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有一句諺語:『當你手中有一個榔頭,所有東西看起來都像釘子。』(if all you have is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意思是當你擅長某個能力,就會習慣把所有問題當成此能力的待辦事項。
剛結束的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非常具體的呈現了這種思維。Google 新任 CEO Sundar Pichai 以無庸置疑的語氣,強調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下一個未來。而既然「人工智慧,Google 最強」,因此 Google 將迎向下一個黃金十年。
對照這種大榔頭思維,或說技術至上思維,是蘋果的「設計」哲學。蘋果的思維可以大致描述為「從使用者需求出發,整合相關的技術」。因此蘋果不一定是第一個採用彎曲螢幕,或是用最多核心的處理器;但蘋果的產品必須是整體最好用的。
Google「集中火力人工智慧」的思維,一方面是其優勢的自然延伸 — 的確 Google 的人工智慧最強。但另一方面也顯得有些孤注一擲,反應了 Google 面對的困境。
要理解本次 Google I/O 大會定調「人工智慧」策略的意義,先必須了解 Google 的困境。
不適應手機的 Google
Google 崛起於桌機時代。桌機催生了大眾網路,同時產生了一個價值連城的問題:「資訊那麼多,該如何找到我要的?」
這個問題最終由 Google 解答。在桌機時代,人們用瀏覽器上網。而在瀏覽器上,站在人與資訊中間的是 Google。Google 壟斷了資訊取得管道,自然獲益源源不絕。靠著關鍵字廣告與廣告交換網(ad network)等,Google 成為了網路霸主。
然而進入手機時代,瀏覽器退居二線。App 成為人們上網的主要通路,而不是 Google。Google 失去了接觸使用者的機會(go-to-market gap)。
當然,這話聽起來很奇怪。Google 不是掌握全球市佔 70% 的 Android 嗎?怎麼會沒辦法接觸使用者?但就像過去 Windows 也佔據電腦作業系統 90% 以上的市佔,仍然無法阻止價值移向網路企業(如 Google)。人們還是使用 Windows,但工作都在瀏覽器內完成了。
使用者需要的對象變了。在桌機時代,人們需要 Google 提供連結;但在手機時代,人們需要的是 Facebook,以及 Whatsapp、LINE、WeChat 等即時訊息 app。訊息平台逐漸取代作業系統平台。在營收上,Google 今年的廣告收益仍然創新高,遠遠超越了傳統媒體;但竄最快的是 Facebook。
在手機時代,Google 從中心,變成了背景、邊緣的角色。Youtube、Google Map、Gmail 等都是非常好的 app,但使用頻率遠遠比不上 Facebook、Whatsapp 與微信。Google 還掌握了 Google Play(中國區域以外),但大家沒事不會想去那裡。
Google 想突破在行動裝置上邊緣化的困境,過去幾年選擇的切入點是 Android。前兩年的 I/O 大會都由 Android 開場,並且隱隱約約把 iPhone 當成假想敵。
在今年的 I/O 大會,Google 的重心改變,不再由 Android 開場。Google 明確定義了其核心競爭力是人工智慧。其提供的價值是「輔助使用者完成事情」(help them get things done)。而策略是「盡量找地方用這把大榔頭」(咦)。
以下我就本次 Google I/O 大會宣布的前四項產品,說明 Google 的策略。
人工智慧解決一切
新任 CEO Sundar Pichai 在今年 I/O 大會的開場白,明確定位人工智慧為 Google 的核心優勢(原英文逐字稿來自 Ben Thompson):
「. . . . 光是給人們連結是不夠的。我們真的得幫助他們在現實世界中做事。因此我們將搜尋演進的更加有輔助能力。. . . 我們建造了知識關係圖 — 今日我們掌握了 10 億個組織、人、地點、與東西,以及它們彼此之間與真實世界的關係 . . . 」
「. . . . 感謝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與人工智慧的長足進步,我相信我們正在一個關鍵時刻。我們在 Google 過去十年成長得十分顯著,而且我們相信在接下來的十年,透過我們頂尖的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能力,我們將大幅躍進。我們真的希望更能協助我們的使用者。」
換言之,Pichai 將 Google 的價值主張由「搜尋」(search)調整為「協助做事」(help them get things done) 。而提供價值的手段是人工智慧。從這個新價值,我們可以看懂本次 I/O 大會一系列新產品的定位。
Google Assistant
Pichai 率先介紹的產品是 Google Assistant。Google Assistant 是一個類似蘋果 Siri 與微軟 Cortana 的人工智慧程式。使用者用聲音跟它對話,例如問電影時間,甚至直接透過它訂票等。
有趣的是,不像 Siri 與 Cortana 都有一個獨立的名字,Google Assistant 沒有特別的名字。Pichai 介紹它時,背後的投影片就停在「Google」一個字上。這是因為 Google 認為這就是新一代的 Google。Google Assistant 就是 Google。
作為一個聲音啟動的程式,Google Assistant 最重要的優勢,當然就是能搶到使用者的接觸點。當使用者不開手機就能啟動 Google Assistant,自然就會繞開首頁上的 Facebook、LINE 等競爭者。可以說蘋果推出 AppStore 時,將 Google 的角色由網路門戶,貶低成手機桌面上眾多 app 中的一個;現在 Google 又要藉著 Google Assistant,(在 Android 手機上)搶回入口的位置。
Google Home
Google Assistant 的另一個表現形式,是接著公布的居家裝置 Google Home。Google Home 放在客廳。人們可以用聲音詢問、控制。例如叫 Google Home 預報天氣,或是說明上班路線塞不塞等。Google Home 的情境影片非常驚人,甚至讓我覺得是過度承諾了。
驚人的 Google Home 示範影片。影片來源:Google
另闢戰場,試圖搶得使用者的接觸點。智慧客廳這個市場一直有許多公司投入,但始終沒有真正的贏家。去年 Amazon Echo 旱地拔蔥,忽然成功的領跑,讓其他企業離忙急起直追。據傳除了 Google 趕忙推出了 Google Home 之外,蘋果也在研發客廳聲控應用。
Google Home 與 Assistant 代表 Google 最有利的兩個切入點:Android 的預選人工智慧,以及客廳。Google 在此最有發揮空間。接下來的產品,就顯得侷促了。
訊息程式 Allo 與視訊程式 Duo
Google 花了蠻長的時間介紹訊息程式 Allo,說明它可以調整留言的字體大小、預載回復(reply suggestion),以及高安全性等。Allo 也串接了 Google 的許多資料應用(如下圖)。但所有人的疑問都是「現在推出訊息 app,來得及嗎?」
畢竟,有 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 與微信在前,還有人想安裝新的訊息 app 嗎?
這個問題目前有兩派答案。一派認為 Facebook 等已經勝利了。我個人偏向訊息 app 的競爭才剛開始,只是「連結最多使用者」的戰爭已經結束了。
@Google 示範影片。圖片來源:Google
但 Google 推出 Allo 更重要的意義,是示範其中「@Google 頻道」的功能。這有點類似 Facebook 與 Slack 中的聊天機器人(chatbot)。你可以在這裡詢問 @Google。例如問電影時刻,甚至直接訂票等。咦,怎麼跟 Google Assistant 很像?
沒錯,Google 就是在到處找地方放 Google Assistant 啊。既然別的訊息平台不給放,乾脆自己做訊息程式放囉。
另一個視訊服務 Duo,則接近 iOS 的 Facetime。Duo 的優勢是「跨 iOS 與 Android,並且在網速慢的地方仍能有極佳體驗」。這就是不跟 Facebook Messenger 競爭「連結最多人」,因此我反而比較看好。
不過因為是單對單的情境,因此目前看不出它「放」 Google Assistant 的方法。或許它的作用是帶動 Allo,再透過 Allo 「放」Google Assistant。
技術優越性即是商業優越性
本次大會公布的前四個產品 — Google Assistant、Google Home、Allo、Duo — 清楚的說明了 Google 以人工智慧為大榔頭,四處找地方應用的策略。
那 Google Assistant 要怎麼賺錢呢?Pichai 在另一篇 Forbes 的訪談中,解釋長期營收策略:『我們一直覺得只要你解決用者的資訊需求,很多這類需求都是商業性的。當資訊需求是商業性的,而你將人與提供服務的企業連結,自然就會有商機。』
這說的是廣告。不過從商業的角度看,大概沒有比這段話更「技術至上」了。不像蘋果之流,推出產品前要決定定價、分眾、行銷等;Google 認為「只要我們做得好,自然就會有商機」。這隱含的前提是「只要 Google 想做,就會由 Google 做」— 技術的優越性,能移除所有市場障礙。
挑戰大榔頭
Google 正在由「網路的 Google」、「手機的 Google」,調整定位為「人工智慧的 Google」。它的策略當然也會隨之調整。比如說,Google 將努力讓人工智慧跨平台(iOS、Android),並且滲透手機各個層面(整個 stack)。包括從伺服器、作業系統、App、甚至是內容,以求獲得最多使用者與最多資料。
這次發表會,Google 便宣布 Google Cloud 包含了針對人工智慧優化的伺服器晶片。這是就滲透伺服器端。Google 的意思是:『如果你要最便宜的伺服器,找 AWS。最適合企業的,找微軟 Azure。要找最會做人工智慧的,找 Google Cloud。』
除此之外,Google 應該也會將人工智慧 API 化、插件化,以讓其他的 App 開發者將人工智慧「嵌入」自己的服務。例如在發表會前宣告的 Gboard,即是「嵌入」了蘋果的輸入系統。Google 應該會持續擴大與蘋果的合作,雙方轉為更像合作夥伴。
在理解了 Google 的策略之後,我們應該試著挑戰它。想想新策略的風險在哪?我認為風險仍然在於,「擁有大榔頭」是否就足夠了。
Google 剛發軔時,服務價值是「提供 10 個最相關的連結」。這一個釘子很明確,Google 的榔頭也最大。但這次 Pichai 提出的「協助人們完成任務」,是一個乍看明確,但細看卻包含很多不同使用者情境(use case)的需求。
這每一個細分的使用者情境,都有許多競爭者與進入障礙。例如客廳已經有 Amazon Echo,訊息已經有 Facebook Messenger。亞馬遜更是立即回應 Google Cloud,馬上推出了針對人工智慧優化的伺服器服務。
Google 的榔頭無疑的越來越大了。但那些釘子都變得奇形怪狀,藏在不同的角落,而且都已經有至少一組人在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