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已在可見的未來。Tesla 要靠自駕車自財務困境中轉危為安,而傳統車廠要提早因應對既有商業模式的重擊。
Tesla 號稱明年要推出機器計程車隊,讓所有 Tesla 車子不會折舊,還會帶來利潤!但此一激進之舉反映了汽車業的殘酷現實。
波音 737 MAX 的停飛,說明了現代產品的風險經常累積在原本不存在的地方。Tesla 的 Model Y 與蘋果的新 iPad 的對比,顯現了開發產品是一個動態、長期的能力。
Tesla 的大降價似乎更像是出於不得已。Uber 在台灣再度面臨危機,但軟體總會找到出路。
Tesla 本季終於站穩腳跟、現金流轉正,正式成為汽車業的有力挑戰者。然而傳統車廠早已虎視眈眈,一邊觀察 Tesla 的動作,一邊發展自己的技術,例如充電式油電混合(plug-in hybrid)或是與共享叫車平台合作。Tesla 能真正改變汽車業;抑或是領先了技術,最終的利潤卻被傳統車廠「後發先至」囊括?
Tesla 在還未驗證商業模式前就上市,使得前幾年看起來就像一個負債累累、危機重重的不負責任公司。雖然本季正式轉虧為盈,是否已經太少太晚?
Tesla CEO 馬斯克的輕率發言,顯現了公司營運的瓶頸。蘋果完成對 Shazam 的併購,串起了音樂的價值鏈。亞馬遜推出實體店,劍指好市多。
Tesla 、亞馬遜與阿里巴巴用不同的方式印證了不論多麽創新的產品,都無法逃避先天的侷限。
Tesla CEO 馬斯克放話私有化 Tesla,代價將出乎其意料的沈重。Spotify 被三大唱片業壓制,思考突破的策略。
宏達電的裁員晚了大半年,但更重要的問題是手機與虛擬實境的「雙頭馬車」。Tesla 千辛萬苦達成週產量 7,000 台,反映了物理學思維的優勢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