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獨角獸 Gojek 與 Tokopedia 合併,搶搭上市潮的列車。華納媒體與 Discovery 合併,試圖在 Netflix 與 Disney+ 的夾擊中劈出一條自己的路。
台灣獨角獸遲遲難產,讓人擔憂輝煌的半導體與電子製造業後繼無人。相較於以色列、芬蘭、烏克蘭、新加坡等在軟體領域各據地盤,台灣軟體業至今無法破繭而出,更啟人疑竇。島讀邀請成功創業家黃耀文,一起從產品定位、資本、人才等面向,分析台灣新創的錯過與值得。
軟體的進入門檻低、市場沒有國界,再加上台灣強盛的電子製造業與高度優化的教育制度,反而使得軟體獨角獸持續難產。
Twitter 與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帳通」都不想當平台,而想要開發開放的網絡。但時間點不同:Twitter 已經想要甩脫集中帶來的包袱,金融壹帳通才正在拉攏第一批用戶。
1,500 萬的搶劫案,反映的是加密貨幣的匿名性仍不完美。歐洲電動機車服務 Coup 收攤,讓人擔憂台灣 GoShare 與 WeMo 的前景。政府該扶植獨角獸還是隱形冠軍,還是都做?
食品新創超越肉類(Beyond Meat)創下今年最好的上市成績,其主要產品是素肉漢堡。雖然替代肉市場的前景引人垂涎,但個別新創卻缺乏長期優勢。
最賺錢的新媒體,不是人們想像的樣子,而是一家健身器材公司。穩定幣 Tether 最大的不穩定因子,來自於手中資產的誘惑。
估值 10 億以上的「獨角獸」是網路界最令人目換神移的現象之一。芬蘭、瑞典、新加坡、以色列都先後孵育出。台灣行政院也喊出要在 2 年內生出台灣第一隻。然而缺乏良好的棲地,獨角獸只會稍縱即逝,消失在迷霧之中。
行政院喊出要在 2 年內長出一隻獨角獸,不是目標太長期,就是手段太短期。而貨真價實的獨角獸 Dropbox 申請上市,僅花了 10 年時間,已是例外中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