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2018 / 公開文章 / 形式 / 文章 / 評析

Apple Watch 不是手錶

閱讀時間 7 分鐘

早安!

幾件事情宣布。首先再次提醒下週停刊一週

其次,7 月時我做了「年中會員滿意度調查」,有超過 500 位會員填寫。非常感謝大家!今天公布結果。請參考使用者證詞頁會員滿意度調查結果頁。特別感謝眾多具名推薦的會員,你們的意見都放上去了。我相信島讀應該是顧客滿意度最高的台灣媒體之一。

最後則是今天的內容。蘋果發表會即將到來。但這次我人在旅行,無法第一時間分析,先以這一篇文章參加討論。

在蘋果目前的產品線中,Apple Watch 是最具潛力,也是使用情境最不明的。不明的理由眾說紛紜,但我覺得精品錶品牌 Tag Heuer 總裁 Guy Sémon 在 2015 年說得最簡潔:Apple Watch 不是手錶,是一個手腕上的連線裝置。(Apple Watch is not a watch. It’s a connected device.)

進入正題。


火車站的兩個時間裝置

每一個火車站都會有兩個裝置:時鐘時刻表

時鐘顯示當下的時間。時刻表則顯示火車何時出發、何時抵達。旅客要準時上車,就必須對照兩個裝置上的資訊,再回推自己的出門時間。如果所有乘客都有好好的算時間,那麼火車就能準時出發 — 乘客、司機與車站的一次成功協作

圖:維基百科

事實上人們使用時鐘一向都是為了協作。如果一個人活在孤島上,是不需要看時間也不用戴手錶的。時鐘越進步,協作也更精確、規模也更大。知名科技部落客,亦是手錶愛好者 Om Malik 曾寫道

自古老的埃及人使用日晷以來,我們人類就對測量「時間」著迷。而我們測量的目的經常影響我們如何設計測量的工具。

舉例來說,在黑暗時期,鐘錶基本上是服務宗教,放在鐘塔的頂端。至 19 世紀末,錶成為軍人的配備,特別是那些負責領導部隊的,他們必須在戰爭中同步前進。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為必需品,之後則隨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型態而進入民間。這最終造就更加同步(sync)的時間 — 不論是石英錶、數位錶或是手機。測量時間的裝置與其真正目的總是有產品市場適配(product-market fit)。

當一個村莊只有一個計時裝置 — 教堂的鐘塔 — 那麼只有同一村莊內的人能彼此協作。衡量時間的單位也很粗略,大約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隨著時鐘普及,協作就更精細。下一次跳躍性的發展是火車問世。火車串連多個城市,因此需要每一站一起協作,否則一站延遲就會影響到後面的車站。

因此不同城市的火車站必須同步時間,這導致電報、時區與標準時間的發明。著名的時間理論 — 相對論 — 即是愛因斯坦在瑞士專利局工作時,辦公室正對著瑞士國鐵車站。他每日看著火車站的時鐘與火車進站,思考時間與空間的關係。

到了近代,手錶普及且無比精確,就促成了全球性的協作。衡量時間的單位更細,以小時、分鐘為單位。高鐵每 30 分鐘一班,捷運 30 秒一班;都市人一天可以安排 5 場活動,遲到時總是說「再 3 分鐘就到了。」

科技的演進讓協作更方便。至此為止,主要發展是時鐘變得更便宜、輕巧、準確。但人們仍必須對照時鐘與時刻表,仍然得自己記得準時出門。

直到下一次的科技跳躍:網路。網路的功用不是讓時間單位更小 — 人類無法理解秒以下的時間單位。網路真正做的是讓時刻表變得可分享、可編程(programmable)。

想像每一個人都是一台火車,每天要經過不同的月台,包括家、學校、辦公室等。不同的人要協作,就相當於不同的火車同時進站。過去的作法是彼此約定一個時間,然後各自看時鐘,準時出現。

然而網路讓人們的時刻表可以直接彼此溝通,省下看時間、計算行程的步驟。例如過去的電視節目是觀眾與電視台約好,同時 8 點鐘打開與播放電視。今天你若喜歡某一個 YouTuber,只要按下訂閱鍵,未來有新影片上線都會訊息通知你。YouTuber「共享」了他的時刻表,並透過軟體「插入」你的時刻表。

今天我不(需要)記得何時接小孩下課,因為我已經把下課時間輸入了 Google 行事曆。Google 每天會在放學前 30 分鐘通知我。甚至 Google Maps 會根據路況,通知我及早出發。當我的時刻表可以被編程,就能轉變成通知,提醒我行動 — 省下我對照時鐘的心力。

回到火車站的比喻。牆上的時鐘沒變,但時刻表提供的資訊更豐富了。車站的時刻表與個人的時刻表連結,就能更好的協作。過去的人們被手錶推著跑,今天的人們被通知推著跑;滑手機大多先看通知,偶爾才看一下時間。

時間仍然宰制現代人的生活。協作仍奠基於共同定義的時間之上。然而人類已經慢慢把安排時刻表的工作外包給電腦,使得僅提供時間的傳統手錶顯得有點 . . . 浪費空間?而對傳統手錶的美好印象,有時也侷限了智慧手錶的發展,使得它總是顯得有點定位不明。

Apple Watch 走回頭路

過去不少人質疑 Apple Watch 定位不明,是一種走回頭路。例如以下常見的對話:

「有了 Apple Watch,我減少看手機的時間了。真棒!」

「我當初就是因為有手機,才很高興的不再戴手錶了。為何現在又要戴回來?」

圖:xkcd

換言之,把 Apple Watch 當錶看,就會覺得有點繞圈圈 — 既然手機就能看時間,何必多此一舉?Apple Watch 剛推出時,主打的功能也都是模擬傳統手錶,例如多種錶面、轉輪、錶帶等,反而顯得抄襲傳統手錶,缺乏獨特性。

但隨著蘋果累積經驗,Apple Watch 已經淡化傳統手錶的特徵,轉為強調智慧手錶的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通知。通知直接整合了時鐘與時刻表對照的結果,為用戶省下寶貴的注意力與記憶力。

近年 Apple Watch 深耕的重要垂直場景是健康,包括運動、急救、睡眠、心律不整等。這些也都仰賴 Apple Watch 賦予時間意義。若是傳統手錶,很難測量跑步速率、呼叫最近的救護車、計算深度睡眠時間,或是計算心律等。更別提要跟過去的自己比較了。

人們能感覺得到通知的優點,卻不一定能夠清楚描述。每天減少看 5 次手錶,省下 5 次思考下一步行程的時間,要長期積少成多才感受得到價值。因此 Apple Watch 銷量小步快跑,成長率穩定增加。Quartz 報導 Apple Watch 快速在服務業普及。因為餐廳、專櫃、健身教練等服務業人員被叮囑不能滑手機,許多人只好「偷瞄」Apple Watch 上的通知來代替。甚至以負面表列的方式節省心力 — 只要 Apple Watch 沒有震動,就表示一切順利。

蘋果應該更果決的斷開傳統手錶的包袱,專心挖掘「手腕上的連網裝置」的優點。

Apple Watch 的未來

未來的智慧手錶之於錶,就像今天的 iPhone 之於傳統電話一樣 — 你還是可以講電話、看時間,但那是在電腦尚未替你完成溝通或是安排時刻表的任務之後。是一種最後手段。iPhone 與 Apple Watch 的優勢在於讓你不需要打電話、看時間。

蘋果開發智慧手錶有獨特的機會。一方面它無懼於長期開發技術。例如蘋果至今累積了藍牙配對晶片(亦用於 AirPods)、eSIM(讓手錶可不經手機連網)、全屏螢幕(首先見於 iPhone X)、聲控介面(Siri),甚至自建 Apple Music(跑步可以串流音樂)、脈搏辨識等,都讓 Apple Watch 能更快成為一個獨立運行的裝置。

此外,蘋果最大的優勢是組織文化。蘋果沒有傳統鐘錶業的包袱。而且蘋果採用功能性組織(functional organization),比較不怕內部抵制 Apple Watch 挖走 iPhone 的市場。

今天許多人還是批評智慧手錶無法「傳承百年」,一兩年就要汰換。換言之仍是把 Apple Watch 與傳統錶比較。但蘋果應該揮別傳統錶的典範,專注「賦予時間意義」的定位,協助更多人更好的協作。Apple Watch 的特色不是代代相傳,而是摩爾定律、網路效應,是永不停止的進步。

當然,傳統手錶有其獨特價值,例如裝飾性與情感上的吸引力。我討論過蘋果設計師 Jony Ive 承認一開始並不確定 Apple Watch 的切入點,因此決定兩手都抓:同時發展功能性與奢侈感(記得愛馬仕錶帶嗎)。機械錶、奢侈錶仍會存在 — 或許終極的奢侈就是不需要看通知,也沒有既定行程?但大部分人希望透過電腦的協助,能省時間,也不用記行程;看錶的次數越少越好。或許當人們不需要手錶,就是 Apple Watch 真正起飛的時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