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 20 億用戶的 Facebook 還能再高速成長嗎?Facebook 的高層警告成長將趨緩,反而顯現 Facebook 的優秀執行力。
蘋果與高通爭訟,台灣代工廠是開心的配角。Alphabet 財報上,廣告營收健康,不過新產品仍然前景不明。
中國時報記者陳志東揭露了自家報社有大量置入新聞的問題,許多人歸因於經營層自甘墮落。但真正的關鍵在於報紙商業模式的崩壞,而紙媒的成本卻居高不下。
今天討論為何 Facebook Messenger 不學習中國的微信或是南韓的 LINE,靠交易賺錢?以及為何 Instagram 徹底抄襲 Snapchat 是值得鼓勵的。
YouTube 廣告主抗議自己的廣告被擺在有爭議性的影片之上,其實問題根源與 Facebook 的假新聞相同。關鍵評論網完成 B 輪募資,真正的對手不是新媒體。
需登入才能觀看,登入會員
YouTube 透過內容識別技術 Content ID 偵測侵權內容。著作權人能要求下架侵權影片,或是透過影片中的廣告獲利。Google 表示 98% 著作權人選擇後者,以及 Content ID 推 …
媒體的價值從控制通路演化至搶奪注意力。媒體的下一階段,將成為依據提供讀者「成效」來計價的服務業。
原生廣告(native ads)擅於模擬內容,吸引使用者點擊而不覺這是廣告。美國公平交易委員會發布廣告規範,避免受眾被原生廣告誤導。例如原生廣告不該標註「推薦內容」,避免使用者以為這則廣 …
沒有人喜歡廣告;唯一的例外可能是台灣的電視觀眾 – 我有時覺得台灣的電視廣告製作得比電視節目還精美。 但我可以肯定的說,沒有人喜歡網站上的橫幅廣告(banner ads)。就是那些在內容旁邊,閃啊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