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2019 / 公開文章 / 文章 / 評析

書的演化 — 從電子書、閱讀器到有聲書

閱讀時間 8 分鐘

我有「高低肩」,左邊肩膀比右邊高一些。我一直認為是國中與高中時的書包太重,又只能單肩背,導致長年累積出的症狀。夏天放學搭公車時,真的會怨恨為何沒有一種裝置能裝進所有的參考書。

數十年過去,這種裝置仍沒出現。學生的背包仍然沈重。只是至少是雙肩背包?

不過可喜的是電子書持續發展,稍微減輕一些行囊重量。近年台灣自製的電子書閱讀器(e-reader)也站穩腳跟,以台灣城邦出版社所投資的讀墨(Readmoo)電子書平台成績最突出。讀墨最近公開了第三代電子書閱讀器,根據 Technews 報導:

結合手寫筆記功能的台日混血 10.3 吋電子書閱讀器「mooInk Pro」 . . . 正式亮相。

. . . . 今年是 Readmoo 連續第三年推出新一代電子書閱讀器。新機 mooInk Pro 是附有手寫筆和筆記功能的 10.3 吋電子紙平板(ePaper Tablet),螢幕採用無背光 E Ink Carta 軟性電子紙顯示面板,可視範圍大、重量也只有 240 克,厚度僅約兩枚 1 元硬幣厚,既纖薄又輕便好攜帶,而且結合電子書閱讀器電子筆記本兩大核心功能,大大提升實用性。

圖:讀墨

mooInk Pro 定價 15,800 元台幣,應是國內最貴的自製電子書閱讀器。我沒用過,無法判斷好壞,也沒有接受業配。但我肯定讀墨長期針對國內市場研發,推出有差異化的產品。(我有第一代 mooInk 以及 Kindle PaperWhite)

沒有人看好台灣電子書

2017 年讀墨首次群眾募資時,應該很少人看好台灣自製的閱讀器。當時亞馬遜的 Kindle 已經推出 10 年,Kobo 也已被日本樂天併購了 5 年。電子書在台灣卻始終沒有起色。許多人放棄等待,轉而期待上述兩家國際平台進入台灣,「拯救」台灣的電子書。

為何台灣電子書做不起來?沒有明確的理由。最常見的說法是台灣市場太小:廣義的繁體中文人口約 5 千萬人,遠小於英文、日文市場。另外,台灣人讀書與買書的頻率也低於前述國家,總市場就較小。

至於為何沒有自製閱讀器?有一個原因是做硬體一開始會虧錢。亞馬遜、樂天虧得起,台灣廠商虧得起嗎?

再者,亞馬遜、樂天都是平台,在做電子書之前就已經與出版社有合作關係。但讀墨從零做起,直接切入電子書。其他出版社願意信任嗎?我在分析 Kindle 時曾提到:

. . . . 亞馬遜的核心設計能力是不斷降低購物的摩擦力。而 Kindle 是最佳例子。在 Kindle 問世之前,亞馬遜已是美國最大的紙本書商;紙本書惠 Bezos 良多。但他仍然看到買書的過程充滿摩擦力,包括運書、退書等環節。而同時,他也看到音樂產業被網路顛覆,書恐怕也岌岌可危。

亞馬遜從銷售紙本書起家,替代的是書店,一開始不會威脅到出版社。此外,亞馬遜提出「數位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技術,拍胸脯保證能遏止盜版。這對眼見音樂產業被 mp3 打得落花流水而深感恐懼的出版社,是救命的稻草。因此出版社紛紛加入 Kindle。

相反的,台灣書市較小,出版業也較小;讀墨卻能一步步做出電子書平台與閱讀器,可說是跌破眾人眼鏡了。這只能歸因於決心。

讀墨的獨立性

其實台灣最適合做電子書閱讀器的是博客來。博客來是電商平台,也是最大的紙本書通路。真要號召所有台灣出版社一起創造生態圈,應該不作第二人想。

然而博客來直到 2017 年才推出電子書 app,並遭詬病介面設計不佳,好像「只是把網頁版包成一個 app」。至今也沒有推出硬體閱讀器。為何博客來沒有跟隨亞馬遜與樂天的腳步?

我只能猜測是硬體業的前期投資令博客來卻步。再加上博客來選擇「誠品模式」,橫向擴大平台上的產品類別,用書做為吸引流量的引擎,就沒有花力氣深化閱讀體驗。當書只是平台上銷售的眾多產品之一,博客來自然會趨向導引用戶到網站上閱讀,希望能增加銷售。

由此更可以看出讀墨的不易。讀墨於 2012 年創造電子書平台,再於 2017 年推出閱讀器,必須從零教育市場,以及說服出版社加入。可以想見初期的虧損考驗經營者的決心。

現在讀墨似乎走過了最黑暗的幽谷。其去年底完成募資 1.2 億台幣,預估今年電子書營收破億元。並帶動台灣電子書有望成長至整體書市的 8% ~10%。這會提高出版社推出電子書的意願,進一步普及電子書與閱讀器。

不過市場成長也會吸引競爭者。今年 Kindle 推出繁體電子書城,Kobo 也在台灣加強推廣;台灣電子書市場一時之間分外熱鬧。不過這兩家不算是全心投入台灣市場,比較像是國際通用的產品針對台灣做稍許的本地化。讀墨的防禦方式是持續針對本地需求做出差異化,例如提供多種字體、直排呈列,以及持續增加繁體中文書等。

而我覺得這一代 mooInk Pro 最有趣的部分,是不再自限於「書」的概念,而是擴大了閱讀器的價值。

「書」的概念轉變

過去許多人爭辯紙本書好還是電子書好。答案是都好。兩者適合不同的情境,不會完全替代。

這就像問「Apple Watch 是否會取代機械錶」是問錯問題了。 Apple Watch 的終點不是替代錶,而是成為智慧助理。閱讀器的終點也不是替代紙本書,而是要找出新的可能性。

這一次 mooInk Pro 增加筆記功能,就是重新定位閱讀器。其不再與「紙本書」對照,而是與「紙本書+筆記本」對照。閱讀器拆分了紙本書與筆記本的部分功能,融合、延伸,成為一種新的工具。

反過來說,傳統的「書」的概念也在鬆動中。許多知識份子抱怨「現代人都不閱讀了」,我不同意。今日一般人的閱讀量遠勝過去,只是閱讀的是臉書、Google、部落格、email。過去只有少數菁英可以讀完《羅馬帝國興亡史》,現在大部分人都對中美貿易戰、亞馬遜大火、自動駕駛與央行政策「略懂略懂」。一代真的比一代差嗎?

說到底,書是一種傳遞結構化資訊的工具。但要傳遞結構化資訊不一定要靠書。也可以透過線上課程、YouTube 影片、部落格文章,甚至是 podcast。閱讀器作為一種新工具,就不該自限於過去的形式。

甚至,閱讀器也不一定只是呈現文字啊。亞馬遜上週就因此被告。根據臺灣新浪網報導:

亞馬遜現在正被美國頂級出版商協會(AAP)的 7 家出版巨頭起訴。

起訴的原因是,亞馬遜計劃在旗下有聲讀物公司 Audible 上,推出名為「Audible Captions」的功能,它讓你在聽亞馬遜的有聲讀物時,還能看屏幕上同步音頻的文字。

問題就出在了這裡:亞馬遜只有權出售有聲讀物,但是和聲音匹配的字幕,是亞馬遜的 AI 轉錄而成的,它並沒有購買版權。

. . . . 亞馬遜不同意違權的說法,表示「有聲讀物不是一本書,也從未打算成為一本書。」

因為兩者關鍵的區別就是有聲讀物無法翻頁,用戶必須等待每一行文本在他們收聽時生成。

亞馬遜取得有聲書的授權,但用人工智慧自動根據聲音產生字幕(speech to text)。這算一種書嗎?

亞馬遜認為不算。亞馬遜認為一頁一頁翻的文字才算書。字幕只是偶爾協助用戶理解,就像我看 YouTube 上的外國影片也會打開字幕。字幕不能單獨輸出,因此也不會傷害紙本書的銷量。

但出版社認為只要是用文字表達概念,就算是同一本書,需要額外取得授權。有趣的是正好 10 年前,出版社同樣聯合起來控告亞馬遜,但那一次是控告「自動語音口述文章」(text to speech)的功能侵犯了出版社的權利。

身為 podcast 創作者,我倒是很需要自動產生字幕的功能。這也說明了在閱讀器演化的同時,「書」的概念也在轉變。未來人們會依據習慣選擇紙本、電子、有聲或是互動「書」。未來的閱讀器也會不斷發展,甚至能文字與聲音互換,當然也可以註記、分享、討論等。閱讀器不會完全替代紙本書,而會更適合新型的「讀書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