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臉書 、Google、蘋果與創作者,分食傳統媒體大餅

上一篇「去中介化的犧牲者 — 旅行社、出版社與書店推動聯合漲價的無用」從中介者角度看科技的衝擊。本文則從科技公司的角度看它們邁進垂直領域服務的策略意義。

Facebook、Google 與蘋果的短兵相接

過去半年內,這三大網路公司幾乎是亦步亦趨的推出了相近的四個功能:

  • 新聞:Facebook Instant Article、Google Play 書報攤、Apple News
  • 音樂:Facebook 不明(有傳言但遭否認)、Google Play Music、Apple Music
  • 支付:Facebook Messenger Send Money 功能、Google Pay、ApplePay
  • 個人助理:Facebook “Moneypenny“(尚未公開,取名自「007」系列電影的角色)、Google Now、Apple Siri

Amazon 在新聞、音樂與支付也都有投入,不過因為 Amazon 與台灣距離較遠,本文不討論。

短兵相接,代表這三家公司各自的「基本盤」開始飽和,必須進入其他人的領域。這三家公司的基本盤我在兩年前提過

Google:人與資訊,Facebook:人與人,蘋果:人與機器。

(在大陸分別是百度:人與資訊,騰訊:人與人,小米:人與機器。)

要理解為何這些公司的基本盤已經飽和,必須先理解它們怎麼服務基本盤。

Google 與 Facebook 的程式

Google 與 Facebook 可看成是「純」程式(algorithm)服務的兩個極端。兩家公司都必須在成億上兆的資訊中,挑出最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資訊。但兩家公司的服務卻又截然不同。

Google 的工作是在使用者輸入任何搜尋的千分之一秒內,爬找資料庫中所有資料,然後吐出最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搜尋結果。理論上,每一個 Google 搜尋有一個最完美的、唯一的解答。分析師 Benedict Evans 曾經開玩笑說:『Google 其實不該為關鍵字廣告(SEM)的成效自豪。因為如果 Google 的搜尋做得好,使用者根本沒有點擊廣告的必要。』

skitch

Google 搜尋到第二頁才有正確的結果。圖片來源:Google

Facebook 則是另一個極端。Facebook 必須在地球近 10 億的使用者動態中,不停的挑出 300 則動態製作出最符合使用者興趣的動態牆。所以 Facebook 的運算結果註定有 10 億種。

但與每一位使用者相關的資訊卻相當有限。我在 Facebook 上有近 1,500 位好友。這些人每天的動態加起來頂多也只有上萬則資訊而已。

Google 的「基本盤」是從任何問題中,翻閱近乎無限的資料庫,找出唯一的答案。而 Facebook 則是從有限的資料庫中,為任何人做出上億種不同的答案。

蘋果的設計

Google 與 Facebook 的基本盤是用程式運算回答「誰是南港最好的西班牙餐廳?」與「我的朋友都吃哪一家西班牙餐廳?」兩種問題(答案是南港沒有西班牙餐廳)。相對於此,蘋果的基本盤則從實體世界 — 手機 — 出發。蘋果推出了劃時代的 iPhone,建立了 App Store,上面掌握了解決各式各樣需求的 App。蘋果 iPhone 的價值來自於它是一個可以解決各式各樣問題的「現代瑞士刀」。

從蘋果的角度來看,它的基本盤是設計出最好用、最誘人的「瑞士刀」。而對蘋果來說,Facebook、Google 跟 Instagram、LINE 一樣,都是瑞士刀上的一把刀。

由於蘋果是直接銷售產品給消費者,因此相對於 Google 與 Facebook,蘋果更懂得與消費者溝通。蘋果的產品、廣告與發表會,是以設計為出發點,直接訴求人的情感與慾望。蘋果強於人性,卻無法像 Google 與 Facebook 如此消化大規模的、全球尺度的資訊。

我們可以說 Google 是一種被動的、「等你來問」的服務,強在精準。Facebook 是一種主動呈現的服務,最有媒體屬性。蘋果是一種獨裁的、「我說了算」的服務,也就是設計導向。

飽和引發前進

這三家從不同的起點出發。然而自 1999 年 Google、2004 年 Facebook,以及 2007 年 iPhone 問世以來,已經過了 10 年以上。三家的基本盤都開始飽和。蘋果擁有了最有錢的「瑞士刀」使用者。Facebook 連接了幾乎所有已開發國家人民。Google 則成為了搜尋的代名詞。

更重要的是,現在人們已經視網路、搜尋、社群為理所當然。他們不再滿足於 Google 與 Facebook 這種一體適用的程式,開始使用更多垂直服務,許多都包含搜尋與社群屬性。例如找餐廳的 Yelp、看影片的 Youtube、聽音樂的 Spotify 等等。

除此之外,Google 與 Facebook 處理的還是純虛擬的資訊,而以 Uber 與 Airbnb 為代表的新一代服務,卻象徵網路開始推進實體世界。與上述的垂直需求結合,代表人們不再滿足於「給我西班牙餐廳資訊」,更希望直接跳到「為我訂位」、「送西班牙餐點到我家」的實體結果。

換句話說,瑞士刀上的其他把刀都越來越鋒利,使得 Google 與 Facebook 的刀不再那麼必要。

而對蘋果來說,問題是瑞士刀的價值越來越取決於每一把刀(App)的價值。別的廠商或許瑞士刀做得沒有蘋果好,但只要上面有同樣的刀,其實對使用者也差不多。蘋果必須提供只有蘋果能做到的服務(如 ApplePay),或是讓蘋果瑞士刀上的每一把刀有獨特優勢。

於是,Google 與 Facebook 由泛用服務往垂直領域邁進,蘋果則由平台往個別應用邁進。三家企業正面碰撞。

摘選(curation)興起

仔細看,會發現音樂正好落在 Google 與 Facebook 兩個極端的中間。音樂有很大的資料量,但還不到無限(約 3 百萬首歌)。聽眾的需求很多樣化,但也不到無限多。

同時,要推薦音樂,需要結合程式與品味。好的程式運算能夠連結所有曲目,而好的 DJ 則可以推薦出最符合時代氛圍,或是特定時刻想聽的歌曲。因此蘋果擅長的品味也有可發揮之處。

新聞也一樣。每天的新聞很多,但還不到無限多。每個人都需要新聞,但大家看的新聞類型也沒有差太多。同時,提供新聞需要考慮文化與地域性的差異,還是需要人的導引。

因此 Google、Facebook 與蘋果不約而同認為音樂與新聞是下一個自己能夠發揮的戰場。Google 心想「我懂大資料」,Facebook 心想「我懂共同興趣」,蘋果心想「我懂品味」。

於是,最近我們看到在大的垂直領域(新聞、音樂)內,出現結合程式運算與人工摘選的服務。[註 1]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 Apple News 與 Apple Music。例如 Apple Music 請 Zane Lowe 主持 Beats 1 全球電台,對全世界推薦新歌。Apple News 也將聘請編輯整理、推薦即時新聞。[註 2]

創作者的天堂

反過來說,三家都覺得自己能做,代表三家都有不足之處。事實上三家在基本盤也都未達完美。我們都習慣了 Google 搜尋要翻很多頁才能找到需要的結果,也習慣了在 Facebook 上看到很多不想看的動態。蘋果的設計品味更不可能滿足所有人。我們只是暫時忍受這些缺失。

這些缺失並不代表 Apple Music 會失敗,或是 Facebook Instant Article 沒有用處;相反的,這些缺失顯現 Google、Facebook 與蘋果的服務,其實都還停留在非常初步的資訊處理階段,是一種陽春的妥協。當我跟我太太說:『週日我需要在南港招待西班牙來的客戶』時,她能馬上理解我的需求,不會要我輸入「南港  西班牙  商務  正宗  創業家可負荷  不要日式料理」這些關鍵字。目前 Google 排序網頁的算式,與 Facebook 計算興趣的程式,其實與人的生活情境還是有很大的斷裂。

比如說,Facebook 推薦一部影片給我,因為我有幾位朋友對該影片按讚 — 有沒有搞錯?我交朋友又不是照喜歡的影片交的。

skitch (1)

不知道為何 Facebook 覺得我需要看到這一篇。圖片來源:Facebook

所以本文我不會預測何者會勝出。當我們對人的需求理解越多,擁有更多不同垂直領域與實體行為的資訊,這些服務才會越進步。或許未來推薦餐廳的服務,不(只)是依賴搜尋或社群,還包括試吃、心理測驗、食材履歷等等。

但回到我上一篇「去中介化的犧牲者 — 旅行社、出版社與書店推動聯合漲價的無用」預告的,這一篇談的是媒體被科技衝擊。真正將被 Facebook Instant Article、Apple News 與 Apple Music 衝擊的,當然是原本負責整理與推薦作品的唱片業者、出版社與發行商。因為過去 Facebook 只取代了遞送(distribution)的通路,如今也開始接手發行(publication)、發現(discovery)與推薦的功能。蘋果現在只有幾位 DJ 負責全球電台,但未來可見將會有分國家、分城市的地方 DJ 與編輯群。

當然,當地的摘選者(curator)不會馬上被取代 — 也永遠都不會被完全取代。畢竟要全球級的企業服務所有小眾領域,不符經濟效益。但反過來說,對歌手、作家、記者等創作者來說,現在卻是最自由的黃金時代。現在不但有全球的發行平台,也有了全球的行銷平台、全球的摘選服務。

而且有好多家可以選,每一家都需要內容。當然競爭也會更激烈;現在 App Store  的狀況就是前車之鑑。但競爭總比無法競爭好;而勝出的創作者的回報將比過去更巨大。

過去賈伯斯需要連哄帶騙唱片業,逼它們加入 iTunes 的方案;現在 Taylor Swift 一句話,蘋果乖乖放手上億收入。古今對照,最驚人的不是 Taylor Swift 的能量,而是中間人(唱片業者)的角色逐漸被兩端 — 歌手與蘋果 / 創作者與摘選者 — 給分食了。

 

註 1:摘選一般叫 curation,中文翻譯為「策展」。但翻策展實在不知所云,我還是用「摘選」說明。

註 2:有人也許會問,那為何不見 App Store 聘請活人來推薦 App?(現有的「編輯推薦」欄位功能很弱)。大概是因為 App 是工具,需要人使用才會產生價值;不像音樂與新聞都是自成一體的內容,可以一目了然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