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臉書來了:媒體、蘋果與 Google 的應對方針

 

週一的討論臉書的長文締造了有物論壇上,首次超過 15 則留言的熱烈討論。連文中舉例的 iFit 創辦人謝銘元都跑來聊天。

其中,讀者淯鈴留言指出臉書也有劣勢:

… . 還有很多事是臉書無法處理的。這當中,有隱私相關的問題,也有臉書人際關係本質特性的問題。當它選擇了以現實生活關係為基礎來連結人,就注定了它無法以興趣來連結人。

沒錯。臉書再大,也有不及之處。這一篇我延續上篇,但是討論被臉書衝擊的企業正如何適應、甚至勝出。我特別針對兩種產業:媒體與作業系統。

媒體的三個策略

對媒體來說,臉書的擴張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好消息是臉書幫你處理的部分越來越多 – 不但有留言系統,現在連刊登平台、金流都替你建了。

壞消息是門檻越低,競爭越大。你覺得現在新媒體太多?等著瞧吧。等「臉書內刊登」的功能 API 化之後,會再爆發出更多活在臉書內的「新新」媒體。

那麼,媒體該如何轉危為安,順勢利用臉書的影響力?有三個方向:成為目的地、規模化製作端,或是擁抱社群。

目的地(destination)

目的地,顧名思義就是讀者想直接去的地方。如果媒體不想成為千篇一律的臉書頁,或是臉書上茫茫動態海中的又一個連結,就得成為讀者的目的地。

其實找出特色本來就是媒體的義務。只是過去通路有限,媒體只要標下電視頻道,或是上 7–11 的雜誌架就夠了。競爭家數通常不到兩位數,十分有限。

在網路上想成為目的地,必須真的獨特。老的媒體可以靠百年品牌(紐約時報、經濟學人),但那個價值也在快速凋零。新的媒體沒有品牌,必須深掘使用者的需求。深掘不是號稱「專注政治新聞」這種層次,那是不夠的。必須要做到「想聽政治評論第一個想到的媒體」(Huffington Post)、「想看選舉預測第一個想到的媒體」(FiveThirtyEight),或是「想聽政治八卦第一個想到的媒體」(Politico)這種層次。

在台灣可能是「說到學運第一個想到的媒體」,例如沃草。「說到國民黨政爭第一個媒體」,例如風傳媒。「說到爆料第一個想到的媒體」,例如蘋果日報等。

成為了目的地,自然不害怕臉書攔截讀者。甚至臉書還是絕佳的宣傳工具。有物報告的目標也是成為目的地。當然,選擇贏得讀者的信任這條路,是一條百年長路。

規模化製作

第二條路是規模化。所謂成本之所在,規模化經濟之所在。過去媒體有兩個成本高的地方可以獲得規模優勢:通路與製作。但如今在通路端,網路將配送成本(作者傳遞到讀者的成本)與邊際成本(複製的成本)都降到零。因此此處不再有規模優勢。

剩下是製作成本。寫文章需要時間、材料、人手,拍影片要腳本、演員、器材,這些都要成本。

更何況,現在的載體更多、形式更多元。要「全通路」的呈現內容,成本更高。報紙討論亞投行,可能只需要兩頁呈現正反意見。但新聞網站卻要思考影片、標題顏色、留言系統與廣告(可能是影像、平面或文字廣告)的搭配等。另外還要考量 PC、手機跟平板上的螢幕呈現。還要再思考如何在臉書、Youtube、Twitter 上擴散,要掌握的因素非常多。

例如紐約時報剛宣布將製作「一行新聞」,專門用在 Apple Watch 上。小媒體根本無法同時追逐這麼多種介面。這就是製作端有規模的好處。

美國 Vox 媒體集團便是走規模化後端的路線。他們能針對不同載體,快速製作內容。由於集團化的關係,更可以共享製作端的資源,降低成本。當觀眾不論在何種平台,總能從 Vox 觀賞到高水準的內容時,他們自然會習慣收視 Vox。

Vox 訪談歐巴馬,特地為臉書製作了一段符合臉書介面的預告片,展現豐沛製作資源的優勢。圖片來源:Vox Marketing

擁抱分享

第三個策略是完全擁抱社群。換句話說,放棄第一點「成為目的地」,直接投入社群媒體,徹底存在於讀者的分享之間。

其實這種例子早就有了。Youtube 名人與音樂人都早就是這個模式。你很少去雞排妹的官網(其實不存在),或是去蔡健雅的官網。但你知道雞排妹的新聞,聽過蔡健雅的專輯。你甚至會去聽蔡健雅的演唱會,跟朋友分享她帶來的感動。

雞排妹與蔡健雅並不需要一個網路上的目的地。她們的每一則新聞,每一個作品,都是在建立她們個人的價值。所以她們可以完全投入 facebook 或是 Youtube,也不需要自己的網站。

Buzzfeed 是這方面的代表。它從一開始就不在乎自己網站的流量,而是精密監控每篇內容在社群媒體中的流向,並且將同樣的技術應用在它們為廣告商製作的廣告上。Buzzfeed 生產的病毒式擴散內容,行銷的是自己,一家廣告製作公司。

臉書與 iOS 和 Android 的互相踩踏

在週一的文章中,我提到了臉書建構了一個手機作業系統之上的生態系。這讓 iOS 與 Android 有被零組件化(commoditized)、消失在背景之虞。

大陸微信是前車之鑑。微信原本是一個訊息 App,後來成為平台。現在在微信上除了交談,還可以叫車、訂旅館、購物、發紅包、舉報空氣污染、查餐廳、看路況、付水電帳單等等。很多人一日不可離開微信。相對的很多人也不太在乎買的是 iPhone 還是 Android 手機,因為唯一仰賴的就是微信的服務。微信成功的「零組件化」iOS 與 Android,讓人不在乎他們的差異。

在印尼,人們甚至只知道有 facebook,不知道有網路 – 對他們來說 facebook 就是網路

那麼,蘋果與 Android 該如何奮起,找回對用戶的意義呢?目前看來最新的戰場是手機的通知屏(notification)。

過去,人們習慣看到手機長這樣:

FB is coming 1
via tonymacx86

但現在,越來越多人習慣看到手機這樣:

FB is coming 2
via: Intercom

注意到了嗎?越來越多 App 會發送通知,包括天氣、訊息、email 等。facebook 朋友有新動態或是 messenger 有新消息也都會發通知。於是越來越多人懶得打開 App。手機也提供許多可以在通知屏完成的動作,包括回復、刪除、隱藏等。

最後,手機使用者越來越少看到手機桌面,只看通知屏,反正都可以在通知屏中解決。

當使用者只看通知屏,而不點進 facebook App 時,iOS 與 Android 又反過來把臉書給零組件化了。此時不論是 facebook、Gmail 還是 KKBox,在通知屏上都是一則通知,同一個地位。因此手機又把臉書給向後「藏起來」了。

這其實很像前述的媒體被臉書吞蝕,因此必須努力成為目的地,以免被讀者忽視。現在 App 也必須努力成為目的地,否則就會淪為通知屏上的一則通知。在 facebook 上,媒體提供內容,facebook 是渠道(distribution)。在通知屏上,facebook 提供內容,手機是渠道。

俗話說「內容為王,渠道為女王」(“Content is king. Distribution is Queen.”)。女王當然比國王更大。這種交替的爭奪還會持續上演。例如 facebook 曾和宏達電合作推出 facebook phone,試圖往作業系統層卡位。Google 更是直接舖設 Google Fiber 光纖電纜,以及和電信商租借網路,往更底部的基礎建設層卡位。

臉書從使用者端最幽微的「發現、互動、表達」等心理需求出發,建起巨大的科技企業,並且一步步深化生態圈、擴大勢力範圍。所有衝擊範圍內的產業,都必須盡早正視臉書越來越長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