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使用時間,台灣人最愛的科技公司是臉書。所有的店家、媒體以及所有人的前男友和前女友都在臉書上。但奇怪的是台灣很少看到臉書的討論。偶爾有,也是分析如何「衝高粉絲數」,卻不太探討它的商業策略。矽谷的媒體好一點,但討論臉書的文章一直比另外三大網路巨頭 – Google、蘋果、Amazon 少很多。可以說臉書是最被低估的巨人。
但臉書不應該被低估。臉書除了「旗艦 App」本身有網頁版與手機版之外,手中另有 4 個手機 App:facebook group、Instagram、WhatsApp 與 facebook messenger(以下簡稱 Messenger)。這 5 個 App 的使用人數全部超過 3 億,臉書本身的使用者更達到 14 億!
Mark Zuckerberg 去年更表明要讓 WhatsApp、Messenger、Search、Video、NewsFeed、Oculus 以及 Instagram 全部使用者破 10 億。這是劃時代的尺度,只有很少數國家的很少數企業有經營過這麼大人口的經驗。在臉書的高度看到的東西,其他人應該努力學習。
這麼一個龐然大物,是奠基在非常細微的、心理性的 3 個需求之上:發現(discovery)、互動(engagement)與表達(expression)。
這是臉書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上週在 臉書 F8 開發者大會上自己指出的三大重點。許多人,特別是傳統製造業的科技人,會覺得這三點很模糊、很沒有重量 – 「表達,是什麼?」以下我以這三點,說明上週 F8 宣布的諸多新產品的意義;各位就能感受到巨人正在邁大步伐,大展手腳。
註:以下除了臉書的企業名稱與旗艦 App 用中文之外,其他 App 都用英文名字表示。
發現 – 臉書吞噬媒體、YouTube
發現(discovery)讓臉書吞噬媒體、YouTube。
臉書的核心是動態消息(News Feed)。動態消息是一個內容的綑綁(bundle)。臉書利用用户的喜好與朋友的推薦來綑綁內容,遠比傳統編輯的選擇更個人化,也更準確。因此,人們逐漸習慣在臉書上瀏覽、尋找內容 – 也就是臉書滿足了人們「發現」內容的需求。
當越多人越依賴臉書,就有越多內容放上臉書。正向循環之下,臉書的「地心引力」越來越強。最終,大家都不想離開臉書。你有在手機的臉書上點過連結嗎?那很痛苦;必須要先跳出臉書 App,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看完之後再想辦法跳回來。
過去媒體利用臉書吸引讀者到自己網站,如今媒體網站反而變成阻礙。於是在 F8 開幕之前,臉書邁出吞噬媒體的終極一步,宣布讓紐約時報、Buzzfeed 等媒體直接在臉書中刊登內容。臉書跟媒體說:『你直接在臉書刊登內容,能給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換來更精準(更貴)的廣告,觸及更廣大的讀者。』
曾幾何時,媒體由臉書的客戶 — 廣告商,一步步矮化,成為臉書的內容供應商。媒體被「零件化」(commoditized)後,有點像餐廳拿臉書作官網;雖然對讀者很方便,但看起來千篇一律,而媒體最需要的就是特色。
但許多媒體沒有選擇。它們仰賴的收入 – 佈欄廣告(display ad) – 持續貶值。
臉書另一個滿足發現需求的策略是公布了影片鑲嵌模組(embedded video),讓攝影者可以把影片同時放上臉書與自己的網站。這是 Youtube 的拿手技術。各位在 Youtube 以外的網站能觀賞到 Youtube 影片,也是靠類似的技術。憑這技術,Youtube 影片快速滲透到各個網站,也大幅提高 Youtube 廣告的收益。
臉書可以做得比 Youtube 更好。
想想看,一般人看 Youtube 是為了打發時間,也就是「發現」內容。但 Youtube 只能在你看完影片之後,推薦下一部影片。臉書還可以推薦下一個文字、連結、圖片或是好友動態。而且臉書知道你的喜好(按讚)、朋友圈、訊息與相片,這比 Google 知道的搜尋關鍵字與 email,更適合推薦內容。
再邁一步,除了影片、文字之外,臉書當然也能滿足使用者找音樂的需求 — 進攻 Spotify 的生意。影片、文字、音樂臉書都包了,那圖片呢?喔,最大的 Instagram 已經在臉書手上。Pinterest 估值值得期待
互動 – 臉書包辦顧客關係
現在假設你是一家餐廳。你先在臉書上成立了一個專頁/粉絲團。後來生意成長,你建了網站以接受訂位與付費。為了方便顧客,你在網站上採用臉書登入(Login with Facebook),並且掛上臉書的留言系統。
你不時在網站上以及粉絲團發佈消息,例如健康飲食、商業午餐特價、本月新菜色等。你當然希望許多人分享,於是在網站上裝了臉書分享套件(share with facebook)。
仔細想想,除了菜單跟內容之外,好像其他都靠臉書就好啦?
這就是臉書的第二個利基:互動(engagement)。本次 F8 大會,臉書發表了 Parse 平台,讓開發者可以直接在 Parse 寫 App 跟網站。在 Parse 上建立服務,可以確保最佳的臉書服務體驗。
這跟上述的讓紐約時報直接在臉書內刊登,是一體兩面。一個是「你直接在我裡面發表」,另一個是「不在臉書時,你直接建在我之上」。這樣的企圖心已經非常強大了 – 臉書要開發者把「與人互動」的部分全部交給臉書;畢竟,本來所有人都已經在臉書上互動了。
更恐怖的是臉書還發表了 Businesses on Messenger 平台。簡單的說,過去在電商上購物,必須要先上網站訂購,然後準備收到至少三封信:訂購確認信、發貨確認信、送達確認信。然後任何退換貨都還要再另外寫信聯絡。
採用 Business on Messenger 的企業,顧客的 messenger app 中會多出一個好友。假設叫 iFit 好了。你可以直接用訊息跟它溝通。
「我要 10 盒低卡便當」、「好的已經訂購完成囉,貨到付款」、「幫我多加一盒,然後改寄到會議室地址好嗎?」、「好的預計 4/1 送到喔」。簡單、方便,而且全部以推播通知方式提醒,是非常「行動優先」的設計思維。
當企業的 App 與網站都直接建在臉書的架構上,訊息也用 messenger 處理,源源不斷的資料與廣告機會都會流入臉書手中。最後不要忘了,臉書還開始試營運訊息支付。滿足「互動」的需求,聽起來很虛無?一個人或是企業在別人眼中的價值(以及實際的收錢),都來自互動。
表達 – 貼圖與 GIF
最後是臉書強調的第三個利基:表達(expression)。臉書要開放 messenger 平台,讓人們可以下載第三方提供的各種貼圖、GIF、動圖等。Mark Zuckerberg 說他要協助人們充分的表達自己。
許多人不了解貼圖,或是線上遊戲角色裝飾的價值。還有許多人看不起這些東西:『這種卡通圖只有 pixel,到底有什麼重要性?』還好臉書不會犯這種錯。
我借用創投 Bill Gurley 在 2009 年就提出的例子。下圖的 Chanel 太陽眼鏡,售價約台幣 1 萬 2。
但拿掉商標之後,它的售價可能不到 1,500 元。這不是就賣貼圖?
或者說,Channel 的商標在這裡的價值,是幫助顧客傳達訊息 – 我是這樣的收入、這樣的品味,以及這樣風格的人。這個訊息是視覺的、迎面而來的、不言自明的。因此它有很高的價值。
從另一個角度看,美國一位演講教練的費用約在 $400 ~ $1,200 美金之間。企業領袖、政治家花費時間、金錢訓練口語與文字表達,為的也是讓訊息更有特色、更有力。這些都是協助他人表達自己的價值。
而在一個連結上億人的網路世界中,溝通多半是文字的,貼圖這類工具可以幫助人們表達自己,呈現更豐富的訊息。貼圖與 GIF 僅是開始而已,未來還會有更多不同的工具幫助人們透過訊息表達自己。我甚至可以大膽預言,有朝一日寫訊息的介面會逼近現在的 WordPress 的編輯台,有更多工具卻又更加直覺。而兒童學習的也不只是手寫字,而是操作各種表達的工具。
不相信貼圖或虛擬裝飾的價值,也可以直接看這類產品的營收。LINE 貼圖每年營收 30 億台幣,騰訊 85% 的收入來自虛擬物品,包括遊戲角色、貼紙跟其他物品(騰訊未單獨列出貼圖營收,但總營收近台幣 4,000 億元)。
臉書要幫助人們表達自己,其實與協助企業跟顧客互動,是殊途同歸的。難怪 Mark Zuckerberg 的演講最後一句,是『Go connect the world。』從這一點看,臉書的大戰略是驚人的清楚、一致 — 就是做所有互動的節點。在個人方面,臉書已經是 14 億人的通訊錄;在企業方面,臉書一方面拉企業「進臉書內」,一方面要企業「建在臉書上」。這樣看來,臉書要把 messenger app 擴大為貫穿臉書全系列服務的平台,也非常合理。
很少有這麼大的公司,能有這麼明確的發展方向。反例是 Amazon 以及比較輕微的 Google。而且發展訊息平台,臉書面前有微信以及 LINE 的開路,可說是已經走在康莊大道。
不可低估
不論你擁護 iOS 或 Android,點開臉書,你就進入了同一個世界 — 臉書的世界。換句話說,臉書正在建一個作業系統之上的平台,將 iOS、Android 藏在背後(abstract away),讓人們不再在乎選擇的手機機型。
在臉書的世界裡,你可以跟任何人互動,閱讀內容,影響輿論,聊天。接著你將可以在臉書的世界裡買衣服、評論音樂、看電影、投資與談戀愛。臉書可以,也正在建立一個包含所有人與企業、自成一體的生態圈。14 億的巨人正在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