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 9 分鐘
Fitbit 開啟了智慧穿戴式裝置的風潮,於 2009 年推出第一款智慧手環。當時手環甚至無法跟手機溝通,而需要把資料傳到一個與電腦連結的基地台。用戶要在 Fitbit 網站上才看得到自己的數據。
10 年後的今天,穿戴式裝置進步神速。許多不但能直接上網,更有各式各樣的垂直應用。例如 Garmin 針對航海者推出的 MARQ Captain 甚至有「人員落水標記」功能(讓我想到刻舟求劍的故事)。
Fitbit 也成長為獨角獸。只是無法應付更激烈的競爭,於上週宣布將由 Google 併購。據傳併購金額 21 億美金。根據 Google 硬體負責人 Rick Osterloh 說明:
今天我們宣布與穿戴式裝置領導品牌 Fitbit 達成併購的確切協議。
我們相信最好的科技是消失於背景之中,在每天你需要的時候協助你。穿戴式裝置,如智慧手錶與健身手環追蹤器就是這樣 — 你可以一眼瞥到下一個會議,或是從手腕的螢幕中看到每天的活動。
我們 . . . . 與 Fitbit 的專家團隊合作,並將最好的人工智慧、軟體與硬體結合,刺激穿戴式裝置的創新並且建造協助全球更多人的產品。
這起併購是獨立穿戴式裝置廠的一記警鐘。在過去 10 年內,Fitbit 的用戶一路增加,股價卻一路下跌。Fitbit 的巔峰在 2015 年 IPO 時,市值一度近百億美金。當時 CEO James Park 接受 MarketPlace 訪談,被問到:「萬一蘋果 CEO Tim Cook 提出 20 億美金要買你的公司,你會怎麼說?」
Park 回答:「唔。我們不太關心出場。我們成功的關鍵是埋頭苦幹,持續讓業務成長。」
如今 Fitbit 終究以 21 億美金賣出,只是對象不是蘋果。但說蘋果是始作俑者倒也不為過。
Google 的併購策略
穿戴式裝置真正進入主流是在蘋果發表 Apple Watch。自 2017 年後 Apple Watch 更是一騎絕塵,遙遙領先高價穿戴式裝置市場。緊跟其後的是三星、華為、小米。注意這些都是手機廠商,並且都採用自製的作業系統。
然而 Google 沒有自製穿戴式產品,僅提供開源作業系統 Wear OS。Wear OS 的市佔很低。目前最大的合作廠商是服飾品牌 Fossil,只有約 3 百萬活躍用戶,市佔率低於 5%。Fossil 也做得很吃力,逼得 Google 於今年初資助 Fossil 4 千萬美金。
如今 Google 要快速進入穿戴式裝置領域,環顧市場,會發現 Fitbit 是唯一沒有手機廠為靠山的穿戴式裝置廠。而且其以低價產品為主,總銷量最大,至今累積銷售超過 1 億支。Fitbit 說目前活躍用戶達 2,800 萬人 — 表示只有 28% 的購買者持續使用 — 但仍然遠大於 Wear OS 的用戶數。
因此,Google 併購 Fitbit 第一個目的是買用戶。
第二、第三個目的則是買工程師與智慧財產權。Fitbit 身為老牌廠商,累積了開發穿戴式裝置與管理供應鏈的知識,可以省下 Google 不少學費。這一點跟 Google 併購宏達電團隊的思維如出一轍。
第四個目的是買資料。這是最為人詬病,也是此一併購案最大的不穩定因子。
買資料的成本
Google 併購 Fitbit,自然也將取得 1 億個裝置帶來的個人資料。許多 Fitbit 用戶便抨擊「他們從未授權給 Google 使用」。為此 Google 特別在公關稿中強調會重視隱私:
. . . . 隱私與安全無比重要。. . . 如同我們的其他產品,我們會透明地說明我們收集的資料與收集的理由。我們永遠不會將個資賣給任何人。Fitbit 的健康與健身資料不會用於 Google 廣告。我們會給 Fitbit 用戶審核、移動與刪除資料的選項。
但這沒有解決兩個問題:硬體的延續性,以及資料的授權範圍。
第一,雖然 Google 允許用戶刪除資料,但刪除資料之後的裝置還有「智慧」嗎?
比如說,假設我有一個「智慧體重計」,會根據體重提出警示,例如「冬天要吃少一點喔!」結果體重計的公司轉手,交給一個我不信任的公司,導致我決定刪除資料。也自然就失去了警示功能。那我可不可以申請退費 — 因為體重計變得不「智慧」了?
當硬體需要資料才能發揮功能,而取得資料的代價是提出「信任資本」;那麼換成一個沒有信任資本的賣方是否算是一種「偷工減料」?
第二,用戶授權 Fitbit 使用資料的範圍,等於 Google 的使用方式嗎?
Google 的敏感性資料
Google 強調其「不會將個資賣給任何人」、「不會用 Fitbit 的資料用於 Google 廣告」。這是實話。資料是寶貴的資產,Google 當然不會賣給任何人。
但 Google 整理資料之後賣的是另外兩樣東西:用戶定位,以及用戶洞見。也就是用戶的喜好以及出沒位置。就像徵信社賣的不是追蹤對象的「流水帳」,而是指出「你要抓到他,就要在幾點幾分出現在 XX 旅館門口」。
同樣的,人們擔心的不是 Google 販售資料或是直接用資料下廣告,而是擔心 Google 靠資料(讓第三方)能更輕鬆的控制人。
這是 Google 核心商業模式所帶來的衝突,不是硬體部門所能夠解決。事實上我也不確定資料已有如此強大的價值。不過正好美國多數州聯合宣布將針對 Google 進行反競爭調查,讓 Google 此時併購另一家「資料」公司顯得格外敏感。
為何穿戴式裝置趨於整併
從「資料集中」回頭看,也可以一併回答兩個問題:
- 為何穿戴式裝置市場趨於整併?
- 為何繼蘋果之後,Google、亞馬遜、臉書、微軟都要做硬體?
原因是手錶有了「智慧」之後,就成為一種軟體驅動,不斷進步的產品。而要不斷進步,就必須不斷投資,特別是投資開發作業系統與晶片。這兩樣都需要巨大的前置成本,因此都有規模經濟。使得廠商的規模門檻越來越高,出貨低的小廠商不是被淘汰,就是被併購。
在消費者端,這代表產品不斷地集中。因此通路(distribution)成本 — 掌握顧客的成本 — 也不斷提高。在 2009 年穿戴式裝置新創只要在 Kickstarter 上登高一呼,就能預售一個不錯的量。但現在除了電商平台之外,還要在通訊行、3C 通路以及眾多國家同時銷售,才能達到基本門檻。
失去通路是 B2C 公司的一大危機,因此無不直接投身銷售。例如 Google 在穿戴式市場的危機感就非常迫切。Google 的 Wear OS 市佔低,而且其他用戶的運動資料都存在第三方 app 中,無法用 Google 搜尋。Google 既沒有通路,也得不到用戶資料。它迫切需要一個突破口。
同理,亞馬遜做智慧音箱、Google 做居家監控、微軟做筆電、臉書做視訊裝置,都是想靠硬體直接掌握用戶。就像電商紛紛「由雲下地」,開起實體店;軟體公司也做起硬體,在實體世界爭取空間。
新創只有短暫的領先機會 — 從新市場打開到進入整合期的短時間內,新創就必須建立系統性優勢。現在看來 Tesla 在汽車領域有機會,但 Fitbit 在穿戴式裝置很難。或許穿戴式裝置與手機難以分開,終究無法逃出手機的「地心引力」,成為手機生態圈的一部分。
Garmin 是特例?
不過,另一家與台灣關係緊密的企業 — Garmin — 卻似乎逃脫了地心引力?Garmin 是穿戴式裝置領導廠商,廣受專業運動人士喜愛,市值更達 180 億美金。但 Garmin 不隸屬於手機大廠。Garmin 是如何辦到的?
靠垂直整合與高價市場。如本文一開頭舉例的 MARQ Captain 手錶,就是 Garmin 針對專業航海人士,提供整合硬體、作業系統、app 以及實體服務的垂直產品。垂直鑽研可以做出差異化,而高價則能避開比賽規模的價格競爭。
我看了一下 Garmin 目前的穿戴式商品,從低價位的「vivofit Jr. 小童手環」(2,990 台幣)到高價位的 MARQ Driver(92,000 台幣)都有,顯現很大的市場空間。接下來隨著大廠投入,平均價格會進一步降低 — 畢竟 Google、亞馬遜根本志不在從硬體賺錢。這會擴大穿戴式裝置的使用基數,但也會壓縮 Garmin 在平價市場的空間。Garmin 恐怕會往更高階、更昂貴的方向走 — 挑戰勞力士?
有一次我經過一家瑞士名錶的櫃檯,指著一個航海錶問:「到底有多少人真的 . . . ?」話還沒說完,店員就回答:「沒有!台灣沒有人真的是為了航海買的!」想想也是。真正的航海員應該會要「人員落水標記」功能吧。
蘋果領先高價市場,Google 切入平價市場,Garmin 專注多種垂直應用 — 穿戴式裝置才將進入快速成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