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2019 / 公開文章 / 文章 / 評析

美國罰款臉書 50 億美金 — 擋不住資料流通的利益

閱讀時間 8 分鐘

售屋公司的勢利眼

先說個故事。約 10 年前,我的一位朋友開豐田的 Yaris 去看房子,結果門口的保全用勢利的口氣說:「我們這邊一坪 40 萬喔。你確定要進來看?」這位朋友其實是頗有實力的老闆,只是不愛在車上花錢。

這是一個資訊落差的故事。如果售屋公司當時有一套系統,能夠透過車牌辨識顯示「車號 XX-XXX 擁有者是一位低調的富豪」,那或許就能多賣一間房子了。

有價值落差,就有市場。由此可以推論,會出現一個「資訊市場」,專門交易各企業手中的資料,並整合在一起,再賣給各企業。比如說售屋公司交出顧客的售屋資料,換取車牌辨識資料;其他企業就能知道誰有實力買房子。事實上這就是整個廣告科技(ad tech)領域的起點。

從好處想,市場能帶來效率。透過資料的交換,售屋公司能獲得新客戶,而我的朋友也不用忍受白眼。然而大家內心深處也會有些恐懼吧?不知道資料交換來交換去,最後會落到誰的手上?而且只要有一個企業外洩我的資料,其他所有的「好」企業的保護措施也都沒有意義了。

這是隱私權議題的最大矛盾:資料流通的利益很清楚,壞處卻很難計算。複製資料容易,收回資料困難。結果是企業追逐資料奮不顧身,但對應的風險卻不清楚。企業與政府都在摸索如何在網路上維護隱私權。

臉書非常清楚地體現了此一矛盾。

臉書遭罰 50 億美金

美國政府重罰臉書流出用戶資料。根據自由時報報導: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調查社群網站龍頭「臉書」隱私外洩事件一年多後,12 日表決通過對其處以約 50 億美元(約 1,552 億台幣)罰款,創下 FTC 對科技公司祭出的最高額罰款紀錄。

. . . 「臉書」去年 3 月爆發 8,700 萬名用戶個資遭現已倒閉的英國政治顧問暨數據分析公司「劍橋分析」非法取用的醜聞。FTC 隨後調查臉書是否違反 2011 年簽署的協議,即在與第三方分享用戶數據時,須事先清楚知會 FTC,近日終以三比二票數通過與臉書的和解協議,要求其支付 50 億美元罰款,遠高於 7 年前向 Google 開罰的 2,200 萬美元。

我分析過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一案。要注意的是,當初臉書的資料並不是外洩(leak),而是透過 API 傳遞給劍橋分析。後者是合法地取得用戶資料。只是後來臉書改變政策,並要求所有取得資料的第三方企業銷毀資料。但劍橋分析沒有銷毀,還用資料來操弄選情。

這同樣是資料流通從好事變壞事。一開始臉書開放 API,讓劍橋分析(所偽裝的公司)可以開發一些臉書小遊戲,例如「算算你是金庸小說中哪一個人物?」這就是資料交換:臉書提供用戶帳號、email,劍橋分析提供用戶的內容偏好。可是資料很難收回,終究被用來做壞事。

FTC 認為錯在臉書資料管理不良。這次罰金會這麼高,是因為臉書後來又爆發一連串資料外洩的事件。再加上臉書是累犯,在 2011 年已經跟 FTC 簽過一次協議,承諾要小心管理用戶資料;後來的「犯行」卻更嚴重,使得 FTC 認為不加重罰金不足以改變臉書行為。

有趣的是,罰金新聞一出,臉書股價反而上漲。輿論則一片罵聲,認為金額太低,無濟於事。

50 億美金會痛

例如,許多人指出 50 億罰金差不多是臉書一個月的營收。還有人指出此次罰款讓臉書股價上漲,反而使得佐伯格的身價也上漲!對臉書根本不痛不癢嘛。

但這是錯的。股價上漲是因為不確定性消失。臉書已經多次警告將面臨 30 億 ~ 50 億罰金,也準備了 30 億美金的預備款。因此過去的股價已經反映了罰款的風險。現在罰款數字符合預期,不確定性消失,自然股價上漲。

不管再大的企業,要掏 50 億美金還是會痛。因為這是現金,折損的是公司淨利而不是營收。去年臉書淨利約 220 億美金,罰款約為 23% 年淨利,肯定會讓臉書的股東不高興。若臉書又再犯,FTC 必然會提高罰金。再多來幾次就會真的吃臉書的老本了。

再說,50 億美金也會讓臉書調整管理方式,更重視資安風險。假如一個團隊提出一個新專案,可能幫臉書賺 5 千萬美金,但風險是罰款 50 億美金,顯然現在就不會通過了。

在此事件之後,臉書的形象由紅翻黑。人們普遍更不信任科技平台。美國政府也更加關注隱私權。歐盟的趨勢也類似。

歐盟同步收緊

約略同時,歐盟國家也開始重罰外洩資料的企業。英國的「資訊長辦公室」(Information Commissioner Office, ICO)宣布將對 Marriott 旅館集團與英國航空分別罰款 1.2 億與 2.5 億美金,理由是違背「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 。Marriott 去年洩露了 3.39 億筆的用戶資料,而英國航空則是因為資安防備不足,導致駭客取得 50 萬個用戶的個資。

上述只是罰款的一小部分。ICO 只有權針對英國用戶的損失懲罰,其他歐盟會員國會另外開罰單,總金額可能會是數倍之高(特別是 Marriott)。

如果你是企業的 CEO、技術長,或是工程師,那現在可以歸納出第一個結論:保護用戶資料市場正在快速成長。上述案例正在快速劃定出用戶資料的成本。罰款越高,企業會投入更多資源保護資料。

雖然「資料成本提高」的方向很清楚,但程度卻不清楚。沒人知道該如何計算一筆資料的價值。這次 FTC 開罰其實是引用通用的消費者保護法,因為美國沒有隱私權法。所以 FTC 也只能統包的出一個總罰金,並且逼迫臉書和解(settlement)。FTC 很難詳細說明到底哪一次洩密值多少錢。

最根本的問題是隱私權概念模糊,因此很難量化。

隱私是一個近代的概念

隱私是一個近代的建構。人類能不引人注目地自由移動,是工業革命與都市化之後的現象,僅數百年之久。大部分時間人類是活在雞犬相聞的洞穴、村莊或小鎮中。人們互相認識,沒什麼隱私。

直到城市出現,人才能隱密地移動。於是我們習以為常,定義了「隱私權」,規範政府不可以侵入私人空間。網路的前 30 年更強化此一概念:人們在網路上自由穿越國界,完全逃出鄰里與政府的視野。

但現在科技又壓縮了私人的空間。人們在網路上自願交出行為軌跡。而企業受到利潤驅使,自然會透過收集、交易、整合,將你在各處分散的資料組合成一張個人圖譜(profile)。車牌資料自然會與信用卡資料聯結,就像水一定往下流一樣。

過往的隱私權概念很難套用在資料上,因為資料不是人。既有的隱私權概念確保任何人沒有法院命令,不能進入你家。但資料不是,資料是一種外部的東西;要如何規範記錄你家的資料 — 包括地址、電話、電費、水費、甚至上網資料 — 不可以流出?

回到一開始的舉例。我現在開車會用「車麻吉」這個 app。它整合車牌與信用卡,讓我進出特約停車場時可以直接扣款,不必另外去自動繳費機。這很方便。相信未來車麻吉也會連結加油站或麥當勞「得來速」,讓我加油、買外帶時都不必掏出現金。但我願意讓它串接售屋公司的資料庫嗎?企業何時能放心地交換資料?

同意只是開始

歐盟 GDPR 的原則是用戶必須同意(consent)交出資料。只要用戶明確地同意,企業就免責;反之算是資料外洩。美國尚沒有明確的規範。

但「同意」只是第一步,問題還很多。例如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線上按的「同意」代表什麼。用戶也不可能親自做所有的判斷 — 難道我要決定「信義房屋可以,永慶房屋不行」?這最終只會導致大者恆大 — Google 可以輕易取得顧客同意,但中小企業不行。

隱私越來越受到關注,但範圍跟價值卻都還不清楚。人們內心直覺知道隱私很重要,但不知該如何化成制度,特別是如何從隱私的觀念延伸出管理資料的流通。過往的隱私權是圍繞著保護人的實體空間,很難套用管理在外部的資料的流通。

雖然成本高度不確定,但資料的價值卻非常明確。擁有資料的企業有很大的優勢 — 例如有車牌辨識資料的售屋公司。因此企業仍會持續追逐資料,甚至鋌而走險,直到新的隱私權準則成熟為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