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瘋投資美股、科技股,甚至是加密貨幣,反映了貨幣寬鬆的副作用,也說明了科技故計重施,又一次的解放了有限的資源。
Google Photos 收費,並不是收割的時候到了。而是新的人工智慧策略必須找到適合的商業模式,而從雲儲存付費是自然的第一步。
「商品」產業受到科技的推波助瀾,不僅產值持續提高,從業人員也獲得豐厚的回報。奇妙的是這連帶的推升了「服務」業的薪資。最痛苦的卻是兩頭落空的弱勢者。
選舉時的台灣活在兩種平行世界:一邊說富裕成長,另一邊說凋敝衰落。其實兩者都對,而且有著共同的原因。
本文分析蘋果 2019 發表會的三個重點趨勢:訂閱服務化布局、Apple Watch 的產品策略,以及 iPhone 分成專業與消費性產品線。
本文討論專業服務業,如律師、醫師、會計師等,遭受科技衝擊所必經的四個步驟。越往後,專家的角色越邊緣,而系統的角色越核心。
隨著「訂閱疲勞」來臨,蘋果推出三項內容訂閱服務,試圖加深對媒體的宰制。雜誌業面臨崩解的最後一哩,遊戲業期待高品質的新園地,而電視產業更加混沌不明。
網路將席捲受管制的服務業,也就是需要執照的行業。執照與認證的目的是創造信任,但今日許多數位工具已能部分替代執照的功能。服務業人士該如何因應?
網路發展 20 年,主要改變了產品的銷售方式,卻沒有改變服務業太多。下一個 20 年網路平台將席捲服務業,特別是傳統受到管制的工作。
蘋果能為消費者不斷打造最佳體驗,成為最賺錢的公司,是因為有系統性的優勢。只是,到了軟體時代,硬體公司必須再次找出更誘人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