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難免遇到困境。Uber 因為董事會鬥爭更顯分崩離析, Soundcloud 則與董事會同心齊力,再度看到一線曙光。
迪士尼要拋棄 Netflix 建立自己的影音串流平台,是激進的商業模式轉變。旅遊集團 Priceline 的財報,透露出老牌線上旅遊也面臨「去中間化」的隱憂。
科技公司紛紛製作內容,因為意識到進入了豐盛的時代。直播,是其中耀眼的殺手級應用。而 Netflix 併購漫畫出版商,以及與台灣製作者合作,是怕面對另一個迪士尼。
比特幣主流化,但演算法機制背後仍然受到政治影響,ICO 更可能納入監管;錯失良機的美國交易所,開始積極拓展虛擬貨幣業務,那台灣呢?
成為偉大的科技公司有很多條路徑。其中一種是擅長花錢,另一種是擅長賺錢。
郭台銘到美國設廠引起「愛台灣」爭論,不過比較威斯康辛州與台灣兩地情況後,原因顯而易見。另一位企業強人 Elon Musk 則必須面對 Tesla Model 3 所帶來的難題。
已有 20 億用戶的 Facebook 還能再高速成長嗎?Facebook 的高層警告成長將趨緩,反而顯現 Facebook 的優秀執行力。
蘋果與高通爭訟,台灣代工廠是開心的配角。Alphabet 財報上,廣告營收健康,不過新產品仍然前景不明。
台灣科技業處理性別議題的態度,可以是一種優勢。 Uber 在亞洲逐步退後,當地企業逐步進逼。孫正義的願景跟不上他投資的速度。
看起來很酷的 Google Glass ,因為找不到真正的痛點,顯得好像無疾而終。幸好 Goolge 沒有放棄,這次 Glass 不但正式打入企業市場,也發展了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