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的起落,不減宏達電從代工轉型品牌的成功。出售團隊是一個挫折,但也是台灣企業與人才下一波升級的新起點。
今天分析三則新聞: 1. Gogoro 募到 3 億美金的三個理由。2. 眾安保險的平台化為何勝過擁有成千上萬位保險業務員。3. 玩具反斗城聲請破產的問題與轉機。
即溶咖啡、拿鐵、耶加雪夫是咖啡的三波風潮。藍瓶咖啡投入雀巢的懷抱是財務上的傑作,卻是企業文化的自打嘴巴。
iPhone X 的高價、設計(瑕疵)以及日漸龐大的機海布局,都是為了最大化其軟硬整合的優勢。
從新總部到 iPhone X,蘋果的每一個作品都充滿宗教般的感染力。iPhone 仍然有領先同業的優勢,能支撐蘋果巍峨的大廈,但它的長期對手可能是 Apple Watch。
「我們要盛大的上線」,在迪士尼 CEO 這句話的背後,顯示的是迪士尼要用強大的內容吸引訂戶,是合理的策略,但卻落後 Netflix 太多,難以追趕。運動電商 Fanatics 看準網路分眾趨勢,從運動明星下手,讓微粉絲或鐵粉都甘心付費。
資料是當代企業的優勢。但美國信用調查機構 Equifax 用傳統手法管理數據,成了駭客眼中的肥肉。歐盟的新資料法規,則是對把持資訊的網路企業一大反撲。
代幣眾籌 (ICO) 讓投資大眾化,自然也帶來弊病與詐騙。李笑來靠著 ICO 募到兩億美元,瞬間成為新的獨角獸。面對混亂的市場,大部分政府選擇簡單而懶惰的解決方法。
在亞馬遜推出電子書的十年後,博客來推出了電子書。問題在出版社仍堅守著賣「書」思維。Medium 用鼓掌幫文章計價很有創意,可惜過於複雜。
蘋果能為消費者不斷打造最佳體驗,成為最賺錢的公司,是因為有系統性的優勢。只是,到了軟體時代,硬體公司必須再次找出更誘人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