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討論支付服務進入兩種整合期,以及國內外媒體分析燒錢的企業時常犯的兩種錯誤。
亞馬遜成長強勁,唯有現金流的短缺需要靠三大成長引擎來彌補。賓州大學的華頓商學院成為網路零售品牌的搖籃,卻面對日漸嚴苛的電商環境。
夾娃娃機席捲街頭,成為最紅的小資創業題目。但如所有創業風口,夾娃娃機也兼具科技創新與資本泡沫的特質。在本期音頻中,我們討論夾娃娃機的商業模式、實體零售的真空期,以及新思維下的實體零售。
Google 財報的種種利多之下隱藏著長期憂患,執行層決定長期擴大投資轉型。亞馬遜 CEO 貝佐斯在年度股東信中指出的管理心法,鏡射出規模化營運的思維。
亞馬遜併購智慧門鈴 Ring,為的不只是降低購物的摩擦力,更是要接手外包所有居家智慧服務。政府可否索取存在境外的資料?網路企業越抗拒,政府納管網路的反彈力道越大。
三大巨頭沒有講清楚要如何顛覆美國的健保產業,正好讓我們做一次策略分析練習。亞馬遜財報穩健,最大亮點是 Alexa 系統。但喇叭有網路效應嗎?
全家與 7-ELEVEN 推出「智慧商店」,解決的是錯誤的問題。Facebook 陸續推出多項演算法的調整,降低 Facebook 的爭議性,但也犧牲了自己的理念。
蘋果 HomePod 最重要的創新來自其不支援的東西,最大的問題則來自其擅長的領域。亞馬遜推出 Amazon Go 無人商店,長期策略與阿里巴巴的無人店不同。
嘖嘖杯的品牌與代工廠之爭,最令人意外的點是發生在台灣。YouTube 屏蔽亞馬遜裝置,立下危險前例。
交易所競相爭取比特幣投資人,不見得是好消息。AWS 用規模碾壓第三方服務商,替代了 VC 的角色。要打造客製化的服務,必須善用電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