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訂閱制名存實亡,不讓人意外但讓人感嘆。訂閱與廣告支撐媒體的價值不同,因此差異化策略也不同。更重要的問題是深度調查報導如何存活?
澳洲政府設立網路平台行為準則,要求 Google 與臉書付費給媒體。法國政府則是重提「連結稅」,要求 Google 在連結媒體時付費。兩者的出發點很好,但手段錯誤,而且沒有顧慮到最重要的角色的心情。
疫情衝擊媒體,但結果大不相同。有些媒體多了流量少了廣告。有些少了聽眾但多了開發者。還有些公司逐步切割硬體事業。
2019 年最「熱」的媒體,正是近年隨著無線耳機以及 podcast 而快速竄起的媒體:聲音。在你耳機中的輕聲細語,卻更深刻的改變個人,以及整個社會。
聲音比文字更容易吸收,不是因為聲音的資訊密度比較低 — 正好相反。聲音傳遞更完整的資訊,連結人類最原始的感受迴路,因此擁有更強大的感染力。
36 氪完成上市,但無法證明媒體不只是媒體。全錄提出併購惠普,要克服股東對短期投資報酬率的計較。Garmin 財報亮眼,關鍵是正視小眾。
Google 硬體發表會透露了兩種潛在的商業模式,能與整體策略更好地搭配。馬克佐伯格對美國政治人物喊話,卻反而點出臉書對於權力結構的顛覆性。
健身成為網路時代人們自我實現的途徑。兩家健身新創 Peloton 與 Zwift 用不同的角度切入,解放了「居家健身」巨大的市場潛力,讓「下雨了」不再是不運動的藉口。
網路女王 Mary Meeker 發表最新網路趨勢報告。本文討論其中三個亮點:實體零售、媒體以及後文字時代。
高通正式敗訴,衝擊整個手機產業鏈的生態。穩定幣最大的風險不是儲備金不足,而是不穩定。「美的好朋友」爆發爭議,核心是低估媒體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