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火箭隊總經理的一個推文讓 NBA 聯盟陷入兩難。一邊是中國不可侵犯的國家情感,一邊是美國人不能捨棄的言論自由。中國的紅線越來越寬,歐美的反彈也越來越大,兩邊的價值衝突沒有任何緩和跡象。
成功的企業有競爭優勢,偉大的企業有護城河。巴菲特投資最重視的就是企業有沒有護城河。透過矽谷創投的整理,一次理解護城河的種類以及變化。
Podcast 正快速地從單純的個人嗜好,轉變成商業化、工業化的產業。加上無線耳機、智慧音箱裝置的普及,以及兩大聲音平台龍頭 Spotify 與蘋果的競爭,將使得 podcast 重演由部落格轉成社群媒體的「轉大人」過程。
深偽技術讓創造者更多想像成為現實,然而社會需要重新建立信任的體系。
健身成為網路時代人們自我實現的途徑。兩家健身新創 Peloton 與 Zwift 用不同的角度切入,解放了「居家健身」巨大的市場潛力,讓「下雨了」不再是不運動的藉口。
台灣電子書發展落後美國約 10 年,然而可喜的是不論電子書平台與閱讀器都日趨成熟。與此同時,雖然「閱讀」的市場不斷成長,但閱讀「書」的行為卻在穩定的萎縮之中。
共享空間平台 WeWork 正式申請上市。土地租賃就是「空間即服務」,是歷史最悠久的商業行為之一。然而,科技持續改變使用空間的方式。新的工作型態、遠距合作的興起,是否足以支撐 WeWork 驚人的估值?
華為推出「鴻蒙」作業系統,但其實不適合手機,更適合物聯網或是「普及運算」(ambient computing)。其真正契機是物聯網、5G 與人工智慧。
Pinterest 於今年四月上市,市值近 180 億美金,是許多女生與工作者愛用的圖片工具。為何 Pinterest 廣受歡迎?以及為何 Pinterest 的上市時間、盈利與拓展用戶數,都落後於約略同期的臉書?
香港這個緊密、現代化的城市,正快速的建起抵禦監控的防禦網。從香港的第一線,張潔平說明香港民眾 5 年來對政府、社會運動以及科技的態度如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