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2017 / 公開文章 / 文章 / 評析

鴻海在美設廠|Tesla 的量產地獄|Model 3 沒有按鈕

閱讀時間 10 分鐘

早安!

昨天討論 Facebook 這種「在雲上」的企業,今天分析地上的工廠與汽車。

進入正題。


鴻海宣布在美設面板廠

這個新聞各位應該都聽說了。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

鴻海宣布,未來 4 年內將在美國投資 100 億美元,第一步選擇在威斯康辛州打造世界最先進的液晶顯示(LCD)面板廠,預計為該州創造 3,000 個全新的工作機會,並有機會上看至 13,000 人規模。這將是有史以來外國企業於美國最大規模的綠地投資,並成為鴻海未來數年內在美國製造領域投資的開端。

這個工廠將由夏普提出技術,主要生產 8K 面板,用於電視、汽車、航空器材等。

我想不論是喜歡或討厭鴻海的台灣人,看到這則新聞應該都相當激動。畢竟,很少機會看到一個台灣人站在白宮的發言台,左右兩邊受到美國正副總統與議長的熱烈簇擁。這是鴻海的光榮時刻,也是一位企業家多年堅持累積的成就,值得鼓掌。

當然,身在台灣,肯定也會對此讀到許多非常政治化的解讀。我的 LINE 長輩群組就收到了轉發訊息,指出此舉是郭台銘拉川普當保護傘,以抵抗民進黨的迫害(通常都是寫蔡英文的迫害)。 而在另一個極端,我也看到不少人認為鴻海是眼看中國經濟不穩,急著出走。

鴻海的決策當然帶有政治算計。他選擇投資的威斯康辛州是「搖擺州」(兩黨票數相近的州),也抓住了川普急於增加就業的心思,為談判增添了不少籌碼。不過,一個 100 億美金的投資案也不可能單純是為了給某人臉色或是把資產搬出中國,那也太兒戲了。決策的背後更重要的當然是商業策略。

「鴻海在美國設廠」背後的商業策略,可以拆成兩個問題探討。第一,為何工廠不用再設在中國了?第二,為何要設在美國?

第一個問題我已經在「鴻海在美設廠,製造業讓美國再次偉大」一文中討論過。簡言之,當工廠的自動化程度越高,人力成本的佔比就逐漸降低。工廠從「一群藍領」工作的地方,逐漸變成「白領加上機器」的地方。

人需要薪水,而機器需要能源。人才怕被挖角,而機器怕技術外洩。因此在先進製造業(Advanced Manufacturing)中,更關鍵的是壓低能源的成本,以及保護技術的法規環境。也因此我提到可以移到美國的工廠,並不是應該留在中國的工廠(廢話):

當然,美國還是不適合勞動密集型的工廠,所以搬過去的不會是低階的工廠 — 那種工作美國人也不想做 — 而是所謂的先進製造業(Advanced Manufacturing)。這類製造業需要高學歷的人力,能夠操作精密工具,以及不斷的自我提昇。

對於低階的勞力密集型工廠,鴻海會繼續「逐廉價勞力而居」。在中國,鴻海從深圳移向重慶,又移向河南、四川、貴陽等更貧窮的區域。而在中國以外,鴻海則是移向印度、越南、印尼等。

那麼,為何要選美國的威斯康辛州(Wisconsin),而不是台灣呢?

當總統府被問到對鴻海赴美設廠的看法時,發言人的回答也隱含抱怨:「希望鴻海加強在台投資,根留台灣」。而郭台銘對此則回應:「市場就是我的祖國」。

台灣眾多新聞媒體都從「愛不愛台灣」的角度分析這一句話;但其實這只是一句簡單的實話。鴻海在美國設廠的最主要理由,就是「離市場近」。鴻海設廠的目標是製造 8K 電視,體積大,特別適合移到市場附近製造,可以節省運送成本。而美國當然是最大的大電視市場。

事實上郭台銘上週接受威斯康辛州當地報紙「密爾瓦基哨兵日報」的採訪時,就已經說明了選擇威斯康辛州的 8 個原因:

  1. 附近有潛在客戶,包括奇異健康(GE Healthcare)、洛克威爾自動化公司(Rockwell Automation)、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與哈雷機車。
  2. 在美國的地理中心,離芝加哥國際機場近。
  3. 距離運輸工具近,包含鐵路、國內與國際機場。
  4. 有良好的製造業基礎。
  5. 有良好的大學與技職教育系統,能支持先進製造工廠。
  6. 離密西根湖近,提供大量淡水,適合生產玻璃面板。
  7. 穩定與充裕的能源。
  8. 威斯康辛公家與私人機關的爭取態度積極。

前面 3 點談的是離市場近,第 4 與 5 點指的是製造業人才,而第 6 與第 7 點則是能源。簡言之,選擇威斯康辛州最重要的理由分別是離市場近、有高階人才、有淡水、有電,以及積極的政府配合。台灣除了擁有製造業人才之外,缺水、缺電(大概也缺乏行政效率),更不是大市場,實在不用遺憾失去這次機會。

有些諷刺的是,過去被視為是成本的人力需求,現在卻到處被奉為亟待爭取的資源。

在公布這一則投資案時,美國川普總統與威斯康辛州州長最強調的,都是投資案將會「為美國帶來工作」。根據郭台銘與州長所簽的合作備忘錄,威斯康辛州為了這 13,000 個工作,必須提供 1,000 英畝土地、各種稅的減免(最高到 30 億美元)以及政府規範的「快速通關」禮遇。相當於每一個工作可以換得州政府的 23 萬美金誘因。

鴻海是受益於全球化與自動化的首席旗手,說不定是消滅最多美國藍領工作的企業;但也正因為工作變得稀少,掌握大量工作的鴻海反而擁有了更多籌碼。這不是挺諷刺嗎?


Tesla 進入量產地獄

Tesla 上週交出了 30 部新車 Model 3。但所有人,包括創辦人 Elon Musk 自己,都不確定接下來能否如期交車。

Elon Musk 在交車典禮上花了至少一半的演講時間,跟未來車主打預防針,說:「感謝大家的耐心,包容我們交車緩慢」。他也提到如果現在預訂 Model 3,最快交車時間是明年年底。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交車要等一年半的。

甚至他提到「歡迎來到量產地獄」(下圖),並引用了邱吉爾的話「如果你身在地獄,繼續往前走」(If you’re going through hell, keep going)。

圖:Tesla(以下同)

量產是 Tesla 面對的下一個關卡。我在分析 Tesla 時曾提到,Tesla 其實包含 3 個重要的創新,各有不同的挑戰:

  1. 打造一台吸引人的電動車(Model S, X, 3)
  2. 打造出量產車的能力(Tesla Factory)
  3. 打造出量產電池的能力(Gigafactory)

Tesla 已高分克服了第一項(後面會詳細一點談),但第 2 與第 3 項都才剛進入試驗。

Musk 提到量產的最重要瓶頸,在於 Model 3 由超過 1 萬個零件組件。任何一個零件出錯就會拖累量產速度。因此他說:「我們量產的速度,取決於最缺或是最不幸的零件」。

而 Tesla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大一部分是效法一家非常擅於管理供應鏈的企業:蘋果。蘋果的作法有兩招:

  1. 自製零件
  2. 作外購零件的最大買主,以取得最優惠的條件以及最優先時程

Tesla 已經控制了最關鍵的零件,也就是電池。如果 Gigafactory 如期落成,電池的供應反而不用擔心。事實上到時 Tesla 反而會在電池上擁有制高點。

但在外購零件上,Tesla 必須儘快成為最大的買主。目前 Tesla 的確是電動車的領導品牌,領先其他廠牌有一段距離。但是否能維持領先,取決於能否繼續維持消費者的渴望。Tesla 必須不斷推出最好、最有差異化的電動車。這又回到了我上述談到的第 1 項創新:做出一台吸引人的電動車。

而在這一個項目,Tesla 的作法相當激進。

Model 3 沒有按鈕

目前 Model 3 的試駕報告評價很好。不過這不是汽車電子報,我注意到的是另一個特色:Model 3 的前座幾乎沒有任何按鈕。

圖:Tesla

從上圖可以看出,操控的中心全部整理到一個 15 吋的橫式觸控螢幕上。其實左邊的駕駛盤旁還是有雨刷、方向燈等按鍵。駕駛盤上也還有兩個可以控制螢幕的旋鈕。但駕駛前方的儀表板消失了。傳統的中控台按鈕也全部移除,也沒有排檔與鑰匙孔。(也看不到空調的出風口)要操控空調、音樂、導航系統等,全部都透過觸控螢幕。

若跟傳統汽車內部對照,對比更明顯:

圖:u-car

不知道各位喜不喜歡這種「極簡風」?我一開始也看不習慣。但上下兩張圖對照多次之後,忽然覺得「咦為什麼我要學習操作這麼多按鈕?」我開始羨慕起 Model 3 的開闊、清爽,也開始感受到它的「豪華感」與傳統名車的來源非常不同。

嗯,不過這不是汽車電子報。回到科技。

這種激進的設計的最好對照,當然就是 iPhone。賈伯斯於 2007 年首次介紹 iPhone 時,所提出的第一個設計理念,就是拋棄實體鍵盤。賈伯斯指出鍵盤是桌機時代的產物,並不適合小尺寸、放在口袋裡的裝置。繼續沿用鍵盤反而會侷限手機的使用。

他指出手機是隨身電腦,就應該使用隨身的輸入裝置 — 手指。而最適合手指的介面便是觸控螢幕。

圖:AppleBlub

智慧型手機改用觸控螢幕之後就得到解放。蘋果與第三方的軟體工程師可以集中火力,針對採用同樣作業系統的所有手機,不斷的推陳出新。介面也不再受限,可以千變萬化。

那麼 Tesla Model 3 也會帶來像 iPhone 一樣的革命嗎?我認為還不到那個程度。汽車的按鈕是一種原生的介面,不像手機鍵盤是繼承自桌機的產物;因此 Tesla 雖然把按鈕數位化了,但產生的價值差異沒有 iPhone 帶來的那麼大。有些 Model S 的車主便抱怨一些實用的按鈕被拔掉了,不是加分。

然而,將按鍵數位化仍然有重要的意義。這代表所有的功能都將由軟體驅動,並且可以標準化。工程師可以持續修正,而且一次遞送給所有車主。再搭配感應器(sensor),就能產生許多變化。例如,未來車子或許可以根據外部溫度自動調整內部溫度。或是 Tesla 可以利用螢幕發出召回通知,指引駕駛直接在螢幕上進行修改等。

Model 3 並沒有改變汽車的核心價值,也就是把人從 A 點開到 B 點;不像 iPhone 把手機提升到了隨身電腦的層次。但即便如此,也已經是大幅度的進步。汽車業真正翹首期待(或害怕)的是自駕車技術。當自駕車成熟的那一天,Tesla 的操控介面已經站在準備好的位置,因為一切都可以馬上交給電腦操控。至少不用再拔掉按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