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並非始於今年,而是從中國進入 WTO 時就種下了種子。本集音頻從美國禁令對華為的短期衝擊,討論到不同價值體系所產生的不相容科技。
「直營」品牌,又稱 Direct to Customer(DTC)品牌正當紅。旅行箱、刮鬍刀、眼鏡、時裝品牌,甚至是電動機車都有成功案例,分別獲得高估值、被高價併購,甚至是公開上市。本集音頻討論 DTC 品牌的機會及成本。
臉書訂新策略,說「未來是私人的」,矢志發展以 Messenger 為首的訊息平台。卻害得臉書原有的問題更加糾纏不散。
自駕車已在可見的未來。Tesla 要靠自駕車自財務困境中轉危為安,而傳統車廠要提早因應對既有商業模式的重擊。
執照不再是工作的保證,反而成為妨礙創新的盒子。當平台成為產業的核心,將出現新商業模式與顧客關係。
Uber 在短短 11 年創造極高價值,也引發眾多爭議。島讀分析 Uber 上市說明書,討論永不賺錢的公司的價值。
中資收購台灣粉專的傳言甚囂塵上。粉專是否有新聞自由?政府是否有權管理粉專的交易?當資訊爆炸,弱勢的不是媒體,而是大眾。
Google 推出劃時代產品:遊戲串流服務 Stadia。未來人們進出遊戲將如同播放 YouTube 影片一樣自然。事實上 Stadia 不只將擴大遊戲市場,更可創造無窮的虛擬世界。
臉書將朝「加密」與「閱後即焚」的方向轉向。公眾動態牆(newsfeed)的時代來到尾聲。未來是破碎的無數小圈圈。
在玩社交資本遊戲前,請先詳閱風險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