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17 / 公開文章 / 文章 / 評析

「通靈少女」廣獲好評|電視的工作

早安。

快樂的時光總是咻的一下就過去了(超老派)。本次試營運即將結束,下週二 (5/9) 將是最後一篇。不論你對我寫的內容有何意見,請把握機會告訴我。


上個月我把家裡的第四台停掉了,因為實在很少看。如今我家的電視只能收看「新三台」:Netflix、Apple TV、YouTube。

沒想到「剪線」之後不久,HBO Asia 與台灣的公視就合作推出了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通靈少女》(The Teenage Psychic)。該劇不但在台灣締造了公視的電視劇收視記錄,也在新加坡拿到收視第一。很可惜我家卻無法收看。

但是沒關係,我有信心 Netflix 遲早也會拍出很棒的台灣劇。因為傳統電視台正被新的電視台取代。

Jobs-to-be-done

哈佛商學教授 Theodore Levitt 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洞見:企業應該思考顧客聘僱(hire)產品是為了完成什麼工作。

他說:「顧客買的是一個的洞,不是鑽孔機」。換句話說,顧客需要完成的(jobs-to-be-done)是有一個洞,鑽孔機不是重點。如果另一家企業能以更好的方式提供洞,就會是鑽孔機的競爭者。

這個概念後來被另一位哈佛教授 Clayton Christensen 納入他的「顛覆理論」之中。他指出,如果一家新的企業能以不同的商業模式,更好的滿足一些被忽略的顧客,就有機會切出新市場。

比如說許多人可能一年都鑽不到一個洞,不想為此買一台鑽孔機。這時出租鑽孔機的企業就有商機。或者,有些人不擅長操作機械,這時一家提供「水電工媒合」的平台就有價值。這些企業都會威脅到傳統賣鑽孔機的企業。

因此要看電視的未來,首先要問:人們看電視是為了完成什麼工作?至少包括

1. 獲得資訊(新聞)
2. 學習
3. 看體育競賽轉播
4. 得到啟發與聆聽故事
5. 逃脫現實(escapism)

但不可能針對每一個人的喜好去製作節目,那樣太貴了。因此傳統電視的作法是取最大公約數,針對大部分人的需求製作。傳統電視正是一個超大型的綑綁(bundle)。每一個人出一點錢,讓每一個人的需求都得到一點滿足。而上面列的 5 種需求,正好對應到傳統電視最重要的五種頻道:新聞台、紀錄片 / 教育台、體育台、電影台、綜藝台。

而當這些需求逐漸被其他產品滿足,傳統電視就面臨了崩解。

其中,前兩點 — 新聞與學習 — 已經完全被網路取代了。電視新聞跟網路比,既不即時,也沒有涵括討論,更新又十分緩慢。而要學習,網路上的素材更是遠勝電視。

維繫傳統電視的其實是後三點。其中,即時體育轉播的需求在台灣算小眾,本文暫不討論。最後兩點 — 聆聽故事與逃脫現實 — 則是真正維繫傳統電視的關鍵所在。每個人都想要聽故事,歡笑,逃脫一下現實;而目前最好的辦法是看電視。任何產品想要挑戰電視,必須至少做出同樣水準的電視劇或綜藝節目,可是那需要大量的資金。

我們可以把傳統電視想成是奧運的五環標誌。現在兩環(新聞與教育)已經失色,但三環還在發亮。可是因為所有人是一起出錢買這五環,所以每個人分攤的錢還算便宜。如果一家新公司想要賣新的環,必須做到至少發出一樣的亮光,但成本相對昂貴。除非,這家新公司也能找到許多人分攤。

Apple TV 只是嗜好

蘋果就是知道傳統電視還沒有可趁之機,因此雖然賣了多年的 Apple TV,但一直說它只是一個「興趣」。

賈伯斯在 2010 年接受有關電視的提問時,就清楚的解釋了電視產業的狀況。注意當時他在回答有關電視介面的問題,但很快的轉到了商業模式(4 分 3 秒) :

提問者:. . . . 你覺得現在是不是拋棄電視介面的時機?就是傳統上下左右那種介面,然後引入一個全新的介面,來讓電視變成真正的互動裝置?蘋果會怎麼做?
賈伯斯:要在電視產業中創新,真正問題是如何切入市場(go to market)。電視業基本上是一個補貼的商業模式,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免費或是每月 $10 美金的機上盒。這種補貼基本上消滅了任何創新的機會,因為沒有人會付錢買一個機上盒 . . . . 新力、Panasonic 跟很多人都試過了。

. . . . 要改變這種狀況,唯一的辦法是假設你能回到原點,拆掉機上盒,然後重新設計一個一致的介面,並涵蓋所有不同功能,然後讓消費者願意買單。但現在沒有辦法。這就是電視市場的問題。

蘋果自問,平板電腦或電視,我們想做哪一個?大概是平板。但也沒差,就算我們想做電視,也沒有辦法切入市場 . . . . 這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願景的問題,而是一個切入市場問題。

提問者:在手機上你透過與電信商合作來切入市場,難道不能跟一個有線電視商合作嗎?

賈伯斯:那你就會碰到另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全國性的有線電視商 . . . . 然後也沒有像 GSM 這樣國際通用的標準,讓我們只要針對美國設計,就可以在其他國家通用。不。每一個國家都有不同標準、不同的政府審核,非常的,嗯,怎麼說,巴比倫塔,不對,不是這樣說,巴爾幹半島化,非常的巴爾幹半島化(按:指分裂)。

(英文逐字稿來自 Strachery,我有編輯)

不過,當年沒有全國性與跨國規模的有線電視商,但今天有了。那就是 Netflix、Amazon Prime、愛奇藝,以及 HBO 等。切入市場的機會出現了。

Netflix 與 HBO 是電視圈的矽谷

Netflix 全世界有近 9,500 萬付費訂戶,即將挑戰破億人。Amazon Prime 約 6,600 萬。愛奇藝超過 2,000 萬,並且剛宣布跟 Netflix 合作。而 HBO 透過全球的有線電視系統遞送,覆蓋近 1.9 億戶。(HBO 是向有線電視系統拆分訂閱費,因此每一戶所收到的費用低於前述幾家「直營商」)。這每一家企業的收視群都達到國家級水準,都有足夠的資金來拍攝高品質的節目。

好萊塢其實跟矽谷很像,都是高資本、高風險的行業。每一家製片商都在賭眼光跟回報率。而 Netflix、亞馬遜與 HBO 就是電視圈的矽谷。他們有兩大優勢:

第一,就是上述的廣大收視群。這代表它們一旦賭中熱門影集,回報遠大於「本土型」電視台的回報。

第二,就是他們的眼光好,因為他們有資料。他們知道我喜歡在深夜看重口味影集,因此製作了《紙牌屋》。知道我兒子喜歡早上看卡通,因此製作了《搖滾蟲蟲》。他們也可以透過身分認證,提供有裸露鏡頭的《勁爆女子監獄》給成人看。這些傳統電視台通通做不到。傳統電視台只能做大眾節目。

就像矽谷一樣,Netflix 與 Amazon 也對影劇人才有非常巨大的吸引力。誰不想拍精緻的戲劇,而且一上架就可以被上億人看到呢?電影人才大量流向電視,好萊塢出現「電影已死,電視的黃金年代開始」的說法。電影業犯劇本荒,院線只剩下超級英雄、卡通,跟各種系列作撐場面 (例如《玩命關頭 8》)。

但電視本卻是推陳出新,精采連連。去年 Netflix 的《皇冠》(The Crown) 贏得金球獎最佳戲劇。今年亞馬遜出資的《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贏得多項奧斯卡大獎,都是明證。

而在台灣,成功的例子就是《通靈少女》。


國際的《通靈少女》

《通靈少女》由台灣公視與 HBO Asia 合拍,講述的是一個台灣少女靈媒的故事。網路媒體 Punchline 為《通靈少女》作了一系列很好的專訪。從訪談中就可以一窺國際平台所帶來的優勢。

例如導演陳和榆說:

實際受到 HBO 的限制不多,陳和榆話鋒一轉,倒是笑說:「但敘事節奏確實會比一般台劇快,倒不一定是 HBO 的要求,而是跟 HBO 合作,讓我有這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去做。戲劇的節奏要快,劇本一定要做到更飽滿、更精彩,常常聽到別人『規勸』說電視沒有人這樣做,但我就覺得這樣比較好看,反而是去質疑他們『為什麼以前不這樣做』,或是跟他們說『但這是 HBO』。其實我真正想證明的是,其實只要大家願意提高標準,去想什麼可以更好,我們才有可能能再往上提升、進步。

陳和榆把成功歸因於自己的用心,但更重要的關鍵其實是《通靈少女》一共只有 6 集,因此劇本一定要節奏快、飽滿、精采。而且「因為是 HBO」,所以中間不需要廣告,敘事可以更連貫。傳統電視沒有這些條件,所以傳統的製作方式會讓陳和榆質疑「為什麼以前不這樣做」。

那為什麼 HBO 可以只做 6 集,沒有廣告呢?因為《通靈少女》同時在亞洲 23 國播放,收視費用加起來足以支撐,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收視群優勢。而且在有線電視播完之後,HBO 還可以把影集移到網路平台 HBO Go 上繼續播放,不受檔期限制。傳統電視也沒有這個條件。

而 HBO 的跨國規模加上手中的資料,也讓它可以在企劃階段就針對不同收視族群規劃。例如製片陳薇如說:

的確為了國際化,會有一些限制,中間最困難的一個折衝重點是語言,原本新加坡是完全不能有閩南語、台語的出現,HBO 是不希望有台語的。事實上我們也曾經試著做成 HBO 想要的全國語版本,但 IFA 作為製片的角色,其實很重要的是我們要維持作品的品質,當我們也發現並認同拿掉台語其實對戲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我們就去協助編導向 HBO 爭取保留台語的部分。所以最後只有新加坡版本還是得全配成國語,但其他區域都將以原版播出。

是跨國通路所帶來的豐沛資源,包含資金、資料以及自由度,讓《通靈少女》得以跳脫出台灣的影劇環境,成為比較接近美劇節奏的作品。而顯然這些正是台灣觀眾要的。可是傳統電視台仰賴廣告,必須努力衝高最多同時收看人數,使得他們自然去追求破碎的敘事與大眾化的故事,幾乎無力回應觀眾的要求。

而當這些新的網路平台有了自製高品質節目的能力,也就替代了傳統電視價值的最後兩環,啟動了電視生態的崩解。現在落地台灣的每一家影音平台,包括 Netflix、愛奇藝、KKTV、HBO 等,都宣布要自製台灣內容。這對觀眾當然是好事,因為可以看到更多《通靈少女》。但不知道電視台能夠留住多少觀眾。至少我走了。

 

 

本篇為科技島讀公開文章,想獲得更多科技商業趨勢分析,可直接點擊下方黃色小島圖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