支持 — 記得 IBM 痛心被微軟反客為主嗎?雖然微軟在 PC 領域勝出,但 Linux 卻成為大型主機與雲服務上的主流。今天大部分的雲服務是在 Linux 上運行。許多雲服務商提供的軟體也是 Red Hat 產品的「再包裝」。
合併的綜效
現在兩者合併,IBM 取得了有力的雲服務產品,Red Hat 則獲得眾多大型企業客戶,可以加速推動混合雲。根據 IBM 新聞稿:
此一併購案結合了最好的混合雲供應商,並將讓企業能更安全地將企業應用移到雲上。今日的企業已經在使用多種雲服務。然而,研究顯示 80% 的企業工作還沒移到雲上,因為擔憂今日雲市場的私有化。這限制了資料的轉移以及跨雲服務的應用,危害了多雲環境中的資料安全以及一致的雲管理。
IBM 與 Red Hat 將能強力的處理此一問題並加速混合雲的採用。雙方合力之下,他們會協助顧客更快的開發雲原生的應用,催生更好的資料攜帶性,並確保資料與應用在跨越公共與私有雲的安全性,同時保有一致的雲管理能力。他們將發揮在重要技術上的領袖地位,包括 Linux、容器、Kubernetes(按:一種管理容器的應用)、多雲管理,以及雲管理和自動化。
拿下 Red Hat,IBM 就能後來居上嗎?不容易。IBM 沉痾已久,前兩位 CEO 追逐財報數字、缺乏願景,錯失雲服務的趨勢因此營收連年下滑。原本寄望的人工智慧華生(Watson)也被「踢爆」過度膨風、缺乏實用性,被新一代的人工智慧(以 AlphaGo 為代表)後來居上。
雲市場也非常擁擠。三大雲服務都推出自家的混合雲服務,並支援「貨櫃」。其中,IBM 最大的敵人還是微軟。微軟經營靈活、客戶名單不輸給 IBM、軟體系列產品深入企業,還有 Azure 雲服務作為強力的奧援,領先 IBM 一大截。微軟今年也併購開源社群 Github 來強化開源軟體的實力。
比較樂觀的看法是 Red Hat 被併購後將「反噬」IBM,取代 IBM 文化。許多人傳言 Red Hat 執行長將接替 IBM 執行長的位子。那就真的是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了;誰能想到「宅男」開源工程師們會領導西裝畢挺的 IBM 大軍?
回到本質,IBM 的角色沒變,仍是在協助企業使用電腦。只是電腦的市場不斷擴大,從大型主機、PC 到雲,使得 IBM 的角色逐漸弱化。從壟斷的電腦供應商,落到如今只想做好中介的管理者。IBM 必須再次放下百年的光榮,舞動起沈重的身軀。
你是否有時上班無聊的在滑手機,有時下班後卻得加班?兩者有些矛盾,但都屬於一種無效率。隨著科技進步,知識工作者將必須越來越有效率。最強大的企業,如《原則》一書中描述的橋水基金(Bridgewater),更像是一套電腦在運作。工業時代的人們抱怨自己只是「巨大機器中的一顆螺絲釘」,未來人們將抱怨自己只是「巨大電腦中的一顆 CPU」。
麻省理工學院(MIT)宣佈投入 10 億美金,成立新的「運算學院」,目標是用人工智慧全面提升所有科系的發展。本期音頻討論 MIT 在爭取的機會,以及何謂「新雙語」人才。
閱讀時間 8 分鐘
早安!
在 Facebook 推出智慧聲控裝置 Portal 之後,矽谷 4 大天王正式到齊,全部投入智慧聲控裝置市場,包括:
- 亞馬遜:Echo 系列
- Google:Home 系列
- 蘋果:HomePod
- Facebook:Portal
此外,中國的百度、小米,南韓三星與日本 LINE 也都推出智慧音箱。一時之間百家爭鳴,頗有智慧型手機於 2007 年初問世的氣象。究竟智慧聲控裝置是否是智慧型手機後的下一個典範呢?以下我從 4 大天王的競爭策略分析。
進入正題。
背景
一切從 3 年前亞馬遜推出 Echo 裝置,裝載智慧聲控助理 Alexa 開始,釀成一股炫風。至今亞馬遜仍擁有最多支援的第三方功能(亞馬遜稱之為「Skills」)。
Echo 異軍突起讓許多企業措手不及。過去想「佔據」客廳的企業數不勝數。早期多是從電視的角度切入,例如亞馬遜的 FireTV、Google 的 Chromecast 以及蘋果的 AppleTV 等。更早之前則有 Xbox、PlayStation 試圖從遊戲機登陸。但都成效有限,無法形成生態圈,或是吸引玩家以外的客群。為何是亞馬遜 3 年前打開局面?
最大的差別是今天有各種線上服務。今天有 4 樣東西是過去缺乏的:普及的無線寬頻、普及的帳號、豐富的線上內容,以及成熟的語音辨識能力。可以說 PC 的普及奠定了網路的基礎;網路的普及奠定了雲端的基礎;雲端的普及奠定了手機的基礎;而手機的普及奠定了聲控裝置的基礎。
舉例來說,過去 Xbox 只能玩 DVD 上的遊戲,數位相框只能播放從 PC 下載的照片。現在 Google Home 不但能聽音樂、聽電子書、問天氣、查維基百科、提醒行事曆。若裝置上有螢幕,還可以看 YouTube、講視訊,甚至購物等。即便是單純作為數位相框,也是由人工智慧從雲端自上萬張照片中挑選最精彩的照片,不斷輪放。
而成熟的聲控介面讓全家人都能使用,而不只限於玩家或科技高手。自從我家小孩自從學會說「Hey Siri」之後,我就再也無法安分的聽音樂了;只聽到他們不斷「攔截」 HomePod, 改成播「baby shark」。
亞馬遜的有利位置
而亞馬遜正好站在有利的位置。從進攻的角度來說,智慧音箱是家庭裝置,而亞馬遜原本就專注服務家庭。亞馬遜蒐集了各種家庭的資訊,包含姓名、地址、信用卡資料等,也建起了家庭的多種服務,如 Amazon Prime。美國人不一定用蘋果或 Google 的裝置,但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個亞馬遜帳號。
從防守的角度,亞馬遜在手機上已經沒有機會,就必須另闢蹊徑。這讓亞馬遜看得到智慧聲控裝置的機會。
反觀蘋果 CEO Tim Cook 曾說:「我們有最強大的家庭裝置,那就是 iPhone。每個用戶都會帶著 iPhone 進客廳,因此 iPhone 就是智慧家庭的遙控器。」這種「手機優先」的思維讓蘋果沒有注意到獨立聲控裝置的機會,必須急起直追。(後面會討論蘋果的觀點)
不過現在為時尚早,市場瞬息萬變。以下分別討論 4 家的優勢與劣勢:
亞馬遜不靠硬體賺錢
亞馬遜的最大優勢是商業模式跟其他 3 家非常不同。亞馬遜要做所有交易的平台,從所有交易中抽「稅」。「稅」不僅包含 Amazon.com 上的手續費,也包括企業使用 AWS、物流、倉儲等的費用。
因此,Echo 可以看成是亞馬遜放在每一個家庭中的交易櫃檯(Point-of-Sale),而 Alexa 則是每一個家庭中的「櫃姐」。愈多人詢問 Alexa 問題、透過 Echo 買東西,亞馬遜就能跟企業收越多錢。所以亞馬遜必定以接近成本價銷售,並廣泛授權 Alexa 給第三方企業採用。上個月亞馬遜一口氣推出了超過一打支援 Alexa 的裝置,包含微波爐、插座、錄影機等。亞馬遜的定價會很有競爭力。
反過來說,其劣勢便是無法服務亞馬遜商城沒有落地的區域。例如台灣人幾乎沒有理由買 Echo,因為缺乏相關服務。
Facebook 做硬體意義不明
上週我分析了 Facebook 投入智慧音箱最讓人意外,策略也最不清楚。它的優勢是有 20 億用戶,是新一代全球級的「通訊錄」與「殺時間裝置」。因此乍看之下,Portal 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電話與電視。
此外,Facebook 從廣告賺錢,照理說也會壓低價格,算一個優勢。Facebook 的目標是全面掌握用戶關注、聯絡的對象,成為所有社交活動的乘載者。用 Portal 有可能擴大客群到小朋友以及老人。
但細看卻問題重重。Portal 採用 Alexa 為智慧助理,Facebook 本身只在視訊通話上創新,並沒有增加多少價值。其他第三方服務也沒有特殊之處。這是因為消耗注意力、打發時間本身是一個獨特、完整的使用情境,與其他服務缺乏交集。所以 Facebook 也無法支援許多硬體 — 沒有人會用微波爐視訊通話。
另外,我也提過聲控介面不適合廣告,所以 Portal 無法帶來多少營收(有螢幕稍微好些)。只能寄望帶來資料,策略目標也很薄弱。比較像是 Facebook 害怕被屏除於市場之外,於是趕快做一個產品。
最後,依賴廣告的企業都有隱私權的疑慮。特別是 Facebook 過去一年劣跡斑斑,於此時推出 Portal 幾乎可說是膽大妄為、不識時務了。
說到底,Facebook 與旗下的 Instagram、WhatsApp 都是重視視覺、文字的 app,因此隨著觸控手機而興起,但放在聲控裝置上顯得格格不入。Portal 最後或許只是為 Alexa 作嫁。
Google 的商業模式交替
Google 處於商業模式的交替時期,因此分析硬體策略也稍微複雜一些。
目前 Google 的商業模式是收廣告費。Google 廣告與 Facebook 廣告有根本性的不同:前者利用的是用戶主動搜尋的注意力,後者利用的是用戶被動打發時間的注意力。
站在廣告的商業模式上,Google 也會遇上 Facebook 碰到的困難:聲控與廣告模式不合。
然而近年 Google 轉向以「智慧助理」為主要策略方向,並且將硬體業務獨立。這有助於轉向更接近蘋果的商業模式:賣硬體賺錢。差別在於 Google 硬體的差異化是人工智慧。
圖:Google
這是一個創新的模式。新模式要成功,Google 必須向顧客證明人工智慧有獨特、難以追上的價值。同時必須說服顧客遺忘人工智慧的代價 — 失去隱私。我還得觀察 Google 的發展。
然而,最大的困難來自內部:調和新舊商業模式在 Google 內的衝突。要從硬體賺錢,必須塑造價值感;但廣告會破壞隱私,傷害價值感。相反的,若 Google 想擴大付費用戶,可能得增加 YouTube 付費訂閱的內容;可是就會減少廣告版面。能否統一方針,決定了 Google 硬體能走多快。
蘋果策略簡單有效
與 Google 相反,蘋果的商業模式一以貫之,最好理解:賣硬體。其優勢與劣勢也非常明顯。
劣勢是價格高,客群先天有限。此外蘋果強調隱私權(塑造價值感),極力不蒐集資料,對訓練人工智慧也不利。這也是為何 Siri 雖比其他智慧助理更早問世,卻始終比 Alexa 與 Google Assistant 更笨。蘋果的取捨與 Google 正好相反。
此外,前面提過蘋果擅長設計個人電腦,不適合設計共用的裝置。例如 Siri 至今無法辨識家庭成員的不同聲音。
而蘋果的優勢當然很多,包括 iPhone 主宰的地位、含金量高的客群、最多的開發者、遍佈全球的行銷通路、千錘百鍊的供應鏈管理能力、響亮的品牌,以及領先的軟硬整合設計能力等。
而蘋果最大的優勢是堅持單純的商業模式,並打算由此開出另一條新路。有些人認為蘋果根本就沒有迎合智慧聲控裝置的風潮,而是另有一番願景。蘋果也同意電腦將從「個人運算」(personal computing)走向「無所不在運算」(ambient computing)— 也就是手機消失,用聲音就能控制周遭的電腦。
但蘋果認為「無所不在運算」的核心不是智慧音箱,而是穿戴式裝置,如 Apple Watch。在蘋果的想象中,人們在家中想播音樂時,應該是抬起手腕說話,而不是對著客廳另一頭的音箱大叫。
在此願景中,Apple Watch 隨時跟著使用者,家庭只是應用場景之一。在家中,HomePod 是與 Apple Watch / Siri 串接的周邊產品,而不是核心。現在看看 Apple Watch 的出貨量,誰說蘋果在智慧家庭落後了?
究竟是亞馬遜的「家庭優先」策略正確,還是蘋果的「穿戴裝置」策略會勝出呢?還很難講。只能說永遠不要小覷蘋果。
未來發展
誰會脫穎而出?要看智慧家庭是下一個典範,還是只是更大趨勢中的小戰場。
目前看來 Facebook 利基薄弱,亞馬遜有地域限制,蘋果的願景有點遙遠,反而是 Google 兼具技術與設計能力,且可以同時押注「家庭優先」與「穿戴裝置優先」策略,位置最有利。
不過分析了 4 大天王之後,可以發現現在硬體與軟體都只是基本功,還必須能提供內容與服務。例如 Alexa 有 Amazon Prime 影片與音樂,Google 有 YouTube,蘋果有 Apple Music,Facebook 自己就是最大的內容聚合站。其他地區的廠商 — 包括台灣 — 要追已經很辛苦了。
註:本文標題來自「The Battle for the Home」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