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2018 / 公開文章 / 年份 / 文章 / 評析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

閱讀時間 9 分鐘

標題是來自台灣作家顏擇雅的書名《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英文中,「最低的水果」(low-hanging fruit)指的是最容易拿到的報酬。而在顏擇雅的書中則是指台灣享受了開放市場與全球化的 20 年紅利之後,進入成長的陣痛期,必須向知識經濟轉型的挑戰。

同一個詞也適合拿來描述網路業的發展。矽谷知名投資分析師 Benedict Evans 最近發表年度簡報,指出網路業「已經摘完了最低的水果」,現在要開始採更高、更有挑戰性的水果了。因此他為簡報取名為「開始的結束」(The end of the beginning)。我認為這是今年最好的科技簡報之一,也涵蓋幾個我討論過的主題。

以下圖片皆引用自 Benedict Evans 的簡報,也推薦大家直接觀賞影片(不過他說話帶英國腔,又有點快)。

首先要理解樹上還有很多很多水果。這可以從發展最成熟的網路產業觀察:電商。

電商只是開始

過去 20 年的科技主題曲是網路取用(access)的普及。這個主題曲已經來到尾聲。如今全球三分之二的人擁有智慧型手機,蘋果的手機成長就不可能再翻倍了。

不過,網路的應用(use)才剛剛開始。例如電商的成長曲線還非常的平緩,尚未拔高。

換個角度說,我們仰望的 Google、Facebook 等大公司是靠著廣告收入成為科技巨擘。的確網路廣告市場已經超越電視、報紙廣告。但退一步看,網路廣告只是市場的一小部分而已。

在廣告之外,還有傳統的「行銷」市場,包括郵件直購(Direct Mail)、電話行銷(Telemarketing)、活動、促銷專案等。這些市場加起來約略與整個廣告市場相當。光美國市場就至少 2 千億美金。網路廣告只佔 18% 而已。

若再放大定義,市場又更大了。例如假設我創造了一個杯子,想要賣給顧客;除了廣告、行銷費之外,還需要鋪貨、找店面、倉庫、物流等。這些都算在讓顧客「知道」且能夠「買到」商品的成本之中,包括通路、房租等。光是在美國,所有這些用於「讓顧客能取得商品」的支出就是近 7 千億美金的市場。廣告的佔比相對更小。

而令人敬畏的 Facebook、Google,只是在廣告市場稱王就雄踞市值寶座了。下一代企業的海洋更加廣大。

在這裡可以稍微岔題,指出所謂的「全通路」或「新零售」策略,本質上就是認清上述費用不論名稱相異,目的卻都相同 — 讓顧客能取得產品或服務。因此未來的零售業會把 Facebook 的廣告費、家樂福的上架費,以及開實體店的店租,都視為是「顧客取得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 CAC)的一環,但根據不同使用情境與投資報酬率交互運用。

最後再放大一點看全球市場。美國電商一年營業額約 4,500 億美金,佔全世界的消費支出還不到 1%(下圖),就養出了亞馬遜。「純」電商看似沒有果子可摘了,零售卻是果實纍纍。

那麼,哪一種企業能往上摘到更高的果子呢?

從輕資產到重資產

Evans 指出下一代企業的幾個趨勢,我都討論過。包括由資訊套利(information arbitrage)走向資訊服務,由輕資產走向重資產,以及由服務單一環節走向全程統包(full stack)。

看例子比較好理解。Evans 用 Yelp 與 DoorDash 對照。Yelp 是上一代網路企業代表,有點類似台灣的愛評網。其集結了用戶對餐廳的評鑑,賺取導流顧客的廣告費。這是標準的輕資產、資訊套利模式。它用更有效的方式整理資訊,媒合顧客與餐廳,但也只做這一個項目。

新一代代表則是食物遞送服務 DoorDash,類似台灣的 foodpanda。它不只集結用戶評鑑,還遞送食物、收受支付等,完成從推薦餐廳到最後送餐的「全程」服務。也因此 DoorDash 必須重資產,聘僱貨車與司機,急著把燙燙的菜送到顧客手中。DoorDash 不是賺資訊落差的錢(把顧客「推」向廣告費高的餐廳),而是用資訊作為服務的骨幹,串連各個電腦系統,讓其服務可以不斷提升、加快速度。

同樣的發展會在每一個領域重複。大抵上過去 20 年的網路創業故事都是「摘最低的水果」,包括各種比價網站、社群網站、搜尋服務、評鑑服務等。這些都是限於「螢幕內」的創新:用新方式整理資料,並賺取導流顧客的費用。

下一個 20 年的企業將會實質改變顧客得到的服務。例如過去的醫療發展是用科技加速發現藥物或症狀;未來將是編輯 DNA 與蛋白質。在娛樂上,從過去的「送書到府」,到現在變成拍攝全新內容。另外有從「推薦餐廳」到實際送餐與生鮮水果,從「線上賣火車票」到自駕車共享叫車平台等,從「房屋列表」(如 591 租屋網)到企業直接買下被低估的房子,轉手套利(如 Opendoor)。

零售:從物流驅動到品味驅動

回到零售業,可以發現「創新的方向」本身也創新了。Evans 指出過去一百年來,零售業反覆重演物流(logistics)的創新。例如 Sears 與 Walmart 百貨分別是反應了由鄉村到城市、城市到郊區(suburban)的變化,導致出現百貨公司與大型量販店的創新。亞馬遜也延續這個傳統,創造了「送貨到府」、免運費等物流創新。

然而新科技刺激出另一個層次的創新;不再圍繞著物流,而是圍繞著品味。Evans 舉例:

網路讓你能買到任何在紐約賣的東西。(這是 Sears 一百年前的行銷標語)

但不能讓你像在紐約一般地買東西。

換言之,零售業不斷擴大選擇的數量,但卻一直無法「複製」在紐約蘇活區逛街的繽紛感受。今天卻不同了。顧客可以在社群媒體如 Instagram 上追蹤潮流,用訂閱制或虛擬實境體驗商品,並且請人工智慧 — 「櫃姐」 — 推薦適合自己風格的商品(如 Stich Fix)。

下一代企業有更多工具可以組合,就能切入以往認為不受威脅的領域。以前嘲笑「亞馬遜賣 Gucci」的人,現在快要笑不出來了。因為越來越多人不需要實際試用,就會下單網購內衣、化妝品與奢侈品。

娛樂:重新定義

下一代企業會繼續改變娛樂業。它們不只是跟傳統的電視台、電影公司競爭,而是改變娛樂類別的定義。

例如什麼是電視?以觀眾數計算,YouTube 與 Twitch 上的電競轉播已經遠遠超過傳統電視人口了。

而許多遊戲的首週銷售量,也超過熱門電影的首週票房。但許多人的觀念還沒有轉過來,小看 YouTube 或是遊戲。這就代表巨大的機會。例如電競(e-sports)觀眾數已經超過美國職棒大聯盟,但收入卻遠遠遠落後 — 成長空間巨大(下圖最左)。

金融與醫療科技:本來就很高的水果

金融與醫療領域也在經歷同樣的過程。只是因為原本限制就多,因此網路業「吞食」的較慢。過去金融科技的主題是比價、推薦、導流金融服務等,例如房屋網、保險平台、記帳軟體。再稍微進一步有電子支付,但也是把傳統的金融工具如信用卡給數位化而已。

新一代企業將重新定義金融工具。例如中國的螞蟻金服重新建構信用體系,美國的機器人投資重新建立風險模型。這些企業不只是導流,因此承受更大風險,但直搗金融業的核心,有更大的潛在報酬。後面還有更大的保險、房屋市場引人垂涎。

醫療業中,新藥市場價值 750 億美金,非常巨大,但仍是較低的水果。更大的市場是醫院、保險等,都還未真正的網路化。

網路的下一代推進器:機器學習與區塊鏈

下一代網路企業成長的同時,新的科技已經悄然發芽。這些將是更遠的將來的創新驅動力。

整場簡報中,下面這一張最精彩。Evans 指出科技是在「開放」與「集中」之間交替,或者說是「中心」與「去中心化」之間。網路一開始非常開放,任何人都可以參與、貢獻。直到眾聲太過喧嘩,用戶無法承受過多的資訊,集中的系統隨之而生,協助人們管理資訊。我們就處於集中的 Google 與 Facebook 時代。

但隨著系統集中,會趨於僵硬,無法滿足新的邊緣需求,也帶來新的副作用。此時新科技又會出現。新科技一開始會是開放、去中心化的。今天在「後集中」時代,出現了兩大重要的科技,將是未來的推進器:機器學習與區塊鏈。

機器學習是一種新的超能力。它能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資訊、賦予意義。Evans 舉例,若是給今日的主要網路服務看一張椅子的照片,問它們「這是什麼?」它們會說:

Google:顯示該圖的網址上的關鍵字為「交叉」與「Hans Wegner」(著名傢俱設計師)

Facebook:很多喜歡傢俱的人分享了這張圖片

亞馬遜:這是一個商品標籤。我不知道你想問什麼。

注意它們都沒有真正地理解這個東西是什麼。而是經由照片連結的資訊,去提供跟其原本服務有關的更多資訊。

但如果給現代的機器學習系統看這張照片,它會說:

這是一張椅子!

屬於現代古典北歐風格。

好,我以後不會再丟給你迪士尼遊輪的廣告了。

機器學習不但能判斷「這是一張椅子」,還能描述其風格,並推導出「你既然喜歡現代古典北歐傢具,大概不想看到迪士尼遊輪的廣告」的結論 [1]。這是一種全新的能力,更直接、也更符合人類的思考模式。下一代的優勝者將善用機器學習,就像上一代的優勝者善用電腦一樣。

另一個推進器是區塊鏈。區塊鏈是新型的網路,開放、去中心化、沒有限制,而且還內建價值交易功能。電腦與網路(internet)結合,創造了 Google 與 Facebook;人工智慧與區塊鏈結合,將孕育未來的領袖企業。

從台灣的角度,我想提醒下一輪比賽已經開打。不論技術、資金或是組織管理的門檻都提高了。台灣抓住了半導體與製造業的機會,參與了入口網站與套裝軟體時代,但錯過了社群與行動的時代。下一代企業需要更綜合性的能力,因此台灣企業要不就積極募集缺乏的資源,要不就積極與其他企業串連,才能保有一席之地。


[1] Evans 的舉例不太正確。我很喜歡北歐現代古典傢俱,但小孩殷殷期盼的眼神會迫使我把錢省下來訂迪士尼遊輪。

推薦閱讀