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前,台北市的富錦街肯定不適合開店。雖然這裡綠蔭盎然、街道整齊,但畢竟是一個捷運不到,公車也難以進入的小街。今天,一個沿著富錦街展店的生活消費集團,獲得 VC 的百萬美元投資,並喊出了目標 IPO。
實體商店正在普遍的凋敝中。但是電商的祖師爺 — 亞馬遜 — 卻已經默默的開發了書店、家具店、3C 店、便利商店以及生鮮超市等 5 種實體店了。本文討論從網路出發的實體店,為何與傳統店面很不一樣。
YouTube 廣告主抗議自己的廣告被擺在有爭議性的影片之上,其實問題根源與 Facebook 的假新聞相同。關鍵評論網完成 B 輪募資,真正的對手不是新媒體。
摩拜單車的分析引來讀者迴響,我回應關於硬體成本的問題,以及台灣的捷安特是否有機會。另外,我分析今年的「科技的設計報告」(Design in Tech Report 2017)
中國從 2015 年起掀起了共享單車大戰,被喻為是繼「百團(購)大戰」與「滴滴、快滴、Uber 之戰」以來,中國最有看頭的補貼戰。我分析兩家主要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的差異,以及台灣的捷安特在其中的定位。另外,Netflix 持續創產業先河,深耕小螢幕影片。
社群媒體帶來新型態的假新聞。面對假新聞,台灣其實有額外的劣勢,那就是社群平台都屬於外國公司。假設 Facebook 不配合台灣政府的要求,難道政府要像對 Uber 一樣,把它們趕出台灣嗎?那可能會造成台灣史上最大的示威遊行。
蝦皮拍賣開始收取上架費與運費了(PChome 隨之調降),但行動商務的競爭才剛剛開始。久大資訊併購多家網路品牌,試圖在線上建立品牌集團。
延續討論英特爾併購 Mobileye 的意義。另外,美國新上任的聯邦通訊委員會主席看來準備推翻網路中立性原則。
我分析了英特爾併購車聯網晶片大廠 Mobileye 的意義,以及郭台銘、馬雲,與孫正義日漸緊密的聯盟代表的亞洲趨勢。
Airbnb 的估值再創新高,顯示最稀缺的資源不是服務供給者,而是掌握供給者分配的企業。而 Instacart 成功的募資,則可視為是亞馬遜的反向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