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2017 / 公開文章 / 文章 / 評析

蘋果 WWDC 亮點 — 智慧喇叭 HomePod 與個人支付

早安!

昨天分析鴻海在美國設立工廠的新聞時,提到鴻海要在 5 年內以機器替換 30% 的人力。可是昨天郭台銘說自己講得過頭了

「郭台銘首次坦承,2011 年他提出來的 100 萬機器人大軍願景,目前只有 5 萬台,但預期 5~10 年後機器人就能投入消費電子產品的組裝量產,並估計在大數據支援下,30 年後機器人將能取代人類在工廠產線上的純勞力與粗重工作。」

幸好,機器人並不是我推論「工廠離開中國」的主要論點。事實上機器人從來就不會「一對一」的取代個人 — 一個上千人的生產線,不會變成上千台機器人的生產線。機器主要改善的是流程與工具,使效能提高;但只要組裝手機還需要靈長類的手指頭,作業員就不會完全被替代。

不過昨天的主要論點仍然成立:製造業即是科技業,同樣會藉由科技創新而降低勞力所佔的成本比重。當技術更加重要、遠端協作也更容易,工廠會逐漸移向能提供高階人力與完善法規的地區,例如美國。

進入正題。


今年蘋果開發者大會相當精采,不過開場有點奇怪,是一段名為「末日」(Apocalypse)的搞笑影片。主旨是一位蘋果的員工不小心拔掉了資料庫中心的插頭,導致世界大亂,趨於毀滅(連結)。

雖然影片的結尾是要對台下的軟體開發者呼籲:「繼續開發 app,世界就靠你們了!」但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讓人忍不住反思:「或許,不該把所有人的資料都交給一家公司?」

此外,這是我近年看過最長的 WWDC 發表會,反映了蘋果的產品線委實龐大。畢竟現在連蘋果最小的部門 —「其他產品」(Other Products,包含 Apple Watch 與耳機)— 營收都已經達到了財富 500 企業(Fortune 500)的規模。

以下我討論最能代表蘋果當前挑戰與機會的兩個產品。第一個就是將隸屬於上述「其他產品」部門的新成員 — 音響。

智慧喇叭 HomePod

HomePod 是本次發表會的壓軸,象徵蘋果開始進攻客廳的音響市場。當然所有人第一時間都拿它與 Amazon Echo 和 Google Home 兩個智慧助理裝置比較。

圖:Apple(以下同)

除了蘋果自己之外。蘋果介紹 HomePod 出場的方式,明確的將其歸類為喇叭(speaker)而不是助理(assistant)。在最前面的 15 分鐘也主要強調其音質的優越性,包括擁有 40 顆單體,以及能夠隨著空間大小來自動調整播放方式等。最後公布的定價 349 美金更是明確說明了 HomePod 與 Echo 和 Home 不在同一個市場區間。

這是很聰明的打法,揚長避短。蘋果知道自己在智慧聲控裝置的「智慧」上落後,因此別出蹊徑,不強調「智慧」的部份,而是從音響的角度切入。想到蘋果做人工智慧,一般人可能不太放心;但說到打造硬體,沒有人會懷疑蘋果的能力。

走高價位也符合蘋果的企業文化。蘋果一直以來的訴求就是追求最佳體驗。在蘋果、亞馬遜、Google 這三家之中,只有蘋果的商業模式是銷售硬體,後兩家都另有營收來源(廣告)。因此後兩家的音響都盡量平價,只要不虧損就好,以追求最大的(廣告)覆蓋率。然而蘋果卻必須透過高價才能賺到最大利潤。

高價聽起來是劣勢,其實不是。或者反過來說,平價裝置的體驗不可能達到極致,因為無法使用客製的軟硬體,因此在介面、材料、設計上都必須妥協。就像我分析過 Gogoro 2 必須放棄特規零件才能壓低價格。也因此亞馬遜與 Google 的企業 DNA 也都不擅長銷售高階產品。

也因為 HomePod 的獲利來自銷售,而非廣告,因此蘋果可以強調它不會監聽你的對話。根據 HomePod 的官方介紹

安全與隱私是蘋果硬體、軟體與服務的基礎。因此只有當 HomePod 聽到「Hey Siri」時,它才會把資訊送到蘋果的伺服器,而且是加密且自一個匿名的 Siri 帳號送出。

安全與隱私也是追求使用體驗的一部分。

從音響的角度,其實 HomePod 的目標對手不是 Echo 與 Home,而是那些現在正放在蘋果店中販賣的第三方音響。這些第三方音響不論音質再好,也不會比蘋果自家的 HomePod 更「嵌入」蘋果的生態系。

當然,HomePod 的目標絕不僅是放音樂。證據是 HomePod 內含 A8 CPU,也就是用在 iPhone 6 裡面的晶片。需要這麼強大的運算能力,背後必然有更大的圖謀。「智慧」仍然是 HomePod 逃不掉的挑戰。

在人工智慧的部份,講者幾乎是帶著尷尬的表情匆匆帶過,完全沒有討論音質時的神采,顯示蘋果的 Siri 大幅落後於 Amazon Alexa 與 Google Assistant。現在只能看蘋果的工程師與第三方開發者如何急起直追。

不過,討論這三家的競爭時,大部分人都過度看重「人工智慧」的影響,小看了設計與介面整合的重要性。的確,亞馬遜率先發現聲控介面最適合家庭,擁有先進者優勢;不過蘋果一向更擅於優化既定的介面、整合軟硬體,可說是擅於發揮「後發者優勢」。聲控裝置的市場還在初期(特別是美國以外),鹿死誰手還不知道。

我覺得 HomePod 最好的對照產品是無線耳機 AirPods。AirPods 剛發表時,許多人也批評太貴、音質不如其他較便宜的無線耳機,或是只適合 iPhone「太封閉」等等。但正因為封閉,所以 AirPods 才能解決無線耳機的兩大痛點,也就是藍牙配對的不穩定性與續航力。結果至今仍然賣到缺貨。

當然,HomePod 不像 AirPods 是手機的配件,因此銷售量不容易被 iPhone 的強勢給帶動。客廳也不是使用「個人電腦」的情境,不屬於蘋果的傳統強項(而是「多人共用」的使用情境,比較適合網路服務業者),所以 HomePod 的處境不能真的跟 AirPods 相比,我只是指出整合也同樣重要。

目前看來,HomePod 光是在音響市場中就已有足夠的競爭力。問題是音響的市場恐怕不夠大;Echo 與 Home 所揭櫫的智慧聲控裝置才是新的大市場。而蘋果要在此新市場中站穩腳跟,必須追上「智慧」的能力。

iMessage 個人支付

蘋果 6 成以上的營收來自 iPhone,因此新的 iOS 11 才是影響最大的更新。然而,手機的使用情境已經相當成熟,因此 iOS 只會漸進的(iterative)發展,不會再有特別的突破。

如果你是開發者,你最關心的數字大概是「已採用最新作業系統」的手機數。這也是蘋果的傳統強項。Tim Cook 公布目前 86% 的 iPhone 都已經更新到最新的 iOS 10,對開發者是絕大的好消息,因為基本上只要針對一個作業系統設計即可。

而在眾多 iOS 新功能中,最醒目的是「個人對個人支付」(person to person,P2P)。這個功能放在 iOS 內建的通訊軟體 iMessage 中。換句話說,以後兩個蘋果使用者便可以用 iMessage 互相給錢。(尚不清楚能否付給非 iMessage 用戶)


從圖中可以看到下方選用 ApplePay 即可發動支付。

我曾經詳細分析過 ApplePay。而其中,P2P 支付當然是革命性的應用,我們在中國已經看到過它如何改變金融服務業。

從發表會上的說明看來,ApplePay 的 P2P 支付需要註冊一張虛擬卡 Apple Pay Card。使用者可以透過 Apple Pay Card 收錢,並且選擇用裡面的餘額付其他的帳單(當然也是 ApplePay),或是轉回連結的銀行帳戶。

這牽涉到一個問題:如何讓 P2P 支付變得普及、免費又不虧錢?由於匯款需要手續費(來自銀行與信用卡組織),因此這三個目標彼此衝突 — 要不虧錢,就必須有人付手續費。

我猜想蘋果會依循微信與阿里巴巴的經驗,從「存」在蘋果的餘額利息以及使用 ApplePay 支付的手續費來補貼。如此一來,支付可以維持免費,可以提高 iMessage 的使用價值,連帶也強化了蘋果使用者的網路效應。

而既然蘋果開始收使用者「存」的錢,也就代表蘋果正式進入金融服務,取代了銀行的一部分功能。雖然蘋果有一個合作夥伴 GreenDot Bank 作為收受錢的「官方銀行」,但從使用者的角度,仍然是蘋果在執行銀行的工作。而這就啟動了我曾提到的銀行的危機

乍看之下,蘋果選擇改善信用卡支付流程,讓刷卡更安全、更方便,對銀行有利。金流還是歸於發卡銀行,信用卡組織也還是賺到了手續費。

然而,銀行(與信用卡組織)真的沒有損失嗎?當然還是有。首先,銀行失去了顧客心中的印象。當信用卡虛擬化成手機中的圖片之後,使用者真正記得的是蘋果,而不是銀行。銀行的身影會逐漸模糊,人們會逐漸只記得 Apple Pay。

. . . 接著,金融機構會失去獨特性。過去人們的皮包空間有限,一位消費者的皮包只能收納少數幾張信用卡。然而,當支付工具變成一組程式代碼,手機就足以容納無限多張。消費者完全可以申請上百張信用卡,全部輕鬆收在手機裡。

蘋果踏入 P2P 支付的另一個衍生問題,是在中國與微信的衝突。4 月時微信才與蘋果爭執,起因是蘋果堅持要為「打賞」的金額抽 30%「蘋果稅」,但微信認為打賞應該算「禮物」而不是「支付」。微信後來退讓,改提供 QR Code 匯款的方式,也就是近似 P2P 支付的方式,但蘋果仍然堅持要抽稅。最終微信移除了在 iOS app 中的打賞功能。

現在蘋果自己建了 P2P 支付,莫非未來看 17 直播的用戶如果用 ApplePay 就可以省下 30%,用微信支付就不行?有微信支付在前,蘋果可以跟隨它的腳步,學習它一步步的踏入貸款、投資、保險等市場。但壞處就是當雙方真正的在同一個地盤競爭時,蘋果恐怕說不出抽稅的道理。

 

 

本篇為科技島讀公開文章,想獲得更多科技商業趨勢分析,可直接點擊下方黃色小島圖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