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2018 / 公開文章 / 文章 / 評析

2018 網路趨勢報告 — 資料的力量、電商模組化

閱讀時間 6 分鐘(不含圖)

早安!

我們正式進入「會議季節」。美國的 Code Conference 剛剛結束,今天凌晨(台灣時間)是蘋果的開發者大會 WWDC。接下來台灣的 Computex、德國漢諾威數位科技展 CeBIT 與洛杉磯的 E3 電玩展陸續接棒。

討論這類發表會我喜歡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例如今天這篇。但其實上稿非常痛苦。截圖、縮圖與調整大小很傷手腕,出刊時間若不穩定請大家多包涵。(像我現在已經接近凌晨一點的 WWDC 大會了 . . . ) 有時圖太多還會被 email 伺服器阻擋,請大家先去垃圾信箱撈撈看。

今天討論網路女王 Mary Meeker 的年度網路趨勢報告。

進入正題。


2018 年網路趨勢報告

如果你不熟悉 Mary Meeker,我去年此時介紹過她

她在 1985 年成為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的股票交易員,後來於 1990 年轉往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負責研究電腦產業。那一年網際網路(World Wide Web)誕生。

在接下來 20 年的投資銀行生涯中,她除了每年發表網路趨勢報告之外,並主導了兩個著名的 IPO 案:Netscape 與 Google,親身參與了網路企業的濫觴。隨後她跳槽到矽谷頂尖創投 KPCB,展開投資分析工作。

這些赫赫資歷為她贏得了「網路女王」的封號,也讓科技圈的人每年此時都會放下手邊工作,聽一下她對未來的預測。

除了第一線參與 Netscape 與 Google 的上市外,她的年度趨勢報告也多次引領話題,啟發思維。例如她在 2012 年指出 Android 加 iOS 的裝置數超過 WinTel 聯盟裝置數,讓人直覺的理解運算平台的迭代。另外她從 2010 年開始對比用戶停留時間與廣告預算,率先指出太多預算保留給電視、報紙,而沒有跟著用戶轉移到網路與手機,也讓 Facebook、Instagram 等軍心為之一振。

不過,隨著 Meeker 聲望日隆,其報告也越趨臃腫(?)今年達到 294 頁!其中分 12 個子題,涵蓋當前主要網路趨勢。

我讀完今年的報告,沒看到特別「轟動江湖」的圖表,大多是確認已知的趨勢。不過仍然很有價值。許多我們隱約感覺到的趨勢,透過圖表呈現看起來更震撼。

以下挑選我覺得特別有趣的「資料」與「電商」」兩個項目討論。

資料的力量

網路一開始的目的是連結人。今天網路已連結全球過半數的人類。從下圖可以看出,過去 8 年全球網路滲透率又翻了一倍,達到 36 億人。這是一個大家平常不以為意,但仔細想想非常驚人的數據。

圖:KPCB(以下同)

事實上新科技普及的速度越來越快。有了網路在前,手機的滲透率又更快。下圖是歷史上科技達到 100% 普及所花的時間。可以看到電網(黃線)花了近 60 年,微波爐(橘線)花了 30 年;然而社群網站與智慧型手機(最後兩條線)的普及曲線幾乎呈直線向上。

當網路與手機普及,又帶來新的變量:資料。就像電力的普及驅動電腦的發展一樣,資料增加成為驅動下一波科技發展的引擎。

越來越多資料被產生、上傳、標記、整合。如果你今天覺得資訊過載,恨不得有人能幫你過濾跟整理(咳咳~科技島讀)— 記得資訊呈指數型成長(下圖)。很快你就沒有選擇,必須仰賴專業的協助了。

因此,擅長處理資料的企業有優勢。這不是新聞 — 大型主機(Mainframe)時代就已是如此。只不過過去僅有國家級組織能使用電腦、處理資料,例如美國的社會安全局、太空總署、國稅局等。這是「國大於民」的時代。


但隨著 CPU 運算力提高、電腦普及,大型企業也開始大規模利用資料,包括銀行、電信、航空、保險公司等。


今天,中小企業就可以自己利用 AWS 規模化的處理資料,用資料優化產品。因此蹦發出大量的創新。

例如許多服務必須結合個人與集體資料,才能大規模的提供個人化的體驗。這包括 Facebook 的動態牆(Newsfeed)、Pinterest 的照片瀏覽、Spotify 的音樂推薦、Netflix 的影片推薦等。


其他還有導航軟體 Waze、「順風車」平台 UberPOOL、即時位置分享 Snap Map、鄰里社群網站 Nextdoor 等,都是站在大量的資料上提供更棒的體驗。


資料也在影響實體行為。一個有趣的例子是中國的百麗(belle)鞋業。其在實體店內大量裝設感應器,分析顧客在店內的「熱點」。另外亦在鞋子上裝感應器,計算顧客試穿的次數與銷售轉換率。最後,它還 3D 掃瞄顧客的腳型,更精準的推薦鞋款。

實體貿易才剛開始感受資料的效果,但線上的電商早已被網路與軟體翻覆的面目全非。Mary Meeker 在報告中特別詳細拆解了今日電商的各式工具。

電商的模組化

科技通常會同時對產業造成兩種影響:放大領先優勢、降低進入門檻。例如手術機器人讓名牌外科醫師可以看更多病人,但同時也讓菜鳥外科醫師可以執行困難的手術。

在電商上,Meeker 提到科技大幅降低「開店」的門檻,將開店拆解成一系列的軟體工具。

首先,在實體業務上,商家可以用 Square 的系列工具管理收款、薪資、貸款、單據、報表等。


接著在線上,可以用 Stripe 處理支付。


用 Affirm 就可以提供分期付款。


另外還可以用 Shopify 建立銷售頁面、用 Intercom 處理客服、用 UPS 載貨等。最誇張的是,若經營的好,還可以直接在 Shopify 的交易所上買賣電商本身!


網路將電商的諸多環節拆解,外包給專業的服務商,讓業者可以專心的投入其最擅長、最具特色的能力,例如製作餐點、設計服裝、開發產品等。好消息是今天網路上的選擇無限,讓每一個創作者或創業家都有機會發揮所長;壞消息是出現產品過載 — 就像上一段提到的資訊過載一樣 — 因此通路也開始改變。

通路是過濾、挑選產品之處。通路如何篩選產品,決定了產品能否被消費者看到。今天的通路的篩選條件與過去完全不同。

最早的通路是型錄(catalog),篩選條件是人口分佈。例如大城市的居民會收到一種型錄,鄉村的居民會收到另一種。後來通路變成商場,並改成依品牌篩選 — 有錢人買 A 品牌,窮人買 B 品牌。

來到網路時代,通路是 eBay、亞馬遜等,篩選條件是實用性:評分、價格、送貨速度等是關鍵。到了今天,通路變成個人或是垂直品牌,而篩選條件是資料。根據每個人的消費記錄與瀏覽行為,通路推薦的商品會不同。其中的代表性企業是 Stitch Fix — 每月寄一個「驚喜箱」,裡面的 5 樣商品都是根據消費者的體型與消費記錄計算而來。


許多人會懷疑:「怎麼可能每個人都創業?」或是「賣東西只能當副業啦。還是要有一個正當工作才行。」

然而隨著電腦與機器接手了粗重、重複的工作,人類就必須越來越專精於需要才智、創意與情感的工作。而這類工作很容易隨環境或是需求而變動,很少「從一而終」。相較於 1900 年代初有 40% 的人從事農業,今天大部分人都在服務業。


下一個 100 年呢?肯定會與現在的工作型態相當不同。網路、電腦、軟體必然會讓工作的流動性更大,更隨選(on-demand)、遠距,有更多彈性。

今天已經可以看到這個趨勢的蛛絲馬跡。在所有就業市場中,由網路媒合平台串起的「新零工」市場成長極為迅速。包括媒合駕駛的 Uber、媒合手工藝賣家的 Etsy、送貨的 DoorDash、零工的 Upwork 與房間租賃的 Airbnb 都快速成長。

從今年的報告可以預測,善用資料、擁有才智與創意,並且能夠靈活調整的人將能搭上趨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