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Airbnb 募資 15 億美元

網路租屋平台 Airbnb 表示募得 15 億美元資金。根據美國證管會申報文件顯示,Airbnb 估值達 250 億美元,約 7,500 億台幣,緊追在 625 億美元的 Uber 和 450 億美元的小米之後,成為全球價值第三高的未上市公司。Link

這種高募資額、高估值的「獨角獸」新聞近年來屢見不鮮。Uber、Airbnb 與小米是最常上新聞的三家。我趁此機會回答兩個常見問題:1. 為何獨角獸公司估值那麼高?以及 2. 為何這些獨角獸公司不上市(IPO)?

為何 Airbnb 估值達 7,500 億台幣?除了因為投資人相信它們的前景是「壟斷世界」之外,另一部分是因為這些機構投資人都談到一些保障條款。保障多,投資人就願意用較高估值買。

舉例來說,一般健身教練時薪台幣 1,500 元。今天如果一位教練保證月瘦 5 公斤(積極展望),而且不滿意就退費 100%(保障),那麼要價時薪 5,000 元都有可能。所以上市公司的「市值」與未上市公司的「估值」不能直接比較;前者是公開市場決定的價格,後者隱含許多風險的成本。

既然要募這麼多,何不乾脆上市(IPO)?為何與 Intel 和微軟時代相比,現在科技公司越來越晚上市?

首先上市公司要符合許多法規跟檢驗,程序繁雜且綁手綁腳。其次,一般大眾(以及華爾街)不一定看得懂科技,特別是需要先燒錢的公司,這會影響股價。再來,由於金融工具成熟,私募即能募到很多錢(本新聞即是一例)。最後,最期待 IPO 的人,也就是手中握有股票的員工,也開始有「次級市場」可以交易手中股份了。因此公司就沒有那麼急迫股票上市。

換句話說,隨著遞送(distribution)門檻消失,股票的公開與未公開市場界線逐漸模糊。個人投資人可以透過如 Angelist 等股權募資平台,投資中小企業;或是透過二級市場,直接購買未上市公司的股份。而大型機構投資人也跳過公開市場,大筆投資獨角獸。剩下賺得最少(但風險也最低)的,便是公開市場投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