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將遊戲《要塞之夜》(Fortnite)從 App Store 中移除,製造商 Epic Games 隨即大動作提告 App Store,聲稱蘋果濫用壟斷地位,以及其從遊戲內交易中抽取 30% 的分潤過高。手機與遊戲巨頭碰撞不只是討價還價,更牽涉到對運算典範的主控權。
「金融的價值是管理集體價值記憶,以及為市場供給信任」— 臧正運。然而當區塊鏈、網路平台等科技分食記憶的管理權、替代供給信任,金融業的價值隨之消損。其實質權力來源 — 政府 — 必須奪回主權,因此紛紛試驗央行數位貨幣,也試圖透過法規與拆分限縮科技業的權力。政府、金融業、資訊業三方如何達成新的平衡?
蘋果、亞馬遜、Google 與臉書的 CEO 齊聚一堂,來到美國國會「反壟斷小組委員會」的聽證會。聽證會充滿指責、自辯、轉移話題以及誇飾語氣。而聽證會的真正價值,在於聽證會的舉行本身,確認了科技業壟斷將需要人民、政府與企業共同合作管理。
矽谷 OpenAI 推出的 GPT-3 是一個文字產生器,能寫文章、寫程式,打開了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想像。而生活中無數的「小場景」也需要另一種人工智慧,例如智慧門鎖。劉峻誠所創立的耐能科技便是在離線、平價、低耗能、可重組的人工智慧領域的佼佼者。
英國決議移除華為 5G 設備,美國研擬封鎖 TikTok,為何中國企業始終難以甩開中國政府的陰影?中國自習近平掌權以來,快速統整意識形態,讓西方幡然發現原來過去 30 年是貌合神離,實際上雙方想法南轅北轍。
疫情迫使美國大學轉為全線上授課,但哈佛大學的學費不見減少,顯現其真正產品不是教育,而是文憑。
賺錢光靠自我成長不夠,也要觀察外部的趨勢變化。辛苦賺來的錢,也可能一點一滴的被政府偷偷的「稀釋」甚至「刪除」。
每一次蘋果切換處理器架構都反映了運算典範的轉折點。如今 ARM 與台積電的攜手合作,可望逐步突破英特爾在電腦的稱霸。
人類善用抽象化(abstraction)化繁為簡,提綱挈領。抽象化堆疊起來創造豐盛,進一步建構更複雜的系統,於是又需要再次利用抽象化。然而一點一滴的,穩定的世界正慢慢趨於失控。
台灣第一家 24 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關門,書店從輝煌期步入黃昏。誠品要用「全通路策略」取代書店,成為服務顧客的第一線接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