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2020 / 公開文章 / 文章 / 評析

防疫需要的東西:物資、尊嚴與反脆弱

閱讀時間 9 分鐘

我們需要什麼東西

最近應該許多人都在想同一個問題:「還要買什麼東西?」好不容易買到口罩、酒精、衛生紙,接下來還缺哪些物資?萬一大難來臨,怎麼準備才周全?

這問題不好回答,因為現在看不清狀況會如何發展。是要擔憂暫時的缺貨,還是整個社會癱瘓?市面上有許多「末日情境」(doomsday)類指南,解釋如何準備避難包或是囤積物資。但這類書通常沒有討論為何社會發生失能,以及脆弱的環節在哪裡。

而軟體工程師 Vinay Gupta 提出了「六種死亡方法」(six ways to die)架構,用來檢視社會的穩定性,我覺得是比較系統性的思維。Gupta 是一個關注系統韌性(resilliency)軟體工程師。他設計難民營帳篷、協助國家制定能源與災難防治政策,也創辦區塊鏈公司。

他指出人死亡的六大原因分別是受傷、過熱、寒冷、飢餓、口渴與生病。為了不要死,人們建立了不同的供應鏈來解決這些需求。可以用下圖示範:

圖:Mattereum(pdf)(島讀翻譯)

上圖劃分成 6 大死因。從個人為核心出發,由內至外分成多個同心圓,分別代表個人、家庭、城市、國家等社會層次。

由圖可以看出,個人所需要的物資,都需要更大層級的設施支援。比如說人為了免於寒冷需要暖氣機。而暖氣機需要電力。電力來自發電廠。發電廠則可能仰賴進口的煤炭。每一條供應鏈就像是一條血管,輸送物資的核心的個人。

如果只看個人層次,可以拆解出必要的物資包括:

  1. 讓你不會餓的東西:蛋白質、澱粉、青菜等
  2. 讓你不會渴的東西:水
  3. 讓你不會冷的東西:衣服、電力、瓦斯等
  4. 讓你不會熱的東西:冷氣(電力)— 不過台灣大概不會熱死
  5. 讓你不會生病的東西:藥品、肥皂、口罩、酒精
  6. 讓你不會受傷的東西:防身用具(槍?)、緊急救護包、手電筒等

在已開發國家中,一般家庭需要的種種產品與服務,都可以溯源到更大層級的基礎設施,一直到國際市場。例如台灣的石油、棉花、農產品、金屬、肉品等,許多都仰賴進口。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囤積物資只有短期的用處。更關鍵的是支援物資的「動脈」必須健全。若動脈損傷,那麼囤積的物資總有一天會耗盡。

組織與基礎建設

要讓動脈持續運轉,需要有組織營運。而組織除了需要人,還需要四樣東西(同樣根據 Gupta 的模型(pdf)):

  1. 通訊(communication)
  2. 場地(space)
  3. 運輸(transportation)
  4. 共享資源(resource)

比如說醫院除了需要醫生,還需要醫生之間能互相聯絡,有病房,調動醫生的運輸工具,以及可以取得的酒精、針筒、防護衣等。如果醫院的網路壞掉,醫院就無法運作,病人就看不到病了。

平常組織運轉良好,源源不絕的將物資送到我們身邊。這一套體系可稱之為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好的基礎設施像是隱形了一般,讓人忘了它的存在。我們只知道開水龍頭有水,開手機有網路,進醫院有醫生;卻不會意識到背後複雜的運作。

然而此次武漢肺炎卻暴露了現代基礎設施的兩大弱點:集中化

人是脆弱環節

在現代高效的基礎設施中,最脆弱的環節是人。但病毒攻擊的就是人。

不論是 Uber、富士康或是鬍鬚張滷肉飯,都需要人銜接軟體與硬體,才能提供服務。是人開車、裝配手機,以及做菜。

但過去人被歸類至成本部門,是一種「不得不」存在的「零件」。組織努力讓人變得可替代,也盡量壓低人的成本。他們的工作條件差,也缺乏保障。

直到病毒到來,凸顯了人是最脆弱(fragile)的環節,因此也就成為最具有保護價值的環節。這裡的脆弱不是指個性軟弱,而是指一旦故障會拖累整個系統。

當疫情來襲,人們躲到家中,就仰賴網購遞送來取得生活必需品。亞馬遜在三月有一個衛生紙品牌的訂單暴漲 944%!遞送員的需求暴漲,同時遞送員的風險也暴漲。遞送員是高風險的潛在病毒載體,因為只有他穿梭於不同社區之間,如蜜蜂從一個花叢飛向另一個。

遞送員的需求增加,風險也增加,使得過去的報酬顯得太低。同樣的,醫師與護理師的需求與風險都提高,但報酬尚未對應的上漲。遲早這些人無法只靠責任感堅持下去。他們會離開,或是降低工作標準。例如遞送員來不及洗手、司機忘了消毒,或是超市的打包員沒有戴口罩。

過去被忽視的人,現在成為維持社會運轉的關鍵,抗疫的第一線士兵。但我們卻壓低他們的薪水。我預測接下來人員的報酬會大幅提高,其工作標準也會隨之提高。例如亞馬遜宣布招募 10 萬名倉儲與遞送員,同時調高時薪。他們會有更高的地位,獲得真正的尊重。

集中的脆弱

同時,亞馬遜也宣布因為訂單暴增,人力不足,因此將暫停遞送非必要商品,優先遞送家用與醫療物資。這凸顯了基礎設施的另一個問題:集中化(centralization)。

我們熟悉的基礎設施如水、電、瓦斯、網路,以及遞送,都趨於集中化。那是因為基礎建設的前期成本高(建電廠、蓋電塔),但基本交易單位低(一度電 3 元)。因此由一家建設比較能快一點回收成本。

集中化的優點是效率高,可以一個流程緊接著一個流程,發揮最大產能。但代價是脆弱。當亞馬遜無法負荷,也沒有替代平台接手,就沒有人能買到東西。全球的口罩原本都仰賴中國 — 因為集中在中國製造的效率較高 — 但當中國停止出口,台灣就缺貨了。

未來更多人會投資創造反脆弱(anti-fragility)。反脆弱是由對沖基金投資人 Nassim Nicholas Taleb 在同名的書中所提出。他指出脆弱的相反不是堅硬(robust),而是反脆弱。脆弱的東西害怕衝擊(disruption)。堅硬的東西不在乎衝擊。而反脆弱則是歡迎衝擊。

他舉例,許多郵件包裹上面會貼「脆弱,小心輕放」的貼紙。裡面可能裝的是玻璃杯,很怕劇烈搖晃。這是脆弱。

如果裡面裝顆保齡球,大概就不在乎搖晃。這是堅硬。

而反脆弱的東西則是會在包裹上貼「請多多搖晃」— 反脆弱歡迎衝擊,因為衝擊能讓它更好。

還是很難想像嗎?其實病毒就是一種反脆弱的物種。病毒本身沒有特別要去的目的地,或是什麼人生目標。它的行為取決於受到什麼刺激。越多刺激,它反而越能反應,越能調整行為。因此刺激幫助它作出決定。

「市場」也是反脆弱的。一個市場若沒有新資訊,就會死亡 — 失去市場存在的必要。每一個新資訊都會讓市場反應,使得市場更健全。

回到反脆弱的基礎設施,它大致會是去中心化、互相獨立、即時反應的。例如一個電網串接許多小型發電廠,每一個發電廠都只針對電網的即時供需做反應,而沒有長期的統一命令。任何一個電廠故障都不會造成重大傷害。

反脆弱的缺點是效率差,整體成本高。因為有許多重複行為。就像台灣自產口罩,成本肯定比在中國製造高,但卻提高了台灣的反脆弱性。

台灣的反脆弱

台灣此次防疫至今進退有序,我覺得其中一個原因是台灣社會也相對的「反脆弱」。一個反脆弱的組織就像病毒一樣,要能即時回應刺激、多方面同時調整;因此必然是由下往上(bottom up)的決策鏈,包含許多平行的小反饋圈(feedback loop),做出許多小的決定。最終再匯集成大的調整。

而台灣社會就有無數的小反饋圈。有無數的 LINE 群組與臉書社團,以及遍佈各鄉鎮的醫療院所。因此病人與醫生之間有不斷的回饋,社區與社區之間有循環的回饋,人民與政府之間也保持著相當迅速的回饋。當收到任何新資訊,整個社會冒出許多的小反應、小決策,再回頭影響政府的政策。

相較之下,某些國家採取由上而下的指揮方式,就顯得笨重而遲鈍。昨天分析的英國「群體免疫」政策更可說是「由上而下」制定政策的糟糕案例。

接下來我想台灣仍然會一波波的搶貨,一波波的缺物資。但只要基礎設施穩固,組織運轉順利,最終物資都能補上。我們最需要保護的其實是維持社區間的聯繫,以及社會與政府的緊密配合。越多自發性的合作,越多守望相助,台灣會越強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