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常出門要抓三樣東西:手機、鑰匙、錢包。其中一個是蘋果的產品;但另外兩樣蘋果也打算接管。
Apple Watch 連接的 Apple Pay 將取代信用卡,而庫克自己預告了 Apple Watch 的初期用途之一是作為車鑰匙。這就是 Apple Watch 對蘋果的戰略意義 — 最貼身的個人裝置。
台灣會員收到本文時,晚上將迎來蘋果 Apple Watch 的「二次」發表會。消費者可能覺得 Apple Watch 的熱潮已過了。但從產業端看,包括 Pebble、三星、華為,都搶在過去兩週推出智慧型穿戴裝置搶鋒頭。各家廠商擠在這個時間出產品,等於承認 Apple Watch 的問世正式確立了「智慧錶」這個產品區間。
新產品的價值,在於多一個產品
關於 Apple Watch 產品本身有非常多有趣的議題:
- 18 K金版的定價真的會超過 2 萬美金(60 萬台幣)嗎?
- 到底它針對的使用者情境是什麼?如果是為了讓低頭族不要一直看手機,顯得很沒禮貌,一直看錶不是更沒禮貌(是急著走嗎)?
- 電池能不能夠撐過一天?
- 它到底是一個獨立產品,還是 iPhone 的附屬品?
- 哪一個軟體商能開發出第一個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
這些產品類問題都很精采。畢竟自 2009 年 iPad 問世以來,蘋果已經很久沒有推出這樣一個使用者情境(user case)不明的產品了。相比之下,2007 年的 iPhone 算是使用情境相當明確的產品,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打電話。
但從產業來看,Apple Watch 不論成功與否,其最重要的意義是蘋果宣告了 「行動優先」(mobile first)的生態圈才剛剛起步而已。蘋果等於在說:『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只是科技滲入生活的第一步而已。未來重要的是各種智慧裝置之間該如何合作。因此我們的市場佔有率還遠遠未到極限的。』
被高估的蘋果股價
蘋果股價屢創新高,上一季的單季獲利更是打破歷史紀錄。只要是正常人,都會懷疑「蘋果是不是到達顛峰了」。這種質疑隱含的假設是(1)蘋果無法再大幅增加其智慧型手機的市佔率,以及更重要的,(2)智慧型手機市場規模有其侷限。
換句話說,若我們把智慧型手機當作是「行動優先」的最終結局 — 也就是智慧型手機是最後、最大的市場。那麼蘋果,以及與蘋果競爭的三星、小米、華為、宏達電等公司,其未來其實是有清楚的侷限的。其中,蘋果佔有了頂端 15% 的消費者,而 Android 系統廠商瓜分剩下的 85%。就這樣,沒了。
沒有一家科技公司樂見這樣的未來。一個固定的產品區間不但會限制股價,而且代表其他企業將慢慢追上蘋果。不論是硬體、作業系統、品牌形象,遲早會有另一個企業接近蘋果的位置。
推出 Apple Watch,等於昭告世人智慧型手機只是開始。接著,智慧型手機會成為人類與其他裝置接觸的代理人。除了推出 Apple Watch 的同一年發表了 HomeKit、HealthKit、CarPlay、ApplePay 等不是偶然,它們代表蘋果將邁入家居裝置、健康/醫療、汽車、以及金融產業。市場無限大。
用 Apple Watch 付費的示意圖。圖片來源:imore
破碎的世界,整合的優勢
更重要的是,在一個產品分雜、系統破碎的市場中,整合(integrated)產品會勝出。
哈佛商學院教授 Clayton Christensen 最著名的顛覆理論,其中一個重點即描述新市場的第一個領先者將是整合性的產品。因為當市場上所有的產品都不盡理想時,顧客願意花多一點錢買較佳的產品。反之,當產品區間成熟時,顧客會考慮價錢,選擇功能沒有那麼完整,但在特定功能上已經夠好且較便宜的產品。
如果智慧型手機市場是終點,那麼 iPhone 可能已經太好了,許多人或許寧願買較便宜但夠好的手機 — 反正只要能上網、發訊息就好。但如果智慧型手機只是整個生態圈的一環,還有支付、鑰匙、甚至健康醫療、汽車等使用情境,那麼選擇其他品牌反而可能有其他隱形成本。整合的產品此時就有明顯優勢。
而蘋果,當然是整合最徹底的裝置公司。蘋果去年開始強調產品之間的協作,例如 Handoff 與 Continuity。由於蘋果控制自己的硬體、作業系統以及軟體,因此它能整合最佳的使用體驗。
要強調整合的優勢,莫過於彰顯市場破碎。因此,蘋果推出 Apple Watch 最大的策略意義是建立一個新的產品區間。這話聽來套套邏輯(tautology) — 推出新產品的策略意義是推出新產品?但蘋果就是藉著 Apple Watch 來告訴消費者:『科技時代才剛開始,將來還會有許多種智慧裝置。現在就選擇蘋果,免得未來要傷腦筋如何管理眾多規格的產品。』
拉高的門檻 — 生態圈之戰
對蘋果的競爭者來說,蘋果推出 Apple Watch 就是拉高競爭門檻。如今已不是產品與產品的競爭,而是產品線與產品線的戰爭。光產品規格勝過蘋果已經不夠了。當三星 Galaxy S6 的使用者說:『我的手機相機比 iPhone 6 強』時,蘋果使用者很可能會回答:『就算 Galaxy 再強,也沒辦法跟我的 Macbook 合作,或是控制我的 Apple Watch。』
更何況手錶只是第一槍。汽車、智慧家居看來都將緊接而來 . . . . 蘋果拉長戰線的時候,競爭者缺乏同樣的資本,絕對不能照抄蘋果的商業模式正面硬幹。
新一代科技公司中,打「生態圈戰」打得最傑出的是小米。除了智慧型手機之外,小米在中國推出了自己的手環、電視、機上盒、路由器(分享器)、行動電源、空氣清淨機、血壓計等。這些產品的共通點是採用小米的使用者介面 MiUI(建在 Android 上)。
圖片來源: 小米
而且小米的產品不是都自己生產,有些產品是由小米轉投資的公司推出。如此一來,小米產品線開發快、滲透快,而且資金成本低,能快速將大量消費者拉入生態圈中。這和蘋果堅持自行推出「極致產品」的哲學大相逕庭。兩家裝置公司的發展狀況都非常值得注意。
台灣科技業?
我在創立有物報告時,其中一個目標是希望內容除了有國際觀,也能對在地科技業提出實務性的建議。這很困難 — 通常是整篇最困難的部份,但必須有人努力。
那麼,台灣科技業該怎麼看待行動裝置邁向「手機+手錶」的格局?宏達電與華碩仍在努力爭取消費型行動裝置的市佔率。但它們已經不再是跟蘋果競爭,而是與 Android 陣營內三星、LG、小米競爭。未來還要考慮 Pebble 這類從穿戴型裝置切入進來的競爭者。
在開發中國家,智慧型手機應該還會是「最終市場」 — 繼續提高 c/p 值、銷售能力與降低生產成本,短期內大概仍然有用。不過在已開發國家,認清自己是生態圈的一環,從生態圈的眼光去建立合作,或許能開啟更多契機。與其自己做手錶,或許跟 Pebble 合作更快?
對軟體開發者來說,Apple Watch 代表一個新型的平台、新的機會。所有開發者都在同一個起跑線,爭取作出第一個 Killer App。我相信智慧手錶是剛性需求 — 看看捷運裡有多少人辛苦的捧著手機就知道了。CPU 運算以及連網能力也都會隨時間而倍數成長。這是台灣開發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