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
2021 / 公開文章 / 年份 / 形式 / 文章 / 評析

博弈、科技與投資自己之必要

閱讀時間 13 分鐘

「連擦鞋童都在討論股票時,就表示股市到了高峰。」這句話今天已經不成立了。因為今天的擦鞋童可能不討論股票,而是討論衍生性金融商品、房地產、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甚至是比特幣、以太幣、穩定幣、平台幣,或是非同質化代幣(NFT)等。

打開我的臉書,好像所有人都在投資美股、科技股,以及上述提到的新興資產。這對科技島讀有利,表示更多人認識到科技的力量;卻讓我憂心忡忡。現在是泡沫嗎?如果泡沫破滅,會有多少人受傷?人們關心投資更勝過自己的「本業」,是不是好高騖遠?

上週葛如鈞博士跟我錄 podcast 時,感慨地說我們似乎進入了博弈的時代: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計算報酬率。有些行為是投資,有些更像投機,有些則是博弈,也就是賭博。

為什麼大家都在瘋投資?

量化寬鬆

一般說法是因為政府在「印鈔票」。 實際上央行或聯準會並沒有「印」任何東西,因為一切都已經數字化。政府只是按一個鈕,就能釋放資金到市場裡,希望推動更多消費與投資。然而這些資金大部分流向資產(asset),使得股票、房地產資產等價格不斷攀高。

同時,由於資金供過於求,銀行也無法提供存款戶太高的利息。於是個人或企業都必須為錢另尋出路,找能帶來更高投資報酬率的東西。一開始熱錢先買績優股,例如微軟。等微軟漲得太高,熱錢就買風險稍微高一些的股票,例如 ZOOM。當 ZOOM 的價格也太高時,就繼續往下找,例如剛剛 IPO 的 Airbnb,或者是透過 SPAC 上市的公司

當 SPAC 也無法餵飽熱錢,資金移向投資未上市公司以及加密貨幣。現在美國已經出現專門收購市值低於 5 百萬美金的企業的「微私募基金」(Micro-Private Equity),以及每季滾動募資的微型創投,稱之為「滾動基金」(Rolling Fund)。都顯示資金持續搜索能帶來報酬的新標的。在房地產,也可以看到從「蛋黃區」向「蛋白區」擴散的漲價波浪。

「我不接受!」你可能會說:「我不會相信脫離現實的價格。至少我會保持清醒。」

那表示你不瞭解什麼是現實。私募基金巨擘索羅斯(George Soros)曾指出,任何需要人類主觀判斷的東西都具有「反身性」(reflexivity),也就是該東西的狀態會因人們的認知而改變。換言之,你認為一個東西值多少錢,取決於你認為其他人認為它值多少錢。如果你認為其他人都認為特斯拉(Tesla)會漲,那麼特斯拉就會漲; 漲價後的價格成為新的現實。今天 GameStop 的股價 118 美金的高檔,特斯拉的股票本益比超過 1,000 倍,是新的現實

個人緊縮

遇上寬鬆的貨幣政策,最吃虧的是手中沒有資產的人。他們看著資產飆漲,會更加焦慮。「如果我不投資,是否就跟不上別人了?」「如果現在不買房子,是不是就再也買不起了?」「我是不是該抓住翻身的機會?」

如我在「台灣的兩個平行世界:富裕與付不起」中所提,社會逐漸分成四種人:

現在世界可以分成四種人:最大的得利者自然是掌握商品產業的人,也就是擁有機器、工廠或軟體的人(或許可以稱之為「資本家」)。其次的得利者是商品產業的從業人員,直接從生產力提升獲得更高的報酬。第三順位則是服務業的專業服務者,享受水漲船高的薪水。

最弱勢的是既無法參與商品產業,也無法提供獨特服務的人。他可能不是知識工作者,無法提高產業的生產力;也可能是被自動化所取代的勞工,只能提供一般的、缺乏差異化服務。他兩頭落空。

掌握資產的人水漲船高,提供服務的人卻持續落後。從此一角度來看,台灣瘋投資美股、科技股,是理性的行為。Uber 司機買 Uber 公司股票,是將資金交給投資報酬率高的人 — 機器的投資報酬率高於人力。於是 Uber 司機得以享受 Uber 企業的成長報酬。

更深刻的問題是為何「本業」成長前景黯淡,導致有些人成為「薪水小偷」,上班時都在思考投資?這是本文無法討論的複雜問題。

科技推波助瀾

資金寬鬆逼使人們投資只是一半原因。另一半是科技讓投資變得容易了。這包含科技的三大拿手招式:

第一,科技降低投資的門檻。

科技降低取得資訊的門檻。例如一般人都能開設美股帳戶、追蹤特定領域的專家,以及參與網路上的討論。

人們可投資的選項也更多。除了標準的金融商品之外,人還可以投資人!例如 Lambda School 就是用學費補貼來換取學生未來的收入分潤。人們也更容易委託顧問、參與集資,或是資助朋友創業。

同時,投資單位也可以更小。任何東西只要數位化,就能切成無限小的單位,再重新組合。股票可以零股買賣。債券可以切成不同風險係數的「套餐」。房地產可以打包成證券。加密貨幣更無所謂最低投資額。

第二,科技讓一切可辨識(legilible)。

可辨識就可以交易,就能做成金融商品。例如社交資本(social capital):臉書有了追蹤數,網紅就能銷售影響力。粉絲團的追蹤數也可以轉換成「置入性行銷」的營收。於是現在人們在臉書上發言,都不自覺的帶著投資的意味:「這篇貼文能為我帶來多少追蹤者?將來轉換成多少收入?」

以上兩點結合,就是一切可辨識的東西都可投資。舉例來說,我可以銷售科技島讀的現金流。假設科技島讀有 1 萬名訂戶,我就可以對外銷售:「如果你預付我 2,500 萬,我就賣給島讀未來一年的現金流 3,000 萬。」

買主可以「綑綁」10 家類似訂閱制媒體的現金流,轉身跟投資人募資:「只要 250 個人各投資 100 萬,就能享有 20% 的年報酬率喔!」。這就是我寫過的 Hipgnosis 的商業模式

第三,科技讓貨幣虛擬化。

你認同「現金為王」嗎?你相信定存是最安全的投資嗎?許多人越來越不相信了。當錢能在彈指之間轉成不同的資產,又能在彈指之間換回法幣,現金的價值就越來越虛幻。例如在中國用支付寶,收到薪資可以直接存到 app 內的投資帳戶餘額寶,馬上投進市場。「現金」與「投資」的分界越來越模糊。

政府狂印鈔票更是雪上加霜,進一步破壞人們對法幣的信任。當金融圈嘲笑加密貨幣「沒有實體資產背書,可以任意增發,缺乏監督機制」時,加密貨幣圈現在只需要冷笑反駁:「美金有比較好嗎?」

當資訊豐富、資金流動、投資選項日益增加,報酬明確,再加上法幣地位動搖,進一步驅使人們投資。反正萬一情形不對,「我立刻轉回來就好啦。」

投資有賺有賠

這不是科技第一次將有限的資源轉為近乎無限。同樣的過程其實在「注意力經濟」上已經發生過一遍。手機解放了人們的注意力,大幅增加人們瀏覽的內容選項,也更有效的搜刮破碎的注意力。例如人們在等公車、上廁所時都在滑手機;就像科技讓人們更輕鬆的投資閒置的錢。

那麼觀察注意力經濟的發展歷程,也能從中預見投資的新風險。第一個風險是集中化。當選擇過多,人們必然需要交由演算法決定資源配置。在注意力經濟,這指的是 Google 與臉書的演算法。而在資本市場,最明顯的例子是被動投資(passive investing),例如「0050」指數基金。

當資源集中由演算法分配,接著會扭曲供應商的行為。例如企業會致力於爭取進入台灣前 50 大(而不是服務股東),獲得演算法的投資。就像網站透過搜尋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SEO)擠入 Google 搜尋結果。

另一個風險是系統缺乏韌性(resiliency)。一個高度流動、不斷優化效率的市場,會變得緊密相嵌,不容一絲差錯。一旦某個環節斷掉,整個系統就會癱瘓。例如我們在 GameStop 之戰看到,一個網路論壇就能引發市場震盪。而最近歐洲車廠則因為太習慣即時叫貨(just in time)的供應鏈管理,導致當景氣提早復甦時搶不到汽車晶片,也是一例。

最後一個風險是更高的波動性。如前述,「反身性」會導致認知自我增強。當資訊與資金更流通,迴圈更會加速轉動。一個有潛力的新創會吸引到蜂擁的資金,使得它真的成功。一個有壟斷跡象的企業也會吸引到蜂擁的資金,進而真的讓它創造壟斷。反之,企業若是稍微透露弱點,就會眾叛親離、跌落深淵。暴漲暴跌是常態,「泡沫」與「破裂」交替。

尋找長期承諾

科技擅長消滅無效率。最近 Twitter 宣布推出訂閱功能 Super Follows,與 Spotify 宣布推出單一 podcast 訂閱功能,都是在進一步的變現用戶的注意力。就像扭抹布一樣,不斷的「榨」出剩下的水。

同樣的,科技正在消滅資金的無效率。你越來越難把錢留在銀行,因為會看到更多誘人的投資選項,吸引你掏錢出來。於是沒有機器的人投資有機器的人,無法壟斷的企業的錢流至壟斷者,科技弱國的錢流至科技強國。

但當一切唯效率與投資報酬是尊,受害的是人性的尊嚴。許多「缺乏成長潛力」的工作,例如勞動、教學、照護、服務等,具有自我實現與心靈的價值。但只因為這些價值難以衡量,就在追逐報酬的目標下被一律抹平。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人需要重新學習放空。在資金流動的時代,人也需要學習長期規劃錢。否則你會忍不住一直變換投資,就像你忍不住一直滑手機一樣。

一位 10 歲的男孩曾經問巴菲特該如何應對通貨膨脹。巴菲特說

巴菲特:. . . 對抗通膨最好的保護是你自己的盈利能力(earning power)。如果你是最棒的老師,如果你是最棒的外科醫師,如果你是最棒的律師 . . . 你將總是能取得其他人生產的商品或服務的一部份,不論貨幣是貝殼、馬克或美金。你的盈利能力是最好的資產 . . .

第二好的保護是一家傑出的企業。如果你擁有可口可樂商標的公司,不論是 20 年後或是 50 年後,你總是會透過商品獲得其他人勞力成果的一部份。不管價格如何變化,人們總是願意給你 3 分鐘的勞力價值,來享受一點他喜愛的產品。這兩樣是你最好的資產:你自己的營利能力,以及一個很棒的生意的盈利能力 . . . 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

查理蒙格:那個年輕人應該成為腦部外科醫師,然後投資可口可樂!

今天人們更有能力,也有更多投資選擇。面對資產升值的風險,強化投資是理性的。然而不可忽略投資最核心的資產:自己。投資自己包括培養出獨特的能力,以及真正的理解風險與投資本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