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 9 分鐘
早安!
最近科技島讀的信很容易跑到垃圾信件夾。如果你沒收到信,請到垃圾信件夾中撈一撈,順便把 member@daodu.tech 加入聯絡人,以後就不容易掉信了。
上週五我們上傳了新的 podcast,歡迎大家聽完後給點意見喔。
進入正題。
蘋果公布 iPhone 8 發表會
蘋果正式宣佈將於下週舉辦發表會。這是科技業最多觀眾的活動,我會線上收看,預計隔天出一個快速的分析。
一般預料本次蘋果將發表改良後的 iPhone 7s、全新的 iPhone 8、新一代 Apple Watch(含電信上網)與 Apple TV,並且應該會更詳細的介紹智慧音響 HomePod 和擴增實境平台 ARKit。
我個人特別有興趣的還有賈伯斯的最後遺作 — 蘋果新園區 Apple Park。特別是本次發表會所在地「賈伯斯廳」(Steve Jobs Theater)。
當然,重頭戲還是 iPhone。據傳 iPhone 8 售價將正式超過 1,000 美金(3 萬元台幣),頂規的甚至將超過 1,400 美金(4 萬元台幣)。想必到時又會有人訕笑「果粉」都被蘋果洗腦,或是認為「太貴了」,彷彿任何商品都有「合理」價格一般。
蘋果的成功當然不可能單純的來自「洗腦」或是「行銷」。而是因為蘋果提供的價值 — 體驗 — 是唯有蘋果能夠提供的。因此蘋果可以定高價,而願意花錢買優良體驗的一小部分客群,造就了蘋果的成功。
而蘋果的成功幾近空前絕後。
從 2007 年推出 iPhone 開始,僅僅十年之內,蘋果已經成為龐然大物。根據 Above Avalon 網站,蘋果過去 12 個月的業內收入(operating income)與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雙雙超過亞馬遜、Facebook 與 Alphabet 的總和。
業內收入。圖:Above Avalon(下圖同)
而蘋果手上的淨現金(net cash)更達到 1,540 億美金,同樣超過上述三家的總和。這還是蘋果過去五年花掉了 2,160 億美金進行股份回購(share buyback),才努力「降」到的水位。蘋果花掉的現金比另外三家賺到的還多。
例數蘋果今天的產品線,就包含了:
- 最賺錢的手機
- 最賺錢的平板
- 最賺錢的筆記型電腦
- 最賺錢的桌上型電腦
- 最賺錢的智慧手錶
- 最賺錢的無線耳機
- 最賺錢的串流電視盒
蘋果能持續的在一個又一個產品領域攻城掠地,靠的絕不是「洗腦」,而是擁有一個系統性的優勢。這個優勢也是賈伯斯的遺澤之一。賈伯斯此生最成功的發明不是 iPhone,也不是 Apple Park,而是蘋果公司本身。
蘋果是功能性組織
公司是人的組合。因此蘋果公司的優勢,就在於人的組合方式。翻開蘋果的執行階層名錄,會發現一個特點:他們是依據功能分類,例如設計、軟體、硬體、零售等。這叫做功能制組織(functional organization)。
圖:Apple
從上圖可以看出,沒有任何一個高管負責「iPhone 部門」或是「MacBook 部門」。而是依功能分類,包括設計、網路、軟體、硬體、行銷等。
對照來看,微軟採用的就是比較常見的大公司組織。它是依產品與業務劃分,屬於事業部組織(divisional organization)。
微軟分成核心服務、雲端服務、Office 產品集團、Windows 產品集團、人工智慧集團等。一個事業部負責一個主要產品,並且擁有自己的開發、行銷與支援團隊。就好像微軟集團下有許多家小公司。台灣的大公司通常都是採用事業部制。
事業部制的優點是好管理,可以涵蓋不同的產品類型。例如微軟的雲服務、Windows 與 XBox 是三種很不一樣的產品,有不同的商業模式。而每一個事業部都有自己的損益表(Profit & Loss),自負盈虧。主管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優化 P&L。
蘋果採用功能性組織,因此有非常不同的優缺點。在蘋果,所有的產品都必須「流」經每一個部門。不論是 iPhone 或是 Apple TV,都必須由 Jony Ive 團隊負責工業設計,由 Craig Federighi 團隊開發軟體,最後也都需要 Philip Schiller 的團隊來決定行銷策略。
此外(或正因如此),蘋果整間公司只有一張 P&L 表。所有員工的共同目標是讓蘋果賺錢;所有人的分潤、獎金等也都是跟整家公司的表現掛勾。
從某方面來說,蘋果的組織結構更像小型公司,所有團隊都能參與到每一個產品。這種結構反應在產品之上,就是軟體與硬體的高度整合,以及跨產品線的高度整合。蘋果的產品,上至 app,下至 Apple Store 的電線,從 iMac 到 AirPods 耳機,都有類似的氣質。
功能性組織的另一個優點是有利於內部替代(internal cannibalization)。比如說,當 iPod 逐漸被 iPhone 取代時,不會有 iPod 部門為此哭泣,因為不存在。同樣的,當公司認定平板是未來時,會更願意放手讓 iPad 吞噬 MacBook 的市場。整間公司對市場能保有一個全局觀,果決的自我淘汰。反過來說,公司也更願意投資不賺錢的業務,例如教育市場、開發中國家、或是遵循環保規範,因為長期來說對整間公司是划算的。
然而,功能性組織的缺點是不好管理,而且一般來說難以規模化(蘋果怎麼做倒是一個謎)。功能性組織一定是中央集權,因為每一個部門都只能經手產品,而看不到產品的全貌。沒有個別的 P&L 作為淘汰的標準,就只能仰賴「英明的中央」來判斷什麼產品該進、什麼產品該退。若是中央出錯,就會連累所有產品。
不過幸好(或正因如此),蘋果所有產品的商業模式是一致的:賣硬體。跟微軟也完全不同。單一的商業模式有助於全公司協調合作,讓執行階層能夠指揮大象。
蘋果的時鐘
蘋果高度整合的組織特別適合硬體。因為開發硬體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終點;不像軟體可以一直修改、更新。新 iPhone 必須在 9 月公開,其他產品也必須配合銷售旺季上市。就彷彿蘋果上下有一個共同的時鐘;設計、軟體、硬體、行銷必須一起奔跑,同時收尾。
有了明確的時程,就可以長期規劃。此刻 iPhone 8S 與 iPhone 9 都已經進入研發了。蘋果因此有正向循環:最好體驗的手機獲得了最大的利潤,最大的利潤又讓蘋果可以投入最多資源,研發最好的手機。(英特爾的滴答(tick-tock)時程也是類似的原因)
追求整合性的體驗,也促使蘋果一步步掌握了價值鏈中的關鍵點,包括晶片(SoC)、作業系統、app 生態圈與行銷策略等。蘋果的產品在各方面都比競爭者都好一點點,累積起來就形成明顯的差距。這是嘲笑「果粉」者沒有看到的優勢。
舉例來說,據傳 iPhone 8 將能臉孔辨識解鎖。這個功能需要直接指揮晶片,因此唯有同時掌握作業系統與晶片的少數業者能夠率先開發出來。
對使用者來說,其實臉孔辨識可能只比指紋辨識快半秒,比密碼解鎖快 1 秒,差距並不大。但乘上一天解鎖 20 次,體驗的差異就拉大了。
而當解鎖改由相機負責,就代表 Home 鍵可以移除,因此螢幕可以擴大 — 又是一點點的體驗改善。原本 Home 鍵的機械的位置可能可以留給電池,於是又增加一點續航力。未來臉孔辨識可以拿來登入、支付,或是移到 MacBook 上,於是吸引開發者、支付業者、商家等勇於跟蘋果合作,擴大了蘋果的生態圈,也逐步拉大差異。(ARKit 是同樣的故事)
這些點點滴滴的改進看起來容易,其實很難做到;累積起來,便是明確的價值。
靠著匹配的商業模式與組織架構,蘋果在手機時代一帆風順,成為市值第一的企業。但卻面對兩個隱憂。這兩個隱憂都有機會在本次發表會上觀察到。
隱憂一:手機的顛峰之後
上市公司的宿命是必須不斷追求成長。公司成長,股價上漲,才能繼續留住優秀的人才。
但是在手機之後要如何繼續成長?要記得蘋果的商業模式是賣高價品,所以永遠只能佔有市場的一小部分。而手機人手一支,已經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電腦類裝置。今天手機趨近飽和,蘋果下一段的成長動力在哪裡?
或許蘋果寄望的下一個市場是擴增實境。許多人認為蘋果正在研發智慧眼鏡(類似 Google Glass)。配上其無線耳機 AirPods 與智慧腕錶 Apple Watch,就構成了一個隨身的擴增實境操作裝置。從本次發表會蘋果談論 ARKits 的態度,也可以觀察到他們的進度如何。
接近顛峰之時,就是下一個典範出現之時。圖:@Benedict Evans
我個人認為只要人類需要接觸電腦(包括手機、手錶),就必須透過硬體裝置,因此蘋果提供最佳體驗的價值永遠都有一席之地。
但短期內自然還看不出智慧眼鏡市場能否超越手機。因此蘋果必須想出其他的成長動能。而庫克最近一直在鼓吹的成長動能是服務(service)。
隱憂二:服務的商業模式衝突
在上次分析蘋果財報時,我提到庫克開始強調服務(services)業務正在蒸蒸日上。服務是指包含 App Store、iCloud、Apple Music 與 Apple Pay 等服務。庫克想讓華爾街知道:「即便手機市場逐漸飽和,我們仍然能靠服務增加客單價(Average Selling Price)」。
然而,服務的商業模式與銷售硬體完全不同。服務就是軟體,是必須持續更新、修正的,沒有明確的終點。換句話說,軟體不能有完美主義。而且軟體的客單價低,但固定成本高,因此必須盡量擴大使用者數。這與蘋果「只服務少數」的習慣衝突。
最明顯的例子是蘋果的智慧喇叭 HomePod。蘋果定價 350 美金,是 Amazon Echo 的 2 倍以上。便是因為蘋果要從每一台硬體銷售中賺錢,而亞馬遜卻是貼錢賣出,希望從線上商務賺錢。
如果是過去的蘋果,應該會致力於讓 HomePod 提供最好的體驗,包括最棒的音質以及各種應用。然而,蘋果卻宣布 HomePod 將只支援 Apple Music,不支援競爭者如 Spotify。這就是為了提高服務營收,而犧牲了硬體的價值,跟過去蘋果的策略正好相反。例如過去蘋果提供免費的 iTunes,目的是提升 iPod 的價值。
策略反轉,反映了蘋果的地位反轉。過去蘋果很小,競爭者很強大,因此蘋果可以專注於提供最好的體驗,從差異化中賺取利潤。
現在,蘋果擁有強韌的生態圈,上億的忠誠用戶,因此開始轉為用生態圈鎖住(lock-in)使用者,再一步步逼迫使用者購買蘋果的軟體服務,提高客單價。「既然你都用蘋果硬體了,快點用蘋果的軟體吧」。
後者是強者的策略,很合理(不談道德上的對錯),但跟既有的商業模式與組織架構衝突。於是開始出現認知失調,才會有把落後的 HomePod 與弱勢的 Apple Music 綁定的策略。
下週的蘋果發表會,我可以作簡單的預測。符合蘋果傳統優勢的產品,例如 iPhone 與 ARKit,都會有出色的表現(與驚人的價格)。但與蘋果模式衝突的產品,例如 HomePod,將繼續出現尷尬與認知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