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面對智慧型手機吞噬,倖存者必須捨棄與加碼

本文是《一個預測未來的簡單方法》的續集。在那篇文章中,我預測所有不是奠基在「每個人持有智慧型手機」的假設上的事物,都將被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衝擊。本文討論受到衝擊之後,該怎麼做。

近期連續兩篇智慧型手機文章,下一篇我會轉寫其他主題。不過,智慧型手機是我們這一代最重要的科技產品,一定是有物的主旋律之一。

生活不精采

不久前我買了一台輕便相機。買的時候,我心想:『要隨身攜帶相機,留下生活中精采的瞬間。』事實證明我錯了。要不是我的生活不夠精采,不然就是我高估了相機的方便性,總之我就是不會掏相機出來用。我還是都用智慧型手機照相。

細想其實不難理解。一般人每天要滑手機數十次,它的使用方法已深印在潛意識之中 — 有些人甚至可以邊開車邊用手機。手機不只嵌入人的工作(work flow),對很多人來說,它就是工作、朋友、家人。

手機的功能雖然不如相機,但已經能應付 90% 的攝影需求。相反的,相機對多數人都是陌生的使用介面。即使掏相機、開機、對焦、按鍵,總共不需花一分鐘,但它還是有心理壓力的成本。當然,它的功能優越,能夠處理所有的攝影需求。

一個是不用思考,僅能處理 90% 攝影需求的手機。一個是需要思考,但能應付 100% 需求的相機。結果長期下來,人們不斷練習用手機拍照,也越來越習慣手機;可是對相機越來越陌生(只用在 10%),結果對它越來越陌生。

最後,手機吞噬相機。

Nikon 與 Canon 正在消失

整個數位相機產業正在消失。根據日本相機協會統計,去年是過去 10 年個人相機銷售量最差的一年,比 2013 年衰退了 30.9%。但今年還會比去年再掉 20%。而這已是連續第四年的大幅衰落。原因當然是智慧型手機。

同時,智慧型手機正擴大滲透生活的各個層面。蘋果今年主打 「以 iPhone 6 拍攝」(“Shot on iPhone6”) 廣告案,強調用 iPhone 6 拍攝的藝術作品。對比前年 iPhone 5 的 “Photos Every Day” 廣告,則強調 iPhone 隨時都在身邊。如果你是 Nikon 或 Canon 的老闆,應該會覺得毛骨悚然。手機從強調拍照的方便、客製性(濾鏡)以及社交性;今天,手機終於正面挑戰相機的藝術性了。

手機吞噬更多產品

智慧型手機不只吞噬相機,還吞噬掌上型遊戲機、個人音響、GPS 導航機、紙本書籍與雜誌,甚至筆記型電腦。如下圖:

iphone bundle

這些被吞噬的「產品」,大家的感覺應該還算深刻。但更深一步看,會發現有更多間接的東西也被衝擊到了。

破壞後重整的產業鏈

每一個衰落的產品,代表的不僅是賣場裡少了幾台機器。它代表的更是品牌的淡化,以及其背後裁員的企業、員工、供應鏈與銷售鏈。

iphone bundle all the brand

除了 3C 產品受到智慧型手機的直接衝擊,還有許多產業受到間接衝擊。

燦坤變中華電信,中華電信變燦坤

3C 賣場過去 5 年也大幅的衰落。光華商場、台北車站 NOVA、日本秋葉原與北京的中關村,過去都是重要的 3C 買賣聚落。以前販賣桌機、筆電、電視、音響、主機、隨身聽、CD、光碟時,輝煌一時。

如今燦坤與光華商場越來越蕭瑟;相反的,中華電信、遠傳電信的店卻越開越多,在有些街道直逼 7–11。兩邊勢力反轉,也是因為智慧型手機。

一方面是產品線的此消彼漲。3C 賣場賣的的相機、遊戲機、GPS 導航、筆電、音響,都可以或多或少用手機取代。

另一方面,手機正成為人與其他機器之間的代理人。換句話說,未來的科技產品必須跟手機連線才好用。三星有連網電視、連網冰箱,小米有空氣濾淨機,蘋果有 Apple TV 與手錶。它們當然應該與手機一起賣,而不是分在不同店。

最後,電信商有一張王牌 – 手機每 2 年要換約一次。一般人買手機會搭配電信商補貼,因此電信店號召力十足,甚至不用廣告宣傳,客人就會每 2 年報到一次。更厲害的是隨著手機的更新越來越頻繁、功能越來越複雜,因此這 2 年之中客戶還會不定時進店裡問問題、換個保護貼、送修手機、買個手機殼或是升級費率方案等。

總而言之,手機越來越重要,電信店也越來越重要。於是電信店越開越多,越開越大。最終極的形式當然就是蘋果直營店了。不但營收坪效全美國第一,甚至每家店都成為城市的文化地標。這跟智慧型手機的崛起是並行的。

咖啡店變辦公室,辦公室變咖啡店

另一個因為手機而改變的是辦公室。許多著名的科技公司都以辦公室非常「咖啡店風」聞名,例如 Google、facebook,或是台灣 LINE 辦公室 等。

a thinking ape
溫哥華公司 A Thinking Ape。圖片來源:Betakit

把辦公室弄得像咖啡店不是招才噱頭,而是行動裝置帶來的解放。過去的辦公室長得就像電影《駭客任務》的開場,有一排排的 OA 隔間與一排排的桌機。這種設計是為了有效管理檔案。所以會計跟會計坐一起,負責美國客戶的業務也彼此坐在隔壁。此外,不管是桌機或是筆記型電腦,基本上都需要螢幕+鍵盤+滑鼠+電源線,加起來十分笨重。

但智慧型手機、平板以及輕型筆電的出現,真正的解放了員工的行動能力。[註1] 員工可以邊行動邊保持生產力,靈活度大幅提昇。於是,會計可以隨時與工程師、業務、產品經理組成團隊,但檔案仍然能夠在雲端上分開管理。員工不再需要被關在隔間之中。

員工自由之後,自然會聚集在比較愉悅、充滿人性的環境,也就是咖啡廳或餐廳。科技公司與 共用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越來越像咖啡店,以通敞、平面、充滿隨機交談的概念設計。你有沒有發現,你的公司沒人喜歡坐在自己的座位,但會議室與小空間常常不敷使用?

然後咖啡店也越來越常成為辦公室。我現在就在民生社區一家咖啡店打字。這對咖啡店老闆可能不是好消息吧。

加強長處,勇於捨棄

被智慧型手機衝擊的企業該如何因應?這問題當然很難,Nikon、Canon 與燦坤都在掙扎。目前出現的案例顯示,重點在於強化、加碼原本的長處,勇敢的捨棄被智慧型手機「吞噬」的部份。

比如說,紙本的書報雜誌受到智慧型手機海嘯般的衝擊。過去紙本的利基是規模經濟、壟斷通路。如今通路是平的,紙本必須找回這種形式原本的優勢 – 清晰的字體、良好的閱讀體驗、恆久的保存、強烈的分享感(「這本書借你!」)等。

於是,在雜誌部分有 Monocle 這類「大部頭」雜誌的復甦。在書本方面,則有名導演 JJ Abrams 的《S》書,挑戰紙本的極限。

《S》書內含不同形式的紙、手寫註解、插圖、劇中劇等巧思,極力發揮紙的表現力。 圖片來源:寂寞出版社
《S》書內含不同形式的紙、手寫註解、插圖、劇中劇等巧思,極力發揮紙的表現力。圖片來源:寂寞出版社

回到一開始討論的相機 – 相機業還能做什麼?把相機裝上 WiFi、GPS?這是以己之短攻他人之長。設計軟體並非相機業的強項,使用者介面都做得非常糟糕。把相機做得「手機化」,跟手機硬拼,頂多能在日漸消退的相機市場中多分一塊餅,無助於積極的勝出。

積極的作法是針對自己的強處發揮。相機業的強項,說到底是晶片以及鏡頭。例如 Sony 推出 QX10 與 QX 100 系列,只包含了鏡頭與感應晶片,操控完全交由智慧型手機處理。這就是積極的方向。

 圖片來源:<a style="color: #000000;"
圖片來源:monitor

這種策略正視了手機是消費者的核心裝置,而攝影只是其中一個需求的事實。從這個角度重新出發,自然會順應趨勢,讓手機做它擅長的操作,而相機業則專注於它的強項。從這方面看,無人機(drone)的企業顯然更理解「行動優先」,已經在攝影的領域中搶到不錯的位置。如果 Leica 能推出僅包含鏡頭與晶片,但由 iPhone 控制的鏡頭組,我相信會有非常多人有興趣。

不論處於哪一個產業,負責什麼產品,面對智慧型手機的崛起,最重要的是不能力抗潮流,希冀「挽回」消費者過去的使用方式。順著風思考,並且沿著自己的強項深入發揮、轉型,這類的企業後勢看好。我非常期待迎向科技業百花齊放、各種產品應接不暇的時代。

 

註 1:注意這三個產品的出現順序:智慧型手機、平板、輕型筆電。事實上是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以及其推動的 3G 普及,才讓後兩者有了真正的行動力。在沒有 3G 之前,WiFi(辦公室)與 WiFi(咖啡店)之間是恐怖的聯繫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