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 8 分鐘
聖誕快樂!或者說行憲紀念日快樂!
好快的就來到 2017 年最後一週。容我再次感謝各位的支持。雖然每天都忙到半夜,但這半年看著訂閱數與兒女的身高同步穩健成長,心中實在充滿無比喜樂(咦)。
島讀的「贈禮訂閱」活動迴響不錯,看來是滿足了一些「一般禮物送膩了」的朋友。有些會員抱怨結帳頁面的質感不佳;這部份很抱歉我們無法控制,屬於支付業者的頁面。請大家忽視它。收禮者不會看到這個頁面,請不用擔心。
活動將於 1 月初截止。成長需要夥伴;想與身邊的人一起成長的讀者們,不要錯過贈禮的機會喔。
正巧,今天分析兩大科技公司不約而同的採用訂閱制:蘋果與 Google。
進入正題。
蘋果承認調降舊的 iPhone 速度
你應該也曾懷疑過,手機越來越慢是不是手機商故意要促銷新手機?事實雖不中亦不遠矣。
根據科技新報報導:
[裝置檢測商] Primate Labs 創始人 John Poole 對安裝了不同 iOS 版本的 iPhone 6s、iPhone 7 等裝置進行了測試 . . . 在 iOS 10.2 中,大部分 iPhone 6s 裝置的性能跑分相似。不過,當 iPhone 6s 升級至 iOS 10.2.1 後,結果就出現了變化,在得分低的時候出現了幾個小峰值。換句話說,當 iOS 10.2.1 今年 1 月發表後,iPhone 6s 的性能開始逐步降低。
我也是苦主。我的手機正是 iPhone 6s,所以我可以用親身經驗證實上述觀察。同一份報告指出 iPhone 7 會從更新 iOS 11.2 開始性能衰減。每一次蘋果推出新一代 iPhone,通常會一起推出新一代的 iOS。而上述實驗證明舊一代手機「恰巧」會在此時開始速度變慢。
這完全吻合「計劃性報廢」(planned obsolescence)的特徵,也就是刻意讓已經賣掉的產品「褪流行」,以刺激新產品的銷量。由於 iPhone 銷售營收佔蘋果總營收超過 5 成,不免讓人懷疑蘋果是否故意壓低舊手機的效能?
蘋果快速的出面反駁,承認有刻意調低效能,但聲明目的是為了延長手機使用時間:
我們的目標是為客戶提供最佳的體驗,其中包括整體性能和延長手機設備的使用壽命。在寒冷條件下、電池電量不足或是電池隨著時間而老化時,鋰電池不能提供高效能電流要求,為了保護手機內電子組件,就可能導致手機意外關閉。去年開始我們對 iPhone 6,iPhone 6S 和 iPhone SE 進行調整,為了防止手機意外關閉,減低這幾支手機瞬間達到高效能運行的狀況,防止設備意外關閉。我們已經將該功能擴展到有升級至 iOS 11.2 的 iPhone 7 ,並計劃在未來對其他產品也會加上這項改變。
蘋果說這是一個取捨。為了不要讓舊手機突然關機,因此選擇調降手機效能,以維持手機的使用時間(screen time)。
癥結在於電池老化。因此有人質疑:何不讓使用者更換電池?以前 Nokia 手機換電池都很方便,為何現在的 iPhone 幾乎無法拆開,更不用說自行更換電池?
因為開放擴充性也是一種取捨。事實上所有的設計都是取捨。以此案為例,其實有三個需求,很難全部滿足:
- 效能
- 使用時間
- 整合性
要效能高,舊手機的使用時間就短。反之若希望舊手機能撐一整天,就無法維持高效能。如果要容許擴充,讓使用者自換零件,則會影響到整合性,例如得犧牲體積、重量、結構安全(掉到地上不會碎)、防水性、集塵抑制等。
這不是蘋果第一次碰到效能與電池壽命的取捨。過去在蘋果 MacBook 採用「一體成形」(Unibody)設計時就已經吵過一次。當時許多人要求自行更換電池、記憶體;蘋果則拒絕模組化,堅持「一切交給我管理,保證提供最佳體驗」。蘋果封閉的介面與穩定性是一體的兩面。
雖然蘋果雖然在技術上站的住腳,卻損失了更重要的東西 — 信任。蘋果真正的錯誤在於從未解釋效能減弱是一個電池問題,而不是手機問題。任憑使用者誤以為手機效能低落,必須更換新機。用戶赫然發現軟體更新只是為了照顧新顧客,而不是蘋果生態系內的所有人。
因此,美國馬上就發起幾樁集體訴訟,指控蘋果:
. . . 若當初蘋果或是其技術 / 客服人員有告知原告只要換電池就能提升上述裝置的效能,他們就會換電池而不是買一個全新的手機了。
執行錯誤的根源通常是內部失調,此事即是一例。過去當智慧手機剛開始普及時,iPhone「賣新機」的商業模式與軟體的開發相輔相成。每一代的新作業系統正好可以促銷新一代的手機。舊手機跟的上最好,跟不上就算了。
然而當手機的高速成長期結束,擁有舊 iPhone 的人超過購買新 iPhone 的人。此時作業系統更新影響的人更多,但無法帶來同樣的銷售額。換言之公司沒有誘因照顧最大一群 iPhone 用戶,自然引來廣大的抱怨。
蘋果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這種失調(雖然它自己可能沒有發現)。一方面它不斷強化軟體服務的營收比重,包括 iCloud、Apple Music 等。另一方面蘋果也逐步擴大「iPhone 升級專案」(iPhone Upgrade Program,台灣沒有),讓用戶可以每年舊換新。這兩個策略的目標都是把 iPhone 由「單次買賣」轉變成長期的訂閱服務。蘋果就有誘因持續照顧老顧客了。
YouTube 簽下索尼與環球音樂
YouTube 正在加快推出付費服務的腳步。根據數位時代報導:
繼今年五月與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之一的華納音樂集團(Warner Music Group)簽訂合作協議後,歷經大約兩年的談判,索尼音樂娛樂、環球唱片也在本周傳出與 YouTube 完成協議簽署,也有消息指出 YouTube 計畫在 2018 年,與環球唱片、索尼音樂娛樂、華納音樂集團共同合資的音樂影片串流平台 Vevo 進行會談,為將要推出的「Remix」做足一切準備。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全世界最大的音樂播放服務是 YouTube。我現在也正在邊聽 YouTube 邊寫文章。
YouTube 在美國音樂串流的市佔第一。圖片來源:Tech & Media Outlook 2016
但唱片業者覺得不行。他們認為 YouTube 流量越大,他們的損失越大。
根據音樂版權組織 IFPI 估計,每一位 YouTube 用戶對於音樂產業的貢獻值不到 Spotify 用戶的 5%。今年初估計有超過 9 億的人用 YouTube 聽音樂,但唱片業只分到 5.3 億美金的廣告費。相較之下,僅有 2.12 億的付費串流用戶(例如 Spotify 用戶)卻總共貢獻了接近 40 億美金。另一個著作權組織 RIAA 則指出 YouTube 的廣告收入還不如黑膠唱片!這個現象被稱之為 YouTube 的「價值斷層」。
報導指出,YouTube 預計在今年 3 月推出音樂串流服務 Remix。這看似是業務擴張,實則更像是被唱片業逼的。全球的音樂 IP 已被上述三大唱片業者壟斷。他們自然不願意讓用戶透過 YouTube 享受免費音樂。他們也認為 YouTube 任憑使用者上傳盜版音樂或 MV,卻躲在數位著作權法中的「安全港」(safe harbor)條款而不用面對法律後果。
為了破解 YouTube 作為壟斷性平台的地位,向 YouTube 施壓,三大唱片公司合作組成了一家公司 Vevo。Vevo 是唱片業寡斷的表徵。它專門處理所有大唱片業者的 MV 的授權,代表唱片業集體與 YouTube 談判授權與廣告分潤。各位在 YouTube 上經常可以看到冠名 Vevo 的頻道或歌手。
Vevo 授權的官方 MV 常會嵌入 logo。圖:Kendrick Lamar
Vevo 的最大流量來自 YouTube,但它同時也有自己的官方網站 Vevo.com(台灣無法瀏覽),流量也不差。目的就是警告 YouTube「如果你不乖乖的,我們就把 MV 都抽走,逼觀眾來 Vevo.com 看」。
所以 YouTube 終於要推出付費的串流音樂服務。一方面從忠誠用戶身上收費;另一方面安撫唱片業者。
不過,各家串流音樂服務的基本價值都差不多,因為歌曲都來自三大唱片業者。想勝出必須有差異化的內容。例如 Apple Music 與 Amazon Music 就製作原創內容,並強調生態系的整合。YouTube 的差異化是什麼?
我想當然是音樂錄影帶(MV)了。想到 MV 就想到 YouTube,MV 貢獻了 YouTube 大量流量。無論如何 YouTube 必須鞏固 MV 的價值。不過,目前我還看不出 YouTube 的付費串流服務要如何利用 MV。MV 的目的是行銷音樂,鎖在付費牆之後也不合理。
其實今天 YouTube 尷尬的處境也是因為技術進步。Vevo 的前身即是 MTV 頻道。過去電視的 MTV 頻道盛極一時,是愛好音樂者的聚集地。到了網路時代,YouTube 拆分了電視,自然成了 MV 落腳的地方。然而 YouTube 恐怕也沒想到寬頻一日千里,使得串流 MV 變得跟串流音樂一樣快,於是造成了「開 YouTube 聽音樂」的行為模式,模糊了 MV 與音樂的界線。
我推測未來 Vevo 與 YouTube 會拉大 MV 與音樂之間的差異。例如在 MV 中插入更多「劇情」,或開發出新的 MV 的形式,甚至嵌入廣告,逼迫只想聽音樂的聽眾轉去使用付費串流服務。
由此可見音樂串流服務不好做,因為壟斷的唱片業者不會讓它們好做。但過去的狀況並非如此。在網路初期,是 mp3 下載打破了唱片行的通路壟斷,培育出 iTunes 的通路壟斷。那是科技公司壓制音樂界的時代。不久後,網路又打破了 iTunes 的通路壟斷,培育出 YouTube、Spotify、Apple Music、KKBOX 等多樣化的通路。此時經歷數次整合後的三大唱片業反而坐享其成,成為新的得利者。
是網路打破了舊有的通路,又同時不斷建立新的通路,讓交易可以變得更直接、更有效率。掌握真正核心資產的企業,例如掌握歌曲的唱片業者,終究是等來了豐厚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