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2017 / 公開文章 / 文章 / 評析

共享單車是泡沫,泡沫不是壞事

繼 Uber 之後,第二個人人喊打的「共享經濟」代表在台灣出現了:oBike。

oBike 是所謂的「無樁式」單車租賃服務,也就是不需要停在固定的停車格,可以隨騎隨停。從 PTT 的一長串批評留言來看,台灣人真的很討厭 oBike。不過同時,共享單車新創的估值卻是屢創高峰,而且在許多國家都出現「山寨」,包括矽谷的 LimeBikeSpin 等。

共享單車的爭議與 Uber 也十分相似。你是否認同 oBike,取決於你是否相信為了達到它所揭示的未來,值得忍受過渡期的混亂。

註:我知道很多人反對 oBike 與 Uber 叫做「共享」。不過「共享」其實沒有公認的定義。本文的「共享」指以使用(access)代替所有權(ownership)的趨勢。更精確的用語應該是「隨選」(on-demand)。

中國共享單車投資踴躍

共享單車在中國已經是許多人的日常風景。上週中國共享單車企業 ofo 宣布募資 7 億美金。領投者為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繼續跟投。而其主要競爭者摩拜單車(Mobike)則在 6 月募資超過 6 億美金,領投者為騰訊。兩家總募資總額至今已超過 25 億美金(約 775 億台幣)。

更驚人的是使用數據。ofo 宣稱已經進入 5 個國家、150 個城市,擁有 650 萬輛自行車。而 ofo 與摩拜兩家都聲稱已提供了 20 億人次的騎行服務,並且分頭輸出海外。作為對照,台灣的 YouBike 數量不到 3 萬輛,總騎行數去年剛破 1 億次。

不過率先抵達台灣的共享單車卻不是中國的兩大,而是來自新加坡的 oBike。而且進台灣沒多久就發生水土不服。

新北市禁止共享單車 oBike

oBike 大舉進入台灣後造成許多違規停放、影響市容的問題。由於沒有固定的停放點,許多用戶就隨意停放。例如這台停在我們公司附近的捷運站口:

市政府率先出手管制。新北市禁止 oBike 進入人口稠密的 17 個行政區。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

交通局表示 . . . 行政區都是屬於人口密集區域,民眾機車停車問題嚴重,而各大眾運輸場站周邊機車或自行車停車位皆有供不應求的情形。
交通局表示 . . . 在不排擠和侵犯既有汽、機車停車空間及紅線管制之前提下,將陸續檢討並規劃增設自行車停車空間。

禁止 oBike 進入大眾運輸場站周邊當然是致命性的打擊,因為 oBike 最重要的服務場景正是連接大眾運輸站的「最後一哩」 — oBike 在台灣的目標就是取代自駕機車,自然會與機車競爭停車格。

說 oBike 咎由自取大概算公道。在一個停車位已經很緊張的城市,一下子投放上千台腳踏車(目標是上萬台),肯定會激起違停與搶占機車格的行為。同樣的問題在中國都出現過,oBike 不能假裝無知。

不過新的商業模式的價值就在於挑戰常識,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檢討現狀。舉例來說,許多人批評 oBike 佔用了機車停車格,逼機車族無位可停;等於是 oBike 把停車成本「外部化」,由全體市民共同承擔。這個批評很有道理,但不完整。

圖:自由時報

私有化最後一哩

在 oBike 之前,是機車族在使用停車格。換句話說自駕車主同樣是把停車費用外部化。為何自駕車主可以享用公共的停車格,而 oBike 不行?

有人說是因為 oBike 是營利企業,而停車格僅限個人使用。這說法至少有兩個問題:

第一,許多自駕車的存在也是為了「營利」。例如許多人每天騎機車上班,下班再騎回家。這可以說是他們的雇主把機車的停車成本給外部化了。若政府要求該企業提供機車位,則企業的利潤便會降低。

這還不考慮各種「準營業用」的機車,例如外送的飲料店、餐廳,或是任何要求工讀生「自備機車」的企業。也還沒有討論到為何居家用的機車就可以享受公共停車位。

第二,共享單車的使用者仍然是市民。假設一台 oBike 可以替代掉 4 台機車,那麼其實 oBike 越多,反而越能紓緩停車問題。當共享單車普及時,真正造成停車格不足的是使用率低的自駕車。

由此可知,停車格供不應求不是因為 oBike 的停車成本太低,而是因為所有車子的停車成本都太低。要避免停車成本外部化,最公平的方式是向所有的停車格收費;不論自駕或是營利,也不論機車或腳踏車,一律按時收錢。若政府想要前瞻的處理交通問題,其實發展這方面的科技是最積極的作法。

當停車的成本墊高,共享單車反而會因為使用率高而更具優勢。就像都市停車越貴,計程車與 Uber 越有吸引力一樣。

共享單車是泡沫,但泡沫不是壞事

共享單車的終極目標,是全面掌控市民的最後一哩交通。可以比擬為一種分散式的大眾交通工具 — 叫做「分散式的捷運」好了 — 但由一家公司營運。

在這個理想的世界中,市民不再購買及擁有機車或腳踏車。如果需要跨越城市,那就搭捷運。若是短程運輸,則可以任選各種服務,包括汽車(Zipcar)、機車(WeMo)與腳踏車(oBike)。當然,也可以選擇附司機的服務,如計程車或 Uber。

這些服務由不同企業統一調度車輛。不但更有效率,政府也更好管理。路上的車更少,所需的停車位更少,行人的空間越多。

掌握「分散式的捷運」!這麼宏大的願景,難怪吸引資金前仆後繼的投入。單車的進入門檻低,因此目前出現一波泡沫。超過 50 家企業在中國圈地、打補貼戰,以及帶動一輪又一輪的驚人募資。


許多人看到中國此時的亂象,包括鉅額的資金、業者的倒閉,以及一些單車墳場的照片,就懷疑共享單車只是炒作,不是真的生意。這是誤解了泡沫的價值。

新創估值泡沫其實是創業環境蓬勃的表徵。泡沫的背後是投資者之間的競爭。當你投了一個好題目時,我就必須投類似的題目來對抗。雖然整體產業投資過度了,但會加快產業發展,提高新創的實驗意願。

矽谷也同樣有一波一波的投資泡沫。前一陣子是共享經濟,接著是虛擬與擴增實境,最近則是人工智慧與區塊鏈。台灣很少聽到新創泡沫,是因為台灣幾乎沒有投資人,當然也沒有投資人之間的競爭。

泡沫在公開市場才是問題,因為一般市井小民的資金來自薪水、房貸或是卡貸。一旦市場崩盤會造成社會動盪。但新創圈的投資來自創投、私募基金等,本來就已經將失敗風險涵蓋其中了。

共享單車能獲利嗎?

還有許多人批評共享單車是金融遊戲。這種說法有很多版本,包括業者只是想吸收押金,或者只是在騙投資者的錢(又稱「B2VC」)。這些說法隱含的意思就是共享單車的「本業」不會賺錢。

當然我也無法判斷它們會不會賺錢,因為我缺少一些資料,特別是成本的資料。然而說「騙錢」也太過武斷了吧?難道這些中美頂尖的科技公司與創投,不是笨蛋,就是壞人?

從我搜集到的資料來看,共享單車的營收來自四個:

首先是租費。一旦單車達成規模效應並且寡斷,便可以調高租費,至少打平營運成本。

第二是廣告。既然共享單車是一種分散式的捷運,就可以經營捷運的營收,也就是廣告。ofo 最近在中國與小小兵(minions)合作,在車上放置小小兵的玩偶,等於瞬間舖設上萬個街頭廣告欄位。

第三是賣資料。共享單車掌握個資、路線以及路況等寶貴資料,都很有價值。有些資料能用來影響用戶本人,例如在 app 上推送騎車路線上的餐廳。有些則能用來影響其他人,例如用來改善地圖,設計商圈等。

第四則是政府補助。當共享單車成為一種「準」大眾運輸工具時,自然有可能獲得政府補助。這對政府也是好事;管理一家企業,遠比管理成千上萬的市民要容易得多。

共享單車如何不野蠻成長

說真的,我也厭惡隨地亂停的 oBike。但我同時也不滿意現在的交通狀態,包括廢氣、塞車,以及缺乏路權的行人等。共享單車與 Uber 一樣,揭示了一種新的城市交通選項 — 由一家企業統一經營、更高效但也更集中的系統。

困難的是如何達到那個境界。目前各國應對共享單車的方式不太一樣。中國許多城市推出了共享單車管理辦法。美國舊金山跟新北市類似,在第一時間禁止共享單車營運。其中一個理由是與現有的定樁單車服務競爭。新加坡則正好相反,反而收回了原本預定的國有定樁式單車服務,理由是民間共享單車的能量已經足夠了。

台灣也必須從自身的環境出發,思考如何應對。台灣主流的「最後一哩」交通工具是機車,因此真正需要的是機車的未來政策。共享單車大概只會是補充的角色。定樁式的服務如 YouBike 也會繼續存在。

另一個有趣的問題則是共享單車將如何衝擊腳踏車廠的地位,例如捷安特?這是我上一次分析共享單車的重點,倒是有人很不諒解 . . .

當然有,就是我。圖:科技島讀

當時我即提過,都市交通最重要的趨勢之一便是由「自有」轉向「租賃」。這代表腳踏車廠也會由 B2C 的銷售模式轉向 B2B,由「賣給消費者」轉為「賣給 ofo 與摩拜」。這當然會衝擊傳統的捷安特。就跟 Uber 會影響賓士與 BMW 一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