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一個預測未來的簡單方法

前言

大家好,我是有物報告創辦人周欽華。有物報告回來了!

改版後的有物採「免費+付費會員」制。原本招牌的商業策略分析,每週仍會有一篇免費公開給所有讀者。對想要更多策略分析的讀者,我們額外提供 Key Points 科技策略電子報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新的商業模式希望能讓有物這種小眾媒體走得更遠、更專精。我們會繼續提供原創的商業策略分析。如果你覺得有收穫,請介紹朋友們來此訂閱。

公開文章會在週一寄送。以下是本週的公開文章。

正文

要辨認未來 20 年的科技趨勢,有一個方法很容易,就是問:

什麼東西是建立在「沒有人有智慧型手機」的假設上?

換句話說,現在有哪些東西的設計、構造、運轉方式,是奠基在一個「不是每個人都有智慧型手機」的世界?

目前全世界約有 20 億台智慧型手機。預計 2020 年40 億人將擁有智慧型手機,差不多是所有人了(到時我終於寫「手機」時前面不用加「智慧型」)。相比起來,全世界的電腦(PC)也才約 16 億台。


資料來源:a16z

智慧型手機量大,是因為便宜。而且其運算效率強大,具備網路、相機、信用卡、GPS 等遠超過過去超級電腦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人們將這些智慧型手機隨身攜帶,無時無刻的使用。因此,所有誕生於「不是每個人都有智慧型手機」的世界的東西,都將隨著人手一台超級電腦而受到衝擊、顛覆。

奠基於過去假設的事物

計程車

哪些東西源自於過去的世界呢?比如說,計程車就是奠基在「不是每個人都有智慧型手機」的假設上。乘客要叫車,必須打電話給車行,由車行中央派車,司機才能開車到乘客的地址。

如今假設改變了,因此我們可以預測計程車產業將大幅的改變。當所有人 — 包括司機以及乘客 — 都擁有智慧型手機時,乘客可以直接發送所在位置,不需要透過車行。司機也可以對乘客發送自己的位置,讓乘客準確的預測上車時間。

其次,付費可以經由手機內儲存的信用卡支付,不需要現金。再其次,手機可以記錄搭車資訊,加速招車。乘客還可以分享行車資訊,提高安全性。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在新的假設上的行為。

報紙

報紙也是奠基在「不是每個人都有智慧型手機」的假設上 — 所以才需要印在紙上。如今,當每個人都可以從手機閱讀時,報紙便受到重大衝擊。於是報紙由唯一的、最權威的新聞通路,轉變成眾多新聞通路中最慢的一個。

而原本由報紙負責提供的眾多資訊,包括天氣、電影時刻、社區活動、二手商品買賣、餐廳介紹、股票行情等,也都拆解後被不同的手機服務取代。當我需要決定要不要帶傘時,我不看報紙;而會使用能自動偵測我位置的 App。

Weather_App

圖片來源:周欽華

學校

學校,也建立在「不是每個人都有智慧型手機」的假設上。結果,學生們必須聚集在同一個教室,同時聆聽老師的授課,然後一學期寫兩次考卷,才能領到同一個學位。因此學校需要教室(同步的上課時間)、宿舍(紓解通勤)、學期(拉齊教授與學生的上班時間)等設計。

如果每個人都買得起超級電腦,也就是智慧型手機呢?那麼只有團隊討論課需要在教室內進行,一般的傳授都可以遠距、或是自選時間上課。同時,教材、考試的設計都可以改變,不一定要僵化的塗多選題格子。甚至,拿掉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誰說大學一定要 4 年?誰說哈佛的學生不能夠上台大的課程?誰說學位名稱一定要由學校統一規定?

銀行

還有很多事物是建立在「不是每個人都有智慧型手機」的假設上。我再舉兩個例子。首先是最保守的銀行。我人生最討厭的事就是去銀行臨櫃辦事;比那更討厭的是還忘記帶印章。臨櫃、簽名、印章,都建立在一個不是所有人都有智慧型手機的假設。

現在,手機上有 TouchID 可以身分辨認,交易記錄有 Blockchain 技術,都比印章更安全。當這些功能都能在我的手機上執行時,銀行為何還要跟我收高額的手續費?

政府

最後一個例子是政府。政府的設計顯然也是建立在「不是每個人都有智慧型手機」的假設。所以投票只能 4 年一次,所以我們只能投票選總統與立法委員,所以行政院委員會必須「應到 XX 人,實到 xx 人」才能決議,所以公文必須要經過五次簽呈。

如今,柯文哲的 LINE 治理哲學以及用 iVoting 選舉勞工局長,都預告一個建立在「人人都有智慧型手機」的民主政府的可能性。有了智慧型手機,是否我們可以強迫所有立法委員即便人在國外,都必須針對法案投票?是否可以設定只要柯文哲用 LINE 說「同意」,就相當於公文用印?

其實是所有的事物

舉例到這裡,我們赫然發現其實眼前的所有事物都是建立在「不是每個人都有智慧型手機」的假設上。計程車、報紙、大學、銀行與中華民國政府,都存在超過百年;它們的設立之初當然沒有考慮到人人都會有一台平價超級電腦的狀況。也因此它們都將被衝擊、顛覆。

因此,要找出科技趨勢,最簡單的方法是問:

什麼東西是建立在「沒有人有智慧型手機」的假設上?

第二個問題

當你找到這樣的東西後,接著要問第二個問題:

當每個人都有智慧型手機時,它將如何改變?

第二個問題就是行動優先(mobile first)的真諦。行動優先的意思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要作 App;而是指所有產品、服務,都應該設想一個「所有人都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世界。

比如說電視。乍看之下,電視與智慧型手機是不同的螢幕,競爭同一個觀眾;電視會因為智慧型手機而萎縮,但不會被智慧型手機改變?

其實還是會的。美國的電視台發現 Twitter 很適合作電視劇的「線上討論區」,因為許多電視觀眾習慣邊看電視劇,邊發推特抒發心情:『怎麼又死了!「冰與火之歌」會不會太誇張!」之類的(台灣觀眾習慣用臉書)。因此 Twitter 就成為電視劇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

上述的電視台並沒有作 App,而是針對觀眾看電視習慣同時滑手機的習慣,選擇讓看電視體驗更豐富的策略。這就是行動優先。

第二個問題也比較困難。要預測行為的改變,比預測行為將會改變困難許多。此處我們可以觀察已知的發展來做短期的預測,畢竟「未來已經到達了,它只是分配的不均勻而已」(”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 it’s just not evenly distributed.”)。Uber、Huffington Post、線上公開課程(MOOCS)、餘額寶以及柯文哲,正好可以預告計程車、媒體、學校、金融以及政府面對新的假設的演化。

科技正在滲入生活的各個層面、所有領域。而且一切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