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ify 在現金流轉正後持續衝刺用戶數,同時投資獨家內容。Podcast 廣告前景看好,不過其他的聲音經濟手段也已完成驗證。
Zoom 發佈財報,震撼業界。這不只是例外的曇花一現,而是長期趨勢的加速發展。Medium 發佈重大改版,同時調整自身定位,從演算法轉為技術平台。
英特爾公佈財報後,台積電帶動台灣股市創新高。然而物極必反,極盛也是危機的開始。微軟重新審視企業對電腦運算的需求,創造了難以踰越的護城河。
Zoom 把握了千載難逢的時機,高速成長。同時在資安上也進展迅速,有望成為首個提供點對點加密的視訊會議平台。Zoom 能否挑戰微軟的霸主地位?
兩大廣告平台相繼公布季報。共通點是廣告營收受疫情影響。然而 Google 選擇此時調養生息,臉書卻要趁機擴大領土。
Netflix 拜疫情之賜快速成長,更舉債 10 億美金作為拉開差距的準備。臉書推出多人視訊功能,重演抄襲限時動態的致勝策略。
36 氪完成上市,但無法證明媒體不只是媒體。全錄提出併購惠普,要克服股東對短期投資報酬率的計較。Garmin 財報亮眼,關鍵是正視小眾。
Tesla 好不容易站穩腳跟,開始穩定賺錢,又要面對更嚴峻的挑戰:傳統車廠的競爭。福斯集團的保時捷推出 Taycan 電動跑車,與 Model S 一別苗頭。Tesla 是否有持續性的優勢,是傳統車廠無法追上的?傳統車廠是否有結構性的弱勢,因此不可能跟上潮流?
網路業最喜歡「規模化」,最討厭變動成本。偏偏當紅的兩個產業 — 食物外送與音樂串流平台 — 變動成本都很高。現在一個產業用燒錢解決,另一個產業似乎找到了出路。
福斯集團大舉投入電動車,同時 Tesla 也傳出亮眼財報,由虧轉盈。在新創與巨頭的下一階段競爭中,純粹的技術優勢並不可靠。關鍵在於建立無法追上的綜合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