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
2021 / 公開文章 / 年份 / 形式 / 文章 / 評析

蘋果 2021 春 — Podcast 大戰|家庭信用卡|AirTag 全球網路|超薄 iMac

閱讀時間 12 分鐘

蘋果 2021 春季發表會落幕。有許多值得注意的新策略。我挑四個產品討論。

Podcast 大戰

蘋果冷落 podcast 15 年後,終於動起來,推出大改版。除了用戶端的眾多更新之外,大家最關注蘋果付費訂閱功能。根據數位時代報導:

近年深受消費者喜愛的音訊內容 Apple Podcasts,不僅將更新使用者介面,讓用戶更容易找查、收藏、管理喜愛的內容,蘋果同時也宣布將開放 Apple Podcasts 訂閱功能,讓付費會員可以獲得無廣告的內容,或是享有優先聆聽或會員獨享的內容,同時也協助創作者加速內容變現。

島讀會員應該不意外蘋果會先推出訂閱制。訂閱制符合蘋果「厭惡」廣告的形象,也符合其擴大服務(service)營收的大方向。下一個問題是:接下來 podcast 領域將如何發展?

目前聲音經濟主要有「三大一小」。三大為 Spotify、蘋果、臉書,一小是 Clubhouse(以及眾多區域性的致敬者)。

這四家企業可以根據兩條軸線,劃分成兩大競爭戰場。蘋果與 Spotify 競爭的是個人聽的預錄(recorded)內容,包括音樂與 podcast。兩者的差別是 Spotify 將音樂與 podcast 整合在一個 app 中,並且同時賺廣告與訂閱費。而蘋果則分成兩個 app — Apple Music 與 Apple Podcasts — 並只有訂閱營收。

而臉書與 Clubhouse 則是在競爭即時(live)社交內容。臉書最近預告將推出聲音產品,其中兩項圍繞社交場景(INSIDE):

. . . . Live Audio Rooms,可以讓使用者們組房間聊天或是在旁聆聽,但是 Facebook 表示 Live Audio Rooms 還具備錄音保留功能,講完可以直接變成 Podcast 節目 . . .

最後則是 Soundbites 功能,官方形容這是一種簡短、富有創意的聲音剪輯功能,適合用來表達軼事、笑話、靈感、詩詞,乍看之下就非常像聲音版的抖音短影音功能。

Soundbite 是一種「語音片段」。臉書想把聲音轉化成類似臉書貼文的「短」內容,讓用戶在平台上可以「滑」各種短語音,就像抖音一樣。而 Live Audio Rooms 是把即時聊天轉化成錄音檔,同樣是社交應用。

在四個平台之中,蘋果與 Clubhouse 的概念最單純:前者專心做預錄內容,後者專心做即時語音。單純代表介面直覺,因此最安全;但也最沒有爆發力。蘋果就是收訂閱分潤。而 Clubhouse 推出打賞制,看起來要走向由「網紅」帶動人氣的策略,更類似 OnlyFans

Spotify 與臉書則有各自的問題。Spotify 把 podcast 與音樂混在一起,但兩者的使用情境非常不同。聽音樂是休閒、放鬆,是情感性的;而聽 podcast 是吸收資訊、學習,是知識性的。合在一起反而互為干擾。若 Spotify 能明確區分兩種用戶,那麼其包含廣告與訂閱的混和模式會有很大潛力。

我最不看好的是臉書。臉書混和文字與聲音 — 不僅使用情境不同,連使用的感官都不同。會讓用戶更不知所錯 — 我該帶耳機嗎?該把聲音打開嗎?


Apple Card Family 家庭信用卡

另一個值得討論的新產品是 Apple Card Family。根據 T 客邦報導:

今天新推出的 Apple Card Family 制度可以讓家庭共享群組中的人一起共享 Apple Card 的信用額度,最多可以將五個人加到 Apple Card 帳戶中(須年滿 13 歲)。而且如果是符合資格的成年使用者,還可以合併信用額度,在帳單中也可以透明化的看到雙方的支出。

Apple Card 是蘋果與高盛(Goldman Sachs)合作推出的信用卡。2019 年推出時僅限個人使用。但推出沒多久就爆發爭議,傳出同一家的男生的信用額度遠高於女生。高盛調查之後也摸不著頭緒,說:「我們也不知道為何會這樣。我們根本沒有蒐集性別資料。」於是遭到紐約監管機構調查。

上個月調查結果出爐,證明高盛(與蘋果)的清白。原因不是高盛歧視女性,而是演算法採計的資料自然會低估女性的信用。這種偏見(bias)隱藏於演算法之中,不是 Apple Card 獨有。只是因為 Apple Card 申請方便,一次有許多人一起申請,此一問題才爆發。調查單位最後抨擊整個信用卡產業缺乏進步

雖然我們沒有發現違背公平放貸的情形,但我們要提醒在《公平信貸機會法》(Equal Credit Opportunity Act)通過了 50 年之後,信用的取得仍然不公平。我們應更廣泛地討論如何促進平等的信用權限。

今天蘋果推出 Apple Card Family,便是要改善此一陋習。由於蘋果擁有更詳細、即時的用戶資料,可以確認用戶是否為配偶,是否住在同一地點、使用同一帳單地址與 IP 地址等。蘋果能確認「配偶」或「同居」關係,進而整合雙方的信用資料,校正傳統的演算法。

我稱此一趨勢為「資料吞食金融」。許多金融行為本質上是「資料」與「資本」的交易,例如:

  1. 貸款:「我是否值得信任」的資料 ↔ 「貸款」
  2. 募資:「我是否能創造價值」的資料 ↔ 「投資」
  3. 保險:「我是否有風險」的資料 ↔「保費」

上述箭頭的右邊由金融機構掌握,但箭頭的左邊逐漸落入科技公司手中。科技公司掌握的資料越多,未來在此一交易中就越有主導權。


AirTag 全球網路

另一個受矚目的新產品是 AirTag 追蹤器。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

. . . . AirTag 亮相,有著就像吊飾一樣的小巧圓形設計,搭配稍早更新的「尋找」功能,讓使用者再也不怕找不到鑰匙、錢包、背包等重要物品了!

. . . . 掛在任何重要物品上。之後只需透過尋找 App 就能隨時檢視物品的位置,並且透過內建的揚聲器播放聲音,幫助快速辨識 . . . .

AirTag 也配備了幫助空間感知的 U1 晶片,搭配 iPhone 11 和 iPhone 12 使用,可以更精準地找到 AirTag 在範圍內的距離和方向,透過手機螢幕幫你「導航」到 AirTag 的位置。

上圖,AirTag 是一個會發出聲音的金屬圓片,可掛在鑰匙、錢包或寵物身上。也可以掛在小孩身上?當錢包遺失,可以從手機內的「尋找」(Find My)app「呼叫」。若 AirTag 在 iPhone 的藍牙範圍之內,它就會逼逼叫。如果不在藍牙的範圍之內,用戶也有很大機率定位 AirTag 的位置。

怎麼做到?這包含三大技術。第一個是藍牙。AirTag 的藍牙會持續在背景發出訊號。

第二個是 U1 晶片,其使用超寬頻(Ultra Wideband)技術,我曾在討論 iPhone 11 時介紹過。U1 類似藍牙,但傳送距離較短,可是精準度更高,而且可以提供距離方向資訊。如果 AirTag 落在手機的 U1 傳送距離之內,用戶就可以精確的跟著手機的指向搜尋(如下圖)。第三個技術是「尋找」網路(Find My Network)。這包含所有能在背景發送藍牙訊號的蘋果裝置,包括 iPhone、iPad、Mac 等,全體一齊構成一個近 10 億裝置的全球監控網路。這個網路會掃描藍牙,找到遺失的 AirTag 裝置時發出訊號。訊號本身是加密且匿名的,因此失主(與蘋果)不知道是誰發出確認訊號,但可以鎖定失物本身。當然如果 AirTag 遺落在周遭沒有蘋果裝置的地方,就沒輒了。AirTag 顯現了蘋果埋藏已久的伏筆,那就是全球所有的蘋果裝置。它們共同形成一個電腦網路。今天蘋果只用此全球網路來定位,未來有沒有可能做其他用途,例如運算、資料交換、連網?是否可能用在智慧汽車、擴增實境、智慧城市或物聯網?


超薄 iMac

最後來討論蘋果的起點:桌上型電腦。蘋果將新一代 M1 晶片放進 iMac,不僅提升了效能、降低噪音,同時也帶來令人驚嘆的工業設計。根據 iThome 報導:

蘋果本周所發表的、配備 M1 的 iMac 為 24 吋的版本 . . . 採用的是 4.5K Retina 顯示器,具備 1,130 萬畫素與 500 尼特的亮度,新一代的 24 吋 iMac 不僅螢幕更輕薄了,而且蘋果一口氣推出綠、黃、橘、粉、紫、藍、銀共 7 種顏色,讓使用者的桌面更清爽也更繽紛。

從背面看起來格外賞心悅目(蘋果官網,以下同):除了久違的繽紛色彩之外,新 iMac 的最大特色是極薄,僅 1.15 公分厚。也更輕 — 24 吋 iMac 比上一代的 21.5 吋 iMac 更輕!蘋果多次提到,iMac 的設計理念是「讓電腦消失」(to make the computer disappear)。

要做到如此之薄,同樣需要集合多項工程技術。首先,採用 M1 晶片大幅降低主機板與散熱系統的體積。其次,蘋果捨棄較「厚」的 USB Type-A 接口,改為 Type-C。此外,3.5 mm 耳機孔被移到側邊,也可以降低厚度。

同時蘋果拿掉電池,完全由後端的電源線供電(參考上圖)。並把喇叭、晶片組、散熱系統等都移到螢幕下方的「下巴」處。最後,將乙太網路接口(ethernet)移至地上的充電器,更是神來一筆(如下圖)。結果就創造了一個極輕、極薄、極安靜,除了電源之外幾乎沒有固定外接線的桌上型電腦。非常好看,但也不禁讓人想問:為何桌上型電腦要追求輕薄,一般人又不會常常把它帶著走?

我也不確定。但我可以歸納的是 iMac 的硬體與設計哲學都越來越像 iPad 與 iPhone。連顏色多樣化也如出一轍!而且攤開蘋果採用 M1 晶片的產品線,會發現以下產品的 CPU、GPU、硬碟與記憶體配置完全相同:

  • Mac mini:699 美元
  • iPad Pro:799 美元
  • MacBook Air:999 美元
  • MacBook Pro:1299 美元
  • iMac:1299 美元

換言之,以上五台裝置基本上是同一個「電腦」,只差在機殼大小、面板尺寸,以及用觸控還是鍵盤。

統一產品核心硬體有至少三個好處。供應鏈易於管理,硬體開發有規模經濟,以及我推測未來軟體也會朝向統一平台,讓開發者可以「一次」為所有蘋果裝置開發程式。這種策略很符合 Tim Cook 出身供應鏈管理的背景,或許可以稱之為「庫克主義」。

過去大家都知道蘋果擅長軟硬整合與供應鏈管理。本次發表會展現了蘋果一系列新的優勢,包括掌握用戶資訊(Apple Card)、掌握用戶耳朵(Podcast)、掌握全球蘋果裝置構成的電腦網路,以及整齊統一的核心硬體。蘋果用戶越來越難離開生態圈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