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發佈不如預期的財報,同時又呼籲新的內容形式將竄起:限時動態。蘋果同時發表 Mac 筆電與 iPad Pro,誰才是未來的「第二裝置」?
Tesla 在還未驗證商業模式前就上市,使得前幾年看起來就像一個負債累累、危機重重的不負責任公司。雖然本季正式轉虧為盈,是否已經太少太晚?
橋水基金創辦人 Ray Dalio 在其《原則》一書中所描述的企業,預言了知識工作者的工作樣貌。
策略有積極與被動之分。Netflix 投入製作影音是前者,許多媒體投入製作影音是後者。
歐盟迫使 Google 向 Android 裝置廠收授權金,但沒有改變產業格局。Gogoro 與光陽同時進軍商用車,切入市場策略卻截然不同。
美超微晶片案撲朔迷離,重傷彭博聲譽。Google Assistant 繁體中文化,是台灣開發者的機會。MIT 建立新學院,要培養雙語人士。
當事業或人生走到盡頭,才能看清過程中最關鍵的抉擇。
Google+、Facebook Portal 與 Google Maps 三個產品的命運將各自不同,但都受到共同的條件制約。
彭博報導美超微(Super Micro Computer)的伺服器主機板被中國解放軍植入惡意晶片,可能滲透蘋果、亞馬遜甚至是美國政府。事實遠比表面更幽微複雜。
共享單車爭議再度浮上檯面,但實情遠比新聞的說法複雜。Google 搜尋負責人說明未來 20 年的計畫。獨角獸教育新創「作業幫」,是作弊還是學習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