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科技業的人,應該會注意到最近兩個產業同時湧起併購潮 — 半導體與網路媒體。兩個產業差異很大,但背後推動整併的理由卻意外的類似。
半導體併購
先看半導體業。過去半年的併購包括:
- 去年 12 月 Cypress 16 億美金併購 Spansion
- 今年 1 月 Lattice Semiconductor 6 億美金併購 Silicon Image
- 今年 3 月 NXP Semiconductors 118 億美金併購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 上上週 Avago 370 億美金併購 Broadcom
- 上週 Intel 167 億美金併購 Altera
我不是半導體業的專家,不敢妄評。不過綜觀主要分析師與媒體的討論,可以歸納出併購有三個主因:
1. IC 設計成本越來越高
即便 IC 設計公司已經將成本最高的製造交給晶圓代工公司,如台積電、三星等,但 IC 設計本身的成本也一直提高。合併之後的公司,至少可以削減非設計相關的成本。比如說可以裁掉行銷、財務,以及當然可以裁掉一位 CEO。
2. 客戶集中
隨著智慧型手機成長減緩,市場逐漸塵埃落定,最大的幾家公司開始浮現:蘋果、三星、小米。當客戶集中,IC 設計公司能夠賣的對象減少,每一張訂單數量更大。此時供應商也要夠大才有機會搶到訂單。比如說蘋果要購買時,一定希望供應商至少能承接 20% 以上需求的公司,而不會希望分別向 10 家供應商下單。
供應商規模越大,越有資格與客戶談判、爭取好的條件。
3. 供應商集中
這些半導體公司的供應商,也就是晶圓代工廠(Fab)集中的更明顯。基本上剩下台積電、三星與 GlobalFoundries 等大廠。所謂「客大欺店,店大欺客」。這些掌握晶片供應的晶圓代工廠商集中後,有時說話比它門的客戶更大聲。
所以客戶也必須擴大規模,增加訂單數,才能得到好價格與好服務。若是生意不夠大,反而會被台積電排到後面。
簡言之,當半導體公司上下游都集中化時,IC 設計這一層也必須跟著集中化。因此我們看到上述熱鬧的併購活動。在一個成長減緩的市場,大開始吃小以維持市佔率。知名半導體部落客 Jonathan Goldberg 甚至預言最後歐美只會留下 5 家最大的 IC 設計公司,其他的都被吃光:英特爾、Qualcomm、Avago/Broadcom 的合併公司、德州儀器以及 NXP。而亞洲則留下聯發科、三星、以及大陸華思半導體。
媒體併購
同樣的邏輯,很奇妙的也適用網路媒體業,特別是由廣告支撐的免費媒體。最近的媒體併購包括:
- Verizon 44 億美金併購 AOL。AOL 旗下包含 The Huffington Post、TechCrunch 等網路媒體
- Charter 正在協商併 Time Warner Cable,據稱後者估值 787 億美金
- 媒體集團 Vox Media 以全股票併購科技媒體 Recode。交易金額未知。
怪不得有人打趣說:『AOL 與 Time Warner 要併購,柯林頓與布希要選總統,電影院要演侏儸紀公園 . . . 現在是 1990 年代嗎?』
媒體併購的原因呢?也差不多。
1. 客戶集中
由廣告支撐的(ad-based)網路媒體,其營收主要來自程式購買廣告(programmatic ad buying)。這支程式成為最大的客戶。程式不講關係,也不看「品牌」,它只關心哪一家媒體能夠吐出最符合某個特定廣告需求特徵的觀眾群。當網路媒體爭取的是同一類廣告,其內容就會開始同質化。
比如說,大家都想爭取 Benz 汽車的廣告。Benz 的程式性廣告需求可能是「50 ~ 60 歲,中年男性,喜愛管理、科技、消費、旅遊的觀眾」。於是每一家媒體紛紛針對這個需求打造內容,彼此競爭,自然造成廣告價格降低。
現在所有的網路媒體的策略都是希望跳過程式,直接談到 Benz 的廣告(direct buy)。但 Benz 之於媒體,就像蘋果之於供應商 — 它也不想面對十家以上的媒體,因為交易成本太高。因此要躍過程式,唯一的方式就是規模要大,也就是流量要大。
此處所謂的大,是 Facebook 與 Google 這種層次的大。要知道 Google 與 Facebook 就瓜分了網路廣告 50% 以上的預算。次一級的 Twitter,即便有每月上億的點擊,還是遭到批評成長太慢、經營不善,甚至呼籲換掉管理階層。如此可以想像一般媒體的壓力有多大。Recode 透露的資料顯示其每月有 150 萬不重複訪客,照樣撐不住。
為了大,Vox Media、Quartz、The Huffington Post、AOL 等都採用類似的策略,不是開闢多個垂直媒體(科技、體育、飲食、時裝等等),就是往海外如印度、南非發展。往海外發展這一點,看在台灣創業者眼裡應該會覺得很奇怪 — 許多人常說台灣的市場太小,「你應該去東南亞啊!(或大陸、美國、新興市場)」。莫非美國市場也太小,所以網路媒體第一步是去印度?
2. 供應商集中
網路媒體需要大流量,提供流量的就是供應商。而網路媒體的供應商也逐漸集中:Facebook 與 Google。Facebook 既是媒體的競爭者,又是媒體的供應商。這是一個奇妙的循環。越多人使用 Facebook,就有越多媒體把內容放上 Facebook;當 Facebook 上內容越豐富,就越多人留在 Facebook 上。
媒體依賴 Facebook。於是 Facebook 推出 Instant Articles,讓媒體可以直接在 Facebook 內刊登內容。加入 Facebook,等於進一步弱化對觀眾的控制,強化 Facebook 的角色。但媒體沒有選擇。
注意到 Instant Articles 首批合作的媒體是哪一些嗎?紐約時報、Buzzfeed、Huffington Post。流量夠大,供應商才會理你。
3. 成本提高
乍看之下,寫文章的成本不高(寫獨特的東西其實很累!)可是一旦要產出每月千萬點擊時,成本就快速增加了。(除非靠大量轉載與轉錄 – 那是另一個問題)事實上成本增加主要是因為競爭者也在加碼,所有網路媒體不得不跟。
除了寫作本身的成本,還需要 SEO 與社群行銷,還有後台的成本,包括內容管理系統(CMS),各種 App 以及各個平台的官方帳號等。層層疊疊下來,成本就很高了,真的能全方位兼顧的就只剩下幾家大媒體了。
我們算算看:每家媒體大概都有官方網站,也都有 Facebook 粉絲團。可是同時擁有 Twitter、Pinterest 與 Instagram 的媒體,可能剩不到一半。另外還有 Snapchat、Youtube、LINE 跟微信?接著,有 iOS App 的可能又剩不到一半。再加上 Android、Apple Watch,甚至未來的 Hololens?這些帳號都需要管理,也需要針對不同的平台調整內容的特性。
在一個破碎化的環境,規模可以帶來重複的接觸,建立品牌與熟悉感。這需要規模。
此外,上面只是討論文字型的內容。廣告價格最高的影音,其成本又更高 – 畢竟價格與製作門檻成正比。這也是為何現在大部分併購都是由電信商、影音製作者「向下」併購偏文字類的媒體。
結語
不論半導體與媒體,都正在經歷大量投資之後的收縮階段。不過半導體業過去的蓬勃,主要是跟著 PC 以及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成長,市場基本上是健康的。現在的整併反應市場的效率,留下的是更有競爭力的企業。
反觀網路媒體過去的大量投資,一直到今天的整併,反應的卻是一個萎縮的、不知所措的市場。的確廣告資金正在由紙本與電視媒體移向網路,這一點最近網路女王 Mary Meeker 的投影片就說明的很清楚:
資料來源:KPCB
但接收這些錢的並不是 Huffington Post 這種所謂的網路媒體,而是 Facebook、Google、LINE、Snapchat 等真正的網路「原生」媒體。這些社群、即時訊息公司的廣告收入持續擴大,只留下越來越小的餅,分給所謂的網路媒體。餅不夠分,因此它們必須整併、聯盟來對抗。
智慧型手機成長趨緩之後,半導體業還可以期待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帶起下一波成長,或是至少保持一定的動能。但網路媒體 — 特別是廣告支撐的免費網路媒體 – 新的市場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